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 建设项目概况 (1)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2.1所在地周围环境质量现状 (2)2.2评价范围 (3)3 主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4)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5)4.1废水 (5)4.2废气 (11)4.3噪声 (15)4.4固体废物 (16)5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19)6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24)6.1社会经济效益 (24)6.2经济效益 (24)6.3环境效益 (24)6.4环保投资与环境损益分析 (25)7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26)8 污染物总量控制 (28)9 公众参与 (29)9.1公众参与的作用 (29)9.2公众参与的总体原则 (29)9.3公众参与的方式 (29)9.4媒体公示的结果 (29)9.5问卷调查表内容 (29)9.6问卷调查对象的构成及有效性 (34)9.7问卷调查结果与讨论 (34)9.8公众参与调查小结 (36)1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8)1 建设项目概况青岛胶南绿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现状已建成日处理能力600t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项目,已于2008年12月获得原胶南市环保局的批复(南环评字[2008]169号)。
企业现有工程日产生垃圾源可燃物包括塑料、纸张、竹木、布类纤维等物料约150t/d,目前主要依靠运往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进行消化。
本次工程为企业投资建设的垃圾源可燃物裂解处理项目,主要用于消化现有工程产生的垃圾源可燃物,项目主要工艺系统包括可燃物预处理系统、裂解系统、产物净化系统、供热及烟气处理系统、水处理系统以及控制系统,设计日处理垃圾源可燃物约150t/d(54750t/a),工程最终可将上述可燃物裂解成燃油、瓦斯气和碳颗粒。
项目总投资约9500万元。
项目计划2014年5月启动建设,2015年5月投入运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令1998年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相关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本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为此,青岛胶南绿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委托青岛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承担其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院在接受委托之后,立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工程厂址及其周围环境进行了详尽的实地勘查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核实与分析工作,在此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所规定的原则、方法、内容及要求,编制了《青岛胶南绿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垃圾源可燃物裂解处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所在地周围环境质量现状2.1.1 环境功能区划1、大气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属于二类功能区。
2、声环境根据《青岛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项目所在地属2类声环境功能区。
3、地下水环境项目所在地地下水无功能定位,参照Ⅲ类功能区执行。
4、地表水环境风河入海口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Ⅴ类标准。
2.1.2 环境现状质量评价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各监测点位监测指标均能满足相应指标要求,项目周边环境环境质量状况较好。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风河入海口监测断面处除氯化物监测值超标外,其它监测指标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Ⅴ类水质标准要求。
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地地下水中pH、氟化物、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砷监测结果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1993) Ⅲ类标准,其余指标均超标准要求;小河东村处地下水中仅氯化物超标,其余指标均超标准要求;中海熙岸小区处地下水中各监测因子均满足标准要求。
4、声环境质量现状现有工程营运期厂界噪声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昼间60 dB(A)、夜间50 dB(A));本项目所处地块声环境质量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昼间60 dB(A)、夜间50 dB(A)),地块现状噪声环境质量较好。
2.2 评价范围1、大气根据评价工作等级,确定大气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直径为5km的区域。
2、水项目废水排放口至中科成污水处理厂之间范围。
3、噪声厂界外1m处。
3 主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项目厂区周边区域内主要敏感保护目标包括西侧约1200m的世纪绿洲小区、西南约1000m的五月蓝岸小区、西南约1100m的小河东村、东北方向约1200m的金地花园小区、东北方向约1300m的奥海园小区、北侧约50m的风河、西北及北侧约1000m的海怡嘉园小区和中海熙岸小区。
控制目标是项目外排废气、废水达标排放,厂界噪声满足标准要求,固废去向合理,不因本项目的建设而使周围大气环境、噪声环境、水环境质量有所下降。
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4. 1废水项目共产生7种类型的废水,其中W1+ W2+ W5+ W6混合后首先排入本项目集水池、隔油池,经隔油后与W3+W4废水混合排入现有工程厌氧发酵系统,发酵系统排水(沼渣压滤水)进入现有工程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与本项目W7+W8污水混合一并排入中科成污水处理厂。
以下对项目废水产排情况的分析按照上述逻辑层次进行。
1、预处理工段挤干机物料挤干排水(W1)项目裂解物料为生物垃圾经分选后剩余的物质,包括塑料类、木质素类可燃物以及砂石等无机不可燃物。
