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区域地理——青藏地区

中国区域地理——青藏地区

中国区域地理第八章青藏地区主备人:胡露茹姓名班级学号使用时间;一、学习目标:1、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范围,能准确定位。

主要矿产地及能源分布。

2、熟悉青藏地区的气候、地形特征,能分析青藏地区的高寒气候的形成原因。

3、了解自然资源(如主要矿产、能源)的分布4、了解青藏地区的特色农业地域类型,能分析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因素对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特点。

5、了解青藏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理解青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6、认识青藏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其分布的区位。

二、重点难点:1、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形成原因及保护措施2、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区位对工农业发展的影响。

三、复习材料:《区域地理》P157-163;《图文详解》P199-200四、学习过程第一部分自主学习【知识点一】青藏地区概况一、概况(一)面积与人口:面积占全国25%、人口占全国1%,具有的特点。

(二)民族与宗教:1、民族: 主要聚居区2、宗教: 青藏地区除青海省东北部汉族人较多外,大部分地区人口以藏族为主.藏族人民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教).位于拉萨市中部的就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1、位置与范围:(1)青藏地区位于山脉以西、山脉以北、山-- 山脉—山脉以南。

区内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分区(2)经纬度位置:大约位于N——N,属于纬度的高原;位于E——E之间,(3)相对位置:青藏地区西部与南部依次与、、、、、、等国接壤。

利:青藏地区就是我国与亚、亚地区的交往的新通道,就是我国通往西亚的陆上咽喉要道,将来可能成为我国从西亚进口石油的重要通道。

地处我国中巴经济走廊、中缅经济走廊的起点区。

弊:①与印度存在土地争议,国防压力大。

2、地形、地质【测一测】读图完成填空(青藏地区)(1)地形区:a______ _ _山脉、b、山脉、c 山脉。

(2)、河流:d 、 e________、f________。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三江”就是指、、。

(3)城市:g 、h________、i西宁。

(4)在图中填上:柴达木盆地、青海湖、羊八井、雅鲁江布江;用铁路符号绘画出青藏铁路、兰青铁路。

(1)地形特征:以、为主,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就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大高原, 连绵、广布。

由于海拔 ,空气 ,大气的作用与作用很 ,使青藏地区①紫外线特别 ; ②光照 ,作物或花卉的色彩特别 ; ③昼夜温差 ,作物 ;④空气 ,气压较 ,缺 ,易产生反应。

根据青藏地区这种环境特点,如果各位青藏地区旅游,必需准备用品有: 。

由于海拔 ,昼长比同纬度地区 ;加上四周高大山脉的 ,青藏地区降水 ,晴天 ,日照时间 ,所以青藏地区就是我国 (能源)最丰富的地区。

由于海拔 ,气候 , 不足,种植业集中分布在北部的与南部的 ,被称为 (农业地域类型名称)。

●雅鲁藏布大峡谷、横断山区:就是板块、板块碰撞形成的一系列山脉,自西向东依次与、、形成“三江并流”景观。

利:①区内山谷 ,地形落差 ,蕴藏丰富的 (能源);②垂直地带性 ,物种 ,适宜发展农业;弊:地形起伏 ,坡度 ,且多活动,岩层 ,多灾害,易发生流失。

●藏北地区(即青海高原):海拔超过4500米,地表波状起伏; 就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大盆地,蕴藏丰富的、石油、煤与 ,就是西气东输的重要气源供应地。

(2)地质特点:青藏高原南面就是山脉与横断山脉,地处火山-地震带上,就是板块与板块碰撞地带(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多活动与断裂带。

利: (能源)资源特别丰富,拉萨附近有中国最大的地热能发电站。

弊:多 ,岩层物质 ,雨季易发生、等地质灾害。

3、气候【如青藏高原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与拉萨、那曲气象资料所示(单位:mm)】(1)青藏地区由于地处纬度,海拔,①冬夏,年较差,我国夏季气候最低的地区,就是避暑胜地; ②降水,晴天多, 比同纬度地区长,太阳辐射强烈,拉萨有”‘之称; ③昼夜温差,作物。

(2)青藏地区降水时、空分配不均, 月较多,季节变化明显;降水从向高原内部减少。

(3)图中A为多雨中心,请分析其降水较多的原因。

(4)图中南侧雅鲁藏布江上游与北侧地形区界线处降水相对较少,试分析其原因。

特别提示:本区纬度同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地区相当,但因地势很高,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

其特点就是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温低,日较差大,年较差小,迎风坡降水多,高原面上降水少,东南部季风气候,降水比较多。

拉萨有“日光城”之称。

(地势高,空气稀薄)。

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夏季平均气温为全国最低,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水平差异明显;喜马拉雅山等山地由于海拔高,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显著。

4、河湖特征:(1)众多大河发源地——被称为“”、“”之称。

其中、、、、等河流发源于青藏地区。

其中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自然保护区,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来自三江源地区,这里又有“”之称。

(2)我国内陆湖泊主要分布区之一, 为我国第一大湖,纳木错,色林错。

(3)水文特征:以补给为主,冈底斯山脉以南受来自印度洋影响,水量较大,落差大, 资源丰富。

尤其就是地区,水能开发潜力巨大。

5、植被、土壤:植被主要以为主,土壤以与为;藏北有大片寒荒漠分布。

边缘地区明显。

主要为寒漠土与山地草甸土。

形成的主导因素: 。

6、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表现原因水平分异东南、西北寒冷 ;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出现山地-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地势低、高;北部与南部就是呈走向的山脉,西北部就是较完整的 ,东南部就是南北走向的 ,夏半年有来自印度洋与太平洋的进入。

