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机简介
现在我们规定原子在基态时记为 |0〉,在激发态 时原子的状态记为 |1〉 ,而原子具体处于哪个态 我们可以通过辨别原子光谱得以了解。微观世界 的奇妙之处在于,原子除了保持上述两种状态之 外,还可以处于两种态的线性叠加,记为 |φ〉=a |1〉+ b |0〉 ,其中a,b分别代表原子处于两种 态的几率幅。如此一来,这样的一个q-bit不仅可 以表示单独的“0”和“1”(a=0时只有“0”态, b=0时只有“1”态),而且可以同时既表示“0”, 又表示“1”(a,b都不为0时)。
与传统计算机相比首 先它没有传统计算机 的盒式外壳,看起来 象是一个被其他物质 包围的巨大磁场。其 次它不能象现在计算 机那样利用硬盘实现 信息的长期存储。但 它有自身独特的优点, 吸引众多的国家和实 体投入巨大的人力、 物力去研究。
首先量子计算机处理数据不象传统计算机 那样分步进行,而是同时完成,这样就节 省了不少时间,适于大规模的数据计算。 它的速度足够让物理学家去模拟原子爆炸 和其他的物理过程。
那么它们组成的量子存储器将表示一个新 的状态,用量子力学的符号,可记做: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 不难看出,上面这个公式表示8种状态 的叠加,既在某一时刻一个量子存储器可 以表示8个数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 有一个由三个比特构成的 存储器,如果是由经典比 特构成则能表示000,001, 010,011,100,101, 110,111这8个二进制数, 即0~7这8个十进制数,但 同一时刻只能表示其中的 一个数。若此存储器是由 量子比特构成,如果三个 比特都只处于 |0〉或 |1〉 则能表示与经典比特一样 的存储器,但是量子比特 还可以处于 |0〉与 |1〉的 叠加态,假设三个q-bit每 一个都是处于( |0〉+ |1〉) / (√2) 态。
如果用计算机计算1234X3433,能够在几 秒内出结果,但要用它计算4236322的所有 因子并不容易。传统计算机随着处理数据 位数的增加所面临的困难线形增加,要分 解一个129位的数字需要1600台超级计算机 联网工作8个月,而要分解一个140位的数 字所需的时间超过了美国的年龄。但是利 用一台量子计算机,在几秒内就可得到结 果。
生物计算机是通过对生物的脑和神经系统 中信息传递、信息处理等原理的进一步研 究,设计全新的仿生模式计算机,并与人 工智能的研究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模拟 生物细胞中的蛋白质和酶等物质的产生过 程,制造出仿生集成芯片来替代目前计算 机中使用的半导体元件。
而量子计算机却完全不同,它以量子力学 为基础,运用量子信息学,构建一个完全 以量子位为基础的计算机芯片。
而量子比特是由量子态相干叠加而成,一 个具有两种状态的系统可以看作是一个 “二进制”的量子比特,对量子力学有了 解的人都知道,在量子世界里物质的状态 是捉摸不定的,如电子的位置可以在这里 同时也可以在那里,原子的能级在某一时 刻可以处于激发态,同时也可以处于基态。 我们就采用有两个能级的原子来做量子计 算机的q-bit。
我们通过给粒子加一 个数值固定的外磁场, 因它们有不同的极化 方向和自旋取向,从 而能够在磁场中以某 种特定状态存在,如 果在此基础上在加一 个交变电场,改变频 率便可有效控制粒子 的运动,使之一种运 原子在磁场中的不同取向 动形式代表一个数据。
而对于量子固体电路如何在常态(常温、 常压等)中运行量子态。现在我们可以通 过最新的原子芯片技术,利用在硅片上刻 蚀金属导线。当其通过电流是在其100微米 上形成磁势阱,从而形成BEC(波色—爱 因斯坦凝聚 )。在常温下形成量子态。
但是,量子计算机的发展也存在不少因难。 目前国际上量子计算机研制的四大技术难 关是:量子隐性远程传态测量中的波包塌 缩;多自由度系统环境中小系统的量子耗 散;量子退相干效应;量子固体电路如何 在常态(常温、常压等)中运行量子态。
其中的多自由度系统环境中小系统的量子耗 散,直接影响量子计算机的正确读数。因为 在读取的瞬间表示信息的原子状态会发生变 化,从而造成各种失真。为了克服这一难点, 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读取方法——核磁共振 技术。