物料在预处理工段可被挤干机挤出的水基本来自于物料在混于初始垃圾中吸收的垃圾渗滤液,但考虑渗滤液及其中大部分有机物已在垃圾分选阶段流出,因此项目该部分挤干排水水质报告保守按照垃圾渗滤液各污染物浓度的50%考虑。
根据《青岛胶南绿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新建日处理能力600t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确定的垃圾渗滤液水质,同时根据项目物料平衡和水平衡分析,项目预处理工段挤干机物料挤干排水水质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如下表4-5-1。
表4-5-1 预处理工段挤干机物料挤干排水水质和污染物产生量该部分废水排入本次工程设置的集水池、隔油池,经隔油处理后排入入现有工程厌氧处理系统。
2、预裂解工段预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排水(W2)预裂解反应器产生的裂解产物混合物经预冷凝器后,产生油水混合物和瓦斯气(含水),其中瓦斯气去喷淋净化储存方向,油水混合物经预油水分离器分离后产生废水和油,油去往油中间储罐。
根据项目物料平衡和水平衡分析,项目预油水分离器分离废水水质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如下表表4-5-2。
表4-5-2 预裂解工段预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排水水质和污染物产生量该部分废水与挤干废水一并排入本次工程设置的集水池、隔油池,经隔油处理后排入入现有工程厌氧处理系统。
3、预裂解工段和裂解工段瓦斯气洗涤罐瓦斯气洗涤废水(W3+W4)由于项目物料中PVC塑料含有Cl元素,导致裂解产生的瓦斯气中含有HCl(含在瓦斯气所带水蒸气中),为避免HCl对气柜和燃烧炉的腐蚀,项目设置瓦斯洗涤罐对瓦斯气进行喷淋洗涤,洗涤液采用NaOH溶液(质量浓度0.01%),喷淋水量约5t/d,喷淋后产生的废水即酸碱中和后的废水,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氯化物(NaCl)。
根据物料平衡核算项目瓦斯气洗涤废水水质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如下表表4-5-3。
表4-5-3 瓦斯气洗涤废水水质和污染物产生量该部分废水直接排入现有工程厌氧处理系统(不经本次工程设置的集水池、隔油池)。
4、裂解工段两级沉降分离罐油水分离排水(W5)裂解产生的油经中间油储罐收集后进入两级沉降分离罐进行油水分离,产生油水分离废水。
根据项目物料平衡和水平衡分析,项目两级沉降分离罐油水分离废水水质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如下表表4-5-4。
表4-5-4 两级沉降分离罐油水分离废水水质和污染物产生量该部分废水与挤干废水、预油水分离器废水一并排入本次工程设置的集水池、隔油池,经隔油处理后排入入现有工程厌氧处理系统。
5、供热及烟气处理系统降温除尘器物料烘干水蒸气冷凝排水(W6)项目预处理工段烘干机烘干物料产生水蒸气,该部分水蒸气与烘干物料的燃烧炉烟气混合,经空气换热器和降温除尘器后水蒸气凝结为废水,由于该部分废水由水蒸气凝结产生,因此与燃烧炉烟气接触混合后,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SS,浓度较小,不超过400mg/L,pH值应在6~9之间。
根据水平衡和物料平衡分析,该部分废水水质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如下表4-5-5。
表4-5-5 降温除尘器冷凝废水水质和污染物产生量该部分废水(W6)与挤干废水(W1)、预油水分离器废水(W2)、两级沉降分离罐废水(W5)一并排入本次工程设置的集水池、隔油池,同时项目拟采取投加NaOH 溶液的方式首先对上述混合废水进行中和处理,已去除其酸性,经隔油和中和处理后的废水排入现有工程厌氧处理系统综合利用。
根据上述分析,汇总项目废水产生情况如下表表4-5-6所示。
表4-5-6 项目废水产生情况汇总一览表根据《青岛胶南绿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新建日处理能力600t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企业现有工程垃圾渗滤液、回收物质冲洗废水、车间设备清洗废水、运输车辆清洗废水、食堂污水进入厌氧发酵系统发酵综合利用,发酵系统排放沼液压滤水。
现有工程厌氧发酵系统进出水水质情况如下表4-5-7所示。
表4-5-7现有工程厌氧发酵系统进出水水质情况表(除pH值外,其他浓度单位注*沼液压滤水水量552.18t/d,包含了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回用水。
沼液压滤水经现有工程污水处理系统(吹脱+反硝化+硝化+MBR超滤)处理后达标排入中科成污水处理厂。
现有工程厌氧发酵系统进水以及污水处理系统出水水质情况如下表4-5-8所示。
表4-5-8现有工程厌氧发酵系统进水以及污水处理系统出水水质情况表(除pH值外,其他浓度单位mg/L)根据项目现有工程厌氧发酵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对废水的综合处置效率,计算本项目污水排放情况如下表4-5-9所示。
表4-5-9本项目W1~ W6混合废水产生排放情况一览表(除pH值外,其他浓度单位mg/L)项目经处理后的W1~ W6废水与W7、W8污水混合后最终排入中科成污水处理厂,具体情况详见下表表4-5-10所示。
表4-5-10本项目废水产生排放情况一览表(除pH值外,其他浓度单位mg/L)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在不考虑本项目废水与现有工程废水混合排放的情况下,项目排水中仅石油类不能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_343-2010)。
很据《青岛胶南绿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新建日处理能力600t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企业现有工程总外排水量约195t/d,考虑项目废水与现状废水混合后,废水中石油类浓度约18.9mg/l,亦可满足CJ_343-2010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项目外排废水各污染物均可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_343-2010)A等级标准要求,COD cr、BOD5、SS、NH3-N、石油类和氯化物产生量分别为0.4024t/d、0.2014t/d、0.0239t/d、0.0152t/d、0.005t/d、0.0008t/d(146.9t/a、73.5t/a、8.72t/a、5.55t/a、1.83t/a、0.29t/a);排入污水处理厂量分别为0.0254t/d、0.0154t/d、0.0159t/d、0.0022t/d、0.005t/d、0.0008t/d(9.271t/a、5.621t/a、5.8035t/a、0.803t/a、1.825t/a、0.292t/a);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量分别为0.0042t/d、0.0014t/d、0.0014t/d、0.0007t/d、0.0002t/d、0.0008t/d(1.533t/a、0.511t/a、0.511t/a、0.2555t/a、0.073t/a、0.292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