最新生物安全培训PPT课件
废水
一般废水
强毒废水
次氯酸钠消毒
蒸汽煮沸消毒
废气
高效过滤器
固废物
高压灭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微生物污水处理系统
流量计 市政污水管网
排放 COD在线检测仪
排放
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三、生物安全实验室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实质:是通过规范的实 验室设计建造、实验设备的配置、个人防 护装备的使用(硬件),严格遵从标准化 的操作程序和管理规程等(软件)。
生物安全培训
一、基本概念
(一)生物安全定义
广义:生物安全是指生命科学领域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 在研究、开发、应用及产业化过程中,在造福人类的同时, 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各类转 基因活生物体释放到环境中可能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风 险与威胁。
狭义:生物安全是特指致病微生物的实验室安全防护与管 理,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或意外泄漏 导致环境污染和社区人群感染。
个体防护装备 口罩、面具、眼镜,防护衣、帽、裤、鞋、靴、袜、 手套、正压服等
一级屏障
2、二级屏障(secondary barrier)
强毒负压车间、生物安全实验室、强毒动物房 和外部环境的隔离,也称二级隔离 建筑设施结构 通风空调系统 给水排水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
3、生物制品生产废弃物处理
在危险的致病因子
三类
BSL-3
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 的甚至是致命疾病的致病因子。通 常有预防治疗措施
Ⅲ级 二类
BSL-4
对人体有高度危险性,通过气溶胶 Ⅳ级 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的微生物。 一类 尚无预防治疗措施
(三)我国生物安全相关标准与规定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办法》 《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
1.安全设备、个体防护装置和措施(生物安全柜、 隔离器、防护服、口罩、鞋、帽等)
2. 特殊设计和建设要求(负压车间、强毒动物 房、P3、P4实验室等)
3.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和规程 (GMP、SOP)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来达到:
确保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 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的目的 。
(五)生物安全技术措施
BVDV、PCV、支原体等) 4、现代生物技术带来的生物安全问题(基因重组活
疫苗 、质粒DNA疫苗等) 5、实验动物的标准化的影响
二、生物安全事故的防范
(一)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
一起重大的飞行安全事故背后有29个事故征兆 每个征兆背后有 300个事故苗头 每个苗头背后还有1000个事故隐患 几乎所有的灾难都是多个漏洞的叠加。只要认真落 实已有的规则、规定,很多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以BSL-1、BSL-2、BSL-3、BSL-4表示实
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以ABSL-1、ABSL-2、ABSL-3、ABSL-4
表示动物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二)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分级
实验室分级
处理对象
危险等级
BSL-1 对人体和环境危害较低,不会引发 健康成人疾病
Ⅰ级 四类
BSL-2 对人体和环境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潜 Ⅱ级
毒事件,相关责任人受刑事、行政处理 3、2005年之前,兽用生物制品生产混乱局面 4、病、死畜禽随意乱扔,导致疫病流行和人员感染 5、2005年的猪链球菌感染人
4、我国兽用生物制品存在的问题
1、法律意识淡漠,非法研制、生产现象严重 2、研究与生产环境的落后 3、生产原料的影响(SPF鸡胚 、细胞来源和背景、
运输管理规定》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生物安全要求细则》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
(四)病原微生物分类等级
人员
致病因子
环境
因此广义生物安全涉及到多个学科和领域:医学、环保、植保、野生动物保
护、畜牧、兽医防疫、生物制品生产、生态、农药、林业等,而管理工作分
属各个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
3、我国兽医行业生物安全教训
1、许多生物制品厂工人患职业病(布病等) 2、2001年贵州生物制品厂的疫苗污染禽流感H5强
1、样品隔离技术:(机械、气幕),防止 传染因子进入环境接触人体
2、定向流技术:(三级负压系统),防止 传染因子扩散
3、消毒灭菌技术:(物理、化学),灭活 传染因子
(六)生物安全的屏障
1、一级屏障(primary barrier)
是操作者和被操作对象之间的隔离,也称一级隔离
如生物安全柜 分3级-I、II、III级
(二)生物安全防范
管理是关键
如果缺乏健全和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无论 多么好的硬件设施,都难以发挥其安全作用,也 无法确保生物安全。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人员素质(社 会责任心与自觉性)和管理制度的刚性(中国大 部分BSL-3实验室和兽用生物制品企业硬件比 较好)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绝大多数生物安全实 验室的感染事件和遗漏事故都是由管理不善而 导致的,国内更是如此.
目的:确保操作生物危险因子的工作人员 不受实验对象的伤害,确保周围环境不受 其污染,确保实验因子保持原有本性所采取 综合措施的实验室。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分级
根据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采取的
防护措施,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biosafety level,BSL)分为4级,I级防 护水平最低,IV级防护水平最高
(三)生物安全的必然性和可控性
必然性:客观存在,无法避免 可控性: 只要重视,认真对待是可以控制的.
可控制性条件
领导重视:意识、态度和责任 科学管理:条例、完善、可行性 可靠的硬件:过硬、齐全、验证 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坚持、培养、提高 不断完善的技术和SOP
(四)生物安全防护三原则(三要素)
(二)生物安全概念的内涵
生物安全内涵:可理解为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是指与生物有关的各 种因素—天然的生物因子,转基因生物和生物技术(主体),对国家、 社会、经济、人民健康及生态环境(客体)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
大致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指人类自身健康安全; 二是动、植物安全; 三是人类生存环境生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