量子计算机的另一个优点是微型化、集成化。随 着信息产业的高度发展,所有的电子器件都在朝 着小型化和高集成化方向发展,而作为传统计算 机物质基础的半导体芯片一直是这场运动的领先 者,但由于晶体管和芯片受材料的限制,体积减 小是有个限度的,最终不能达到原子水平。而每 个量子元件尺寸都在原子尺度,由它们构成的量 子计算机,不仅运算速度快,存储量大、功耗低, 体积还会大大缩小。可以想象一个可以放在口袋 中的超高速计算机是什么样吗?还有直径只有几 十厘米的人造卫星。
量子计算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呢?其根本 原因在于构成量子计算机的基本单元——量子比 特(q-bit),它具有奇妙的性质,这种性质必须 用量子力学来解释,因此称为量子特性。为了更 好地理解什么是量子比特,让我们看看经典计算 机的比特与量子计算机的量子比特有什么不同。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计算机采用二进制来进行数据 的存储和运算,在任何时刻一个存储器位代表0或 1,例如在逻辑电路中电压为5V表示1,0V表示0, 如果出现其他数值计算机就会以为是出错了。
最后量子计算机还有一个优点就是,系统 的某部分发生故障时,输入的原始数据会 自动绕过,进入系统的正确部分进行正常 运算,运算能力相当于1000亿个奔腾处理 器,运算速度比现有的计算机快100倍。光 学计算机在处理数据的能力上要比电子计 算机高1000多倍,处理信息的速度为每秒 10亿次,接近于人脑的思维能力。
为了突破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极限,人们开 始不断研发新的计算机芯片,其中光子计 算机,生物计算机,量子计算机是前景最 光明的三方面。
光子计算机是 根据光学空间的多维特性, 为计算机设计新的逻辑结构和运算原理。 并充分利用光子元件体积小、传送信息 速度快的特点,用超高速大容量的光子 元件替代目前计算机中使用的硅化学元 件,用光导纤维或光波替代普通金属导 线。光二极管和光三极
量子计算机
制作人:光信 0210027 郭龙 光信 0210371 朱超凡
当今社会,人们 越来越离不开计算 机。而计算机的运 算速度也由当年的 8086,8088,到现 在的P4,甚至大型 计算机。运算速度 不断飙升。
南开之星
但由摩尔第一定律电脑芯片每18个月其上 的晶体管翻一番,其主要技术是通过减少 导线和元件尺寸来达到的。随着尺寸的不 断减小,其电子的量子效应不断增加,以 至以经典物理为基础的微电子学在电脑芯 片的发展受到不可逾越的瓶颈。据科学家 估计2025电脑芯片的速度将达到物理极限。
Hale Waihona Puke 假设现在我们想求一个函数f(n),(n=0~7) 的值,采用经典计算的办法至少需要下面 的步骤:
存储器清零→赋值运算→保存结果→ 再赋值运算→再保存结果…… 对每一个n都必须经过存储器的赋值和 函数f(n)的运算等步骤,而且至少需要8个 存储器来保存结果。
如果是用量子计算机来做这个题目则在原 理上要简洁的多,只需用一个量子存储器, 把各q-bit制备到( |0〉+ |1〉) / (√2)态上就 一次性完成了对8个数的赋值,此时存储器 成为态 |φ〉,然后对其进行相应的幺正变 换以完成函数f(n)的功能,变换后的存储器 内就保存了所需的8个结果。这种能同时对 多个态进行操纵,所谓“量子并行计算” 的性质正是量子计算机巨大威力的奥秘所 在。
现在,用原子实现的量子计算机只有5个 q-bit,放在一个试管中而且配备有庞大的外 围设备,只能做1+1=2的简单运算,正如 Bennett教授所说,“现在的量子计算机只 是一个玩具,真正做到有实用价值的也许 是5年,10年,甚至是50年以后”。
到那时会出现一种工业,可以将原子计算 设备嵌入到任何东西当中去。不必再像现 在这样将一台PC机放在桌子上,也许到那 时候桌子本身就是一台计算机,汽车轮胎 可以计算速度和闸动力,医生可以将微型 计算机插入到人体血液中以杀死肿瘤细 胞……管现在这些还只是科学幻想中的故 事,但是随着量子计算机的发展,一定会 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