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阳朔西街商业铺面经营状况探析1.桂林阳朔西街铺面商业化现状1.1阳朔相关历史背景阳朔西街位于阳朔镇的中西部,长约800多米,道宽约6米,有着1400多年的历史,是阳朔古镇最古老、最繁华的街道。
昔有对联“半是乡村半是店,可为耕种可为商”,这是当时情景的真实写照。
经1984年整体规划后,西街逐步被改造成初具规模、古朴典雅的旅游文化街,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成为展现阳朔古镇新风貌的绝佳窗口。
1999年初,当地政府投资1582万元对西街进行保护性整治,新铺和维修了石板路面 2490平方米,13 5处公私房屋全部改建成小青瓦、坡屋面、白粉墙、木门木窗的吊阳台建筑,使其形成了具备现代旅游设施及功能的南国小镇古街。
1.2阳朔商业化现状在西街800多米的路程上聚集了大大小小的店铺约209家,其中包括服装饰品类52家,餐饮类40家,酒吧、饮品店32家,工艺纪念品24家,皮具产品19家,酒店约10间,玉石6家,字画5家,超市3家,以及其他经营户14家。
KFC、3610、哎呀呀、拉丁红、万客隆、马可波罗等连锁经营也入驻阳朔西街,其中以个体户经营户为主,由当地居民独立经营。
由此可以看出服饰类产品在西街的经营中占据的比例最大,约占西街店铺的1/3,其次是餐饮、酒吧、工艺纪念品,皮具产品等。
这样的店铺高密度的分布在西街的两旁,使西街成为旅游集散地中的商业中心。
西街有许多具有桂林特色的特产经营店,如桂花茶、桂林三花酒、桂林豆腐乳、桂林辣椒酱、漓江啤酒鱼,阳朔画扇等商家。
也有具有国外文化的各类店铺,如俄罗斯商品城、西餐厅、外贸鞋,以及各式各样潮流时尚的酒吧,咖啡屋等。
西街被定位为一条文化历史古街,如今的西街俨然成为各类商品的陈列销售市场和人们娱乐、消遣的场所,失去了原有古街的特色,历史文化不见踪影。
经营管理的缺失使整个西街的文化氛围遭到了破坏。
2.阳朔西街商业化存在的问题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体验和了解不同的文化是旅游者的主要动机之一,旅游者旅游的目的之一就是了解当地的原生态文化。
一个国家或地区为游客提供的旅游吸引物、旅游服务以及所提供的食品、工业品、艺术品、交通、旅馆等所反映出的文化氛围、民俗风情、生活方式等,都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旅游者关注的重要内容。
如果旅游开发商和景区经营者为了一时之私利过度商业化景区,势必会破坏景区的本土文化,影响旅游者的旅游满意度。
2.1商品缺乏特色,花色单一,品种单调,包装不精细西街大概有200多家店面,以经营工艺品店、书画店、旅馆、咖啡厅、酒吧、服装饰品等为主。
几乎每家店铺都是经营着类似的商品,极具特色和与西街文化相融合的商品极少,多数是民族服装,小饰品满目琳琅,花色一模一样,品种单调,质量粗糙。
店铺经营的商品大多雷同,没有文化底蕴。
雷同且质量简陋的商品容易使游客心理和视觉产生疲劳效应。
陈小姐是西街的常客,以往每个月都会花大把时间“泡”在这条街上,现在她也很少来了。
“以前经常来这里,是因为这里有很多特色店,而且很多店主都是从事和设计有关的职业。
每次逛,感觉就像去看一位老朋友一样亲切自然。
现在很少逛了,因为服装店越来越多,特色越来越少。
感觉那些店主不像过去那样为兴趣而开。
”说起这些,陈小姐一脸的无奈。
2.2缺乏规范经营,价格扑朔迷离西街早期的经营者不寻求规模化生产、满足于手工作坊的自娱自乐。
店面装饰不求奢华不追逐时尚,独立行事、成了店主的经历、收藏的个人展览。
他们在西街经营的店面曾经获得相当的成功,但是在强大的竞争面前,他们满足现状,拒绝复制,拒绝现代管理和经营的包装。
从而迫使他们在价格和质量上进行竞争,而非在产品和管理方面。
许多店铺经营的商品样式相同质量同等,可是价格却千差万别。
面对不同的游客,经营者有不同的价格;根据购买的时间的不同,经营者给的价格也不同;看经营者的心情,价格也是有区别的。
而这些价格的波动的差距十分大。
