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系统
例如,同轴电缆通信的中继距离只有几千米, 最长的微波通信是 50 千米左右,而光纤通信 系统的最长中继距离已达 300千米。
3. 重量轻、
光纤重量很轻,直径很小。即使做成光缆,在 芯数相同的条件下,其重量还是比电缆轻得多, 体积也小得多。
4.
光纤由电绝缘的石英材料制成,光纤通信线路不 受各种电磁场的干扰和闪电雷击的损坏。无金属光 缆非常适合于存在强电磁场干扰的高压电力线路周 围和油田、煤矿等易燃易爆环境中使用。光纤(复合) 架空地线(Optical Fiber Overhead Ground Wire, OPGW)是光纤与电力输送系统的地线组合而成的通 信光缆,已在电力系统的通信中发挥重要作用。
由于没有找到稳定可靠和低损耗的传输介 质,对光通信的研究曾一度走入了低潮。
✓光导纤维
1966年,英籍华裔学者高锟和霍克哈姆 发表了关于传输介质新概念的论文《用于 光频的光纤表面波导》, 指出了利用光纤 (Optical Fiber)进行信息传输的可能性和技 术途径,奠定了现代光通信——光纤通信的 基础。
光纤通信的光波波谱
光纤通信的波谱在1.67×1014Hz~3.75×1014Hz之间, 即波长在0.8μm~1.8μm之间,属于红外波段,将 0.8μm~0.9μm称为短波长,1.0μm~1.8μm称为长波长, 2.0μm以上称为超长波长。
表1-1 各种单位的换算公式
c=3×108m/s λ=c/f 1μm(微米)=10-6m 1nm(纳米)=10 −9 m
1Å(埃)=10 −10 m
1MHz(兆赫)=106 Hz 1GHz(吉赫)=109 Hz 1THz(太赫)=1012Hz 1PHz(拍赫)=1015 Hz
2、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
光电话机 红宝石激光器 光导纤维
• 1880年,美国人贝尔(Bell)发明了用光 波作载波传送话音的“光电话”。
这种光电话利用太阳光或弧光灯作光源, 通过透镜把光束聚焦在送话器前的振动镜片 上,使光强度随话音的变化而变化,实现话 音对光强度的调制。
✓红宝石激光器
• 1960年,美国人梅曼(Maiman)发明了第一 台红宝石激光器, 给光通信带来了新的希望。
激光具有波谱宽度窄,方向性极好,亮度 极高的良好特性。激光是一种高度相干光,它 的特性和无线电波相似,是一种理想的光载波。
激光器的发明和应用,使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了80年的光 通信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大气光通信 激光器一问世,人们就模拟无线电通信进
光纤通信发明家高锟(左) 1998年在英国接受 IEE 授予的奖章
1970年,光纤研制取得了重大突破
• 1970年,美国康宁(Corning)公司研制 成功损耗 20dB/km 的石英光纤。把光纤通 信的研究开发推向一个新阶段。
• 1972年,康宁公司高纯石英多模光纤 损耗降低到 4 dB/km。
人们通常把应用石英光纤的有线光通信 简称为光纤通信(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光通信 ≠ 光纤通信
电磁频谱:电磁波的波长范围
光波是电磁波,光波范围包括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其波长范围为: 300μm~6×10−3μm。
发送信号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可载送的信息量就越多
960
中继距离/km 50
1000 km内中继器 个数
20
小同轴
960
4
250
中同轴
1800
6
1600
光缆
1920
30
33
光缆
14000(1Gb/s)
84
11
光缆
6000(445MB/S)
134
7
2. 损耗很小,中继距离很长且误码率很小。
目前,实用的光纤通信系统使用的光纤多为 石英光纤,此类光纤在1.55μm波长区的损耗可 低到0.18dB/km,比已知的其他通信线路的损 耗都低得多,因此,由其组成的光纤通信系统 的中继距离也较其它介质构成的系统长得多。
光纤之父: 英籍华人高锟(K.C.Kao)博士 工作地点:英国标准电信研究所
高锟(K.C.Kao)博士深入研究了光在石英玻璃纤维中的严重损耗 问题,发现这种玻璃纤维引起光损耗的主要原因是其中含有过 量的铬、铜、铁与锰等金属离子和其他杂质,其次是拉制光纤 时工艺技术造成了芯、包层分界面不均匀及其所引起的折射率 不均匀,他还发现一些玻璃纤维在红外光区的损耗较小。
3、光纤通信的特点与应用
1、频带很宽,传输容量很大 光纤的容量大——“超高速公路”
马路越宽,容许通过的车辆越 多,交通运输能力也越大。 如果把通信线路比作马路,那 么应该说是通信线路的频带越 宽,容许传输的信息越多,通 信容量就越大。
光纤通信与电缆或微波通信传输能力的比较
通信手段 微波无线电
传输容量(话 路)/条
• 1973年,美国贝尔(Bell)实验室的光 纤损耗降低到 2.5dB/km。
• 1976年,日本电报电话(NTT)公司将 光纤损耗降低到 0.47 dB/km 。
• 在以后的 10 年中,波长为1.55μm 的 光纤损耗:
1979年是 0.20 dB/km; 1984年是 0.157 dB/km; 1986年是 0.154 dB/km,接近了光纤 最低损耗的理论极限。
5. 泄漏小,保密性能好
在光纤中传输的光泄漏非常微弱,即使在弯曲地段也无法 窃听。没有专用的特殊工具,光纤不能分接,因此信息在光纤 中传输非常安全。
行了大气激光通信的研究。
实验证明:用承载信息的光波,通过大气 的传播,实现点对点的通信是可行的,但是通 信能力和质量受气候影响十分严重。
由于雨、雾、雪和大气灰尘的吸收和散射, 光波能量衰减很大。
例如,雨能造成 30 dB/km的衰减,浓雾 衰减高达 120 dB/km。另一方面,大气的密度 和温度不均匀,造成折射率的变化,使光束位 置发生偏移。因而通信的距离和稳定性都受到 极大的限制。
在接收端,用抛物面反射镜把从大气传 来的光束反射到硅光电池上,使光信号变换 为电流,传送到受话器。
由于当时没有理想的光源和传输介 质, 这种光电话的传输距离很短,并没 有实际应用价值,因而进展很慢。
然而,光电话仍是一项伟大的发明, 它证明了用光波作为载波传送信息的可 行性。
因此,可以说贝尔光电话是现代光 通信的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