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原生动物门课件课件

关于原生动物门课件课件


海绵质



骨针
造骨细胞

海绵丝

的形成

三 轴骨针的形成
24
钙质骨针 海 绵 骨 针 和 纤 维
硅质骨针 海绵丝
25
水沟系统:海绵动物所特有
26
水沟系的作用:
摄食 呼吸 排泄 排遗 运送精子
水流(含食物、氧、精子)→ 海绵体 → 水流(含CO2、代谢废物、消化残渣)
27
一些海绵的细胞被分离之后,它们还 能形成新的个体。
10
放射虫软泥
• 以放射虫遗骸为主组成的硅质软泥。
• 通常放射虫的含量超过50%。为红色、褐 色或草绿色。
• 分布在宽200千米、水深4600米左右的赤 道太平洋地区,占海底总面积的3%~4%。 其分布区常有多金属结核富集。
大多数的放射虫具有结构精致的硅质骨架
12
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对人类造成危害
危害人体健康的病原体
寄生部位 引起疾病 症状
传播媒介
痢疾内变形虫 肠道 米巴痢疾 大便血多脓少 经口
利什曼原虫 巨噬细胞 黑热病 肝脾肿大、发烧 白蛉
锥虫
脑、脊髓 非洲睡眠病 昏睡、致死 舌蝇
危害牲畜的病原体
粘胞子虫 引起鱼类大量死亡
艾美球虫 引起鸡、兔死亡率很高的球虫病 血胞子虫 引起牛、马血尿
海洋中鞭毛纲的夜光虫等大量速繁殖,形成赤潮,造成生成鱼、
虾、贝类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对海洋养殖带来很大危害。
13
有益于人类的方面
• 组成海洋浮游生物的主体。 • 古代原生动物大量沉积水底淤泥,在微生物的作
用和复盖层的压力伤害下形成石油。 • 原生动物中有孔类化石是地质学上探测石油的标
征。 • 利用原生动物对有机废物、有害细菌进行净化,
对有机废水进行絮化沉淀。
16
偕老同穴
沐浴海绵
毛壶
拂子介
沐浴角骨海绵
白枝海绵
17
18
结构与功能
体壁结构 由2层细胞构成 ,外层称皮层,内层称胃层, 在2层细胞之间为中胶层。
19
● 皮层 扁细胞 孔细胞 肌细胞
20
● 胃层(领细胞层):由领细胞构成
摄取和消化食物或将食物传递给中胶层的变形细胞进行消化 呼吸作用 排泄和排遗 调节水分平衡(淡水海绵的领细胞有伸缩泡)
海绵的有性生殖
(二)、海绵动物的分类
• 钙 质 海 绵 纲 ( C alcarea)
30
•六放海绵纲(Halichondria)
31
•寻常海绵纲(Demospongiae)
32
腔肠动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水螅纲
水螅的生活史
9
放射虫
• 肉足纲中的等辐骨亚纲稀孔亚纲和多囊亚纲原生动物 的通称;
• 是海洋中漂浮的单细胞原生动物,具有放射排列的线 状伪足;
• 大小由数微米到数厘米,单体或群体,常呈球状; • 细胞质里有一个几丁质的中心囊;细胞质分泌的骨架
通常包藏在细胞中,其化学成分因不同的种类而不同, 多数为硅质或含有机质的硅质,少数含有碳酸锶。 • 分布:广泛,遍及所有海域。温带地区,尤其是赤道 地区最为丰富。 • 放射虫死亡后其硅质壳沉入海底后不易溶解,因而大 量富集起来,堆积在海底的放射虫壳形成了著名的放 射虫软泥,这种软泥覆盖了整个地球海底面积的3.4%。
• 有孔虫是很好的海深指示生物。底栖有孔虫的种类和数量, 在水深不超过 200米的陆架区最多,迤向深海递减。它们对 环境的反应相当敏感,不少种有明显的深度分布范围,根据 它们的分布趋势可以划出各个不同的深度带。
• 化石有孔虫研究最主要是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的找矿勘探和海 洋地质与海洋历史研究方面(有孔虫化石在论证海底扩张学 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 在不利环境下一般会形成孢囊。
4
分布及代表动物
海洋原生动物的主要类群为
• 有孔虫(Foraminifera)、 • 放射虫(Radiolaria)、 • 腰鞭毛虫(Dinoflagellata)、 • 丁丁虫(Tintinnida)、 • 硅质鞭毛虫(Silicoflagellata)。

6
有孔虫
14
海绵动物门
概述
• 体制不对称或辐射对称,在水中营固着生活; • 身体由2层细胞及其之间的中胶层构成; • 具特殊的水沟系统; • 细胞没有组织分化; • 通常具有钙质、硅质或角质的骨骼; • 没有消化腔,只行细胞内消化;没有神经系统;
海绵动物仍然有保存了领鞭毛细胞;
15
进化地位
– 海绵动物为多细胞动物,身体由皮层和领鞭毛细胞的胃层组成, 有独特的水沟系统。胚胎发育等方面与其它多细胞动物显著不 同。一般认为海绵动物是多细胞动物进化中的一个侧支。
• 肉足纲根足亚纲的有孔虫目; • 具自身分泌的假几丁质壳、钙质或硅质外壳; • 个体微小,身体直径大多小于1毫米,是微体
生物; • 主要食物为硅藻,亦兼食其他有机物(如菌类、
植鞭毛藻、纤毛虫、甲壳类幼虫和线虫等), 个别种摄食砂粒; • 有孔虫的生殖方式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
7
8
研究意义
• 根据对温度的适应性,有孔虫可分暖水种和冷水种两大类群。 根据各类有孔虫出现数量最多的区域,可将世界大洋的浮游 有孔虫划分为 5个组合。这些组合的界线与地球的温度带界 线和大洋环流的界线基本吻合。
关于原生动物门课 件
原生动物门
1 概述
• 体型微小的单细胞动物或由多个单细胞个体聚 合而成的群体,但绝大多数群体内的单细胞个 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 动物界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 个体微小,但个体之间差异较大,最小的约1
微米,最大可达3厘米以上; • 有自养和异养类型。
2
营养机能:
– 植物性营养:反映原生动物的原始性。(少数) – 动物性营养:通过胞口吞食其它生物或有机碎片,残渣
由胞肛排出,如:草履虫; – 渗透性营养:寄生或腐生的种类,借体表的渗透作用,
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有机物质作为养料。
3
分布及代表动物
• 海洋原生动物分布广泛,从赤道热带海域到两极 寒冷水域都有分布。
• 大多数属于大洋性浮游生物,集中在食物丰富的 海洋表层至水深100米处;也有很多底栖种类;
• 多数营自由生活,少数为寄生生活;
21
● 中胶层
◆ 无定形胶质 ◆ 细胞
变形细胞 造骨细胞:分泌产生骨针 成纤维细胞:分泌形成海绵丝 原细胞:分化形成生殖细胞 消化食物
星芒状细胞:可能是原始的神经细胞
22
•骨骼形态
–骨骼的形成
–骨骼 骨针(单轴,3 轴,4 轴,多轴) 海绵丝
23
骨针




单轴骨针的形成
和 骨针 纤

加固细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