众多的商家除了一些连锁经营等的商家外,其他很多的商家价格不稳定,而在个体经营户中由于质量、规模以及管理等的内在因素,以及季节、市场需求、竞争对手、政策法规等的外在因素导致了许多经营者以利益为最终目的的进行价格恶性竞争,不仅使物价紊乱,还使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在阳朔西街一把牛角梳,对外国人价格为30元;对中国人15元;对桂林人10元。
在节假日里,会有人穿着米奇的布偶装和游客拍照,多数初次来西街的游客会误认为那是免费的。
但是和游客拍完照后,米奇拉着游客,用粗大的手指指着自己斜背在身上的雷锋包,另一只手比试这“两元”的摸样。
拍一次照要两元,一个晚上拍了那么多,看来,他真的比迪斯尼的米奇还贵呢。
这样的价格具有特色,但是,对于第一次到阳朔游玩的游客,会有被骗的心理。
价格的离谱和扑朔迷离,让游客的购买心理有一定的压力,让游客的购买欲降低。
2.3经营户服务意识缺乏,服务质量低在阳朔西街的介绍里,都说店面的经营者是当地纯朴的当地人,对客服务态度很热情纯朴,可是,到了西街接触,觉得他们的服务态度很冷漠,对游客不热情,反而对外国人很热情,在他们的思想的定位里,只对有购买能力的游客热情的服务,对那些充满热情的旅游者不再是友好的问候了。
西街经营者的服务意识在西街文化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淡泊出世的生活态度正被冲淡,商业化卷土从来,西街的文化生态面临冲击。
经过4月28号实地考察发现,西街的经营者的服务意识很单薄,甚至有较严重的“势力眼”。
他们的服务态度很冷淡,有点不耐烦,甚至还会有“不买就不要碰”的语句。
这样的服务态度,给充满热情期盼的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
2.4管理制度不完善西街每间店铺都紧挨着其他店铺,没有预留的发展空间给其喘息发展,店铺密度过高。
由于缺乏严格的准入制度,大量的商贩以及商品未加审查和限制得以加入到西街经营中,存在安全等隐患。
在街头有设有警卫室,但是都不见开门,只是一种摆设的状态;同时,在人潮拥挤的地段,也不见治安管理者的身影;在拥挤的西街,送货的机动车,摩托车,自行车还可以自由的进入行驶,在本就不大的街道上,这也是一种不安全的因素。
总之,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跟不上西街发展不仅带来竞争、商品安全等的内在隐患,还给游客留下脏,乱,杂的印象。
2.5商业化严重,缺乏本土文化特色阳朔西街又被戏称洋人街,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西街至今仍是小家碧玉型的南方村镇建筑规模,但却显现着国际情调的人文景观。
这里的酒吧、饭店、网吧、工艺品书画店等装修风格大多中西合璧,有外语招牌,工艺品书画店、饭店、酒吧的服务员、普通居民以至于街上卖水果的老太太,都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这就给西街染上了一笔异域色彩。
如俄罗斯商品城、西餐厅、外贸鞋,以及各式各样潮流时尚的酒吧,咖啡屋等各式各样的外国元素,极少见到有本土特色文化在其中,只能透过少数桂花茶、桂林三花酒、桂林豆腐乳、桂林辣椒酱、漓江啤酒鱼,阳朔画扇等商家看到少数本土文化的体现。
3.针对商业化问题的建议3.1特色主打商品,提供包装服务桂林旅游商品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自成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主要有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土特产、旅游日用品4大门类,300多个种类,2000多个花色品种。
但真正适合大多数旅游者需要,同时适合大多数旅游者平均购买力的旅游商品则供应不足。
在这种类繁多的商品里,多数的店铺里销售的都是同类同质的商品。
在西街这条繁华的古街,如果每个店铺具有一个特色主打商品,店铺与店铺间都有自己的特色,避免太多过于雷同而且质量粗陋的商品,不让游客有重复感。
以此提高游客的停留时间和购买欲望。
同时,还应给商品提供一个精美具有特色的包装。
很多游客在西街购买的旅游产品作为纪念品,或送给朋友的礼物。