7、丰富的能源与矿产资源(1)太阳能:拉萨有“”之称;分布参考图文详解P172原因:①海拔,空气、,大气削弱作用;②海拔,日照时间比同纬度地区;③降水较,晴天,日照时间长。

(2)地热能:雅鲁藏布江谷地位于板块交界处,羊八井有地热电站。

(3)水能: 的水能仅次于长江,主要分布在东部的横断山区。

(4)矿产:“聚宝盆”——盆地有察尔汗的钾盐(附近有我国最大的钾肥厂)、冷湖的石油与天然气、鱼卡的煤、锡铁山的铅锌矿,就是我国工程的气源补给区。

(四)人文活动特征1、农业青藏地区的农业受气候限制,适于喜凉的青稞、小麦生长。

牦牛、绵羊、山羊就是高原上分布最广的三大牲畜。

草场主要分布于高原湖泊周围与河源地区。

(1)高寒牧业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适应、、环境)。

(2)河谷农业农作物: 、小麦(春小麦)、豌豆(日照时间长,蛋白质含量高,单位面积产量高)。

(3)主要农业区:与谷地、谷地原因:河谷(谷地)①风力较; ②地势较,气温较,热量更;③临近,灌溉;④土壤较;⑤地形较。

气候严寒——高寒牧业、河谷农业、地广人稀地势高多雪山冰川——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大河源头太阳能丰富湟水谷地与黄河谷地,比较宽阔,降水较多,土地肥沃,就是主要农业区。

柴达木盆地,由于祁连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与山麓地带的地下水较为丰富,不少地方可以引水灌溉发展农业。

盆地低部地势平坦,宜耕荒地连片,便于机械化开垦与耕作。

雅鲁藏布江谷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使这里的降水较多,冬季不受寒潮影响,比较温暖。

西藏的重要粮食作物——青稞,主要分布于此。

“西藏的江南”——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这里降下大量的地形雨,呈现浓郁的亚热带与热带风光,特别就是察隅一带。

在肥沃的河谷地带,橘子树枝青叶茂,香蕉园终年翠绿,水稻田随处可见,新辟的茶园散布在缓坡山岗上,人们称之为“西藏的江南”(4)思考: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2、工业:(1)发展条件●农业基础-我国重要的基地。

●交通运输-陆地交通以为主,主要干线有川藏、滇藏、青藏、新藏。

铁路运输在青海较为重要。

主要有、铁路。

交通不便严重当地的经济发展。

●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就是拥有铅锌、钾盐、池盐、煤、石油等多种矿产,素有“”之称。

主要矿产地有:油田:冷湖。

铅锌:锡铁山。

钾盐:察尔汗盐湖。

盐池:茶卡盐湖。

②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藏南、上游,目前黄河上游已实现开发,建有龙羊峡等大型电站。

③藏南雅鲁藏布江谷地区地热资源丰富,目前建有国内最大的地热电站。

(2)工业生产:突出特点-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加工业与在国内占有一定地位。

重要工业城市与工业区-西宁( )、拉萨( 、 )、林芝( )3、交通(1) 为主:青藏(承担进藏物资的85%)、川藏、新藏、滇藏、新藏公路海拔最高。

(2)铁路: 、铁路。

(3)航空:有拉萨——北京、成都、西宁、广州等航线。

(4)青藏铁路的建设●制约青藏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

●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 , 。

●进藏铁路的几个方案中,选择青藏铁路的原因:投资少,工期短, , 、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较少。

●重要意义:加快西藏发展,促进西藏同全国其她地区的交流,增强民族团结等。

【学以致用】下图所示为进藏铁路的四种方案:①青藏方案;②甘藏方案;③川藏方案;④滇藏方案,试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自然条件分析,您认为方案最佳,为什么?(2)结合自然条件分析,您认为方案最差,为什么?(3)目前,青藏高原已有多条公路与外省区联系,也有航空线联系全国各地,为什么还要克服种种不利因素,投资100亿元修建铁路?(4)线路①经过的城市A就是________,经过的大盆地就是________,经过的著名自然保护区就是。

二、总结:青藏地区的区域特征就是青藏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自然景观的形成及人类活动受其影响较大。

如下图所示。

第二部分自主学习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 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

下图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与年平均气温分区图”。

读图完成1-2题。

1、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A.大西洋B.北冰洋C.太平洋D.印度洋2、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

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A.Ⅰ>Ⅱ>ⅢBⅠ<Ⅱ<ⅢC.Ⅰ<Ⅱ,Ⅱ>ⅢD.Ⅰ>Ⅱ,Ⅱ<Ⅲ下图就是“长江(宜宾—吴淞口)、黄河(兰州—入海口)河段的纵剖面示意图”,图中高度比率就是指河流落差与总落差之比;距离比率就是指河段长度与总长度之比。

读图,完成3-4题。

3、宁夏某地至包头河段()A.长度约300kmB.秋末春初有凌汛现象C.黄河泥沙主要来自此段D.流经的宁夏平原、河西走廊被誉为“塞外江南”4、宜昌以西、以东河段()A.宜昌以西河段水流平缓,河流堆积B.宜昌以东河段落差大,地壳上升,河水侵蚀C.宜昌以西河段落差占总落差20%,水能资源丰富D.宜昌以东河段长度占总长度60%,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读下图,回答5-7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