无论是纪念品还是礼物,精美的包装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品美观并得到游客的肯定。
每个店铺提供包装服务,相应收取一定的包装费用;或在中心地位或在街尾设置一些包装商品的平台。
3.2调节价格波动幅度大,杜绝狮子大开口要价政府与有关部门应该对西街商品物价进行统一的调整与管制。
物价更透明化,避免形成恶劣的抬价等恶性竞争,使经营者在产品质量以及产品特色上提高产品自身的价值的进行良性竞争,而非仅仅在价格上进行恶性循环竞争。
根据市场设立适合目标市场的的价格定位。
具体还可以在西街明显处设立“西街物价监督处”。
即,游客发现自己在西街买了一件比市场价高得过于离谱的商品,可以通过这个“西街物价监督处”进行消费者投诉。
相关的工作人员在接到投诉后进行实地的调查分析,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通过这样的一个自我督促的方法,让游客放心的购买纪念品与特产。
这样,不仅提高了游客的购买力,也拉动了西街的经济发展。
3.3提高经营者的服务意识,建立服务特色一些极具特色的商品,民族特色的表演、习俗会让游客留下难于忘怀的印象,同时,一个具有服务特色的店铺也会让游客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有关部门应该对西街的经营户该进行服务意识培训工作,让桂林文明的形象无处不在,让西街服务一流。
俗话说“入乡随俗”。
西街经营者可以根据自己店里卖的商品,设计出一句桂林话的广告语。
这样,不仅为自己的商品打了广告,还传播了桂林的语言文化。
每个来到桂林旅游的游客都希望学会几句简单的桂林话,这是最宝贵的文化“特产”。
这样,游客觉得你很友好,对你的商品也就不吝啬购买力的表现。
3.4完善管理制度世界崇尚和平,可见,现在人类都希望在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里生活。
完善管理制度,使管理制度与时俱进。
提高经营者的准入制度,从而提高内在经营者的良性竞争。
也给西街的预留发展空间以及为游客繁忙的视觉心理提供喘息的空间。
西街那机动车,自行车在街头出出入入的场景,还真让人担心车祸就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呢。
建议有关治安管理小组加强车辆的适时的限制出入或进行。
同时,在街道拥挤的地段,应设有保安亭或监控施舍。
在西街里,应设有巡逻小组,要防范于未然。
这样给游客一个安全的游玩环境。
还有,街头的警务室应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不该长年紧闭大门。
3.5发掘本土文化,并加强旅游产品相融合提高本土文化在西街的比例,在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今天,人们对于西街的“洋”文化会在经济交通达到一定的发达程度后,选择更优的市场。
挖掘西街古街的文化底蕴,提高文化内涵在产品中的体现,使旅游产品与古街文化相融合,使旅游产品更具纪念价值和收藏价值。
使西街不仅仅是以“洋人街”的文化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4. 结语阳朔西街我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文化价值,所以不能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对西街资源的保护,更不能以牺牲历史价值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效益。
从上述文献的综合归纳来看,西街旅游商业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同部门对西街旅游研究重点不一样,尤其在经济效益发展上的的分歧较大,导致现在西街商业化问题越来越明显。
因此有不要加强这一点的研究,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找到适合西街商业化发展的策略,使西街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