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条橙》
根据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小说最初在美国发行的时候,发行商坚持将小说描写亚历克斯长大后最终放弃了暴力,并结婚生子的最后一章删去了。
而伯吉斯始终对这一章耿耿于怀,认为没有这一章,他的思想就没有办法完全表达出来。
因此,他一直不满意美国版的《发条橙》,不管小说或是电影。
发条橙海报
当库布里克看完这部小说后,他极力说服华纳电影公司于1969年斥资20万美元买下了它的版权。
带着仅2百万美元的预算,库布里克开始了电影《发条橙》的拍摄。
在这部电影的拍摄中,库布里克借鉴了许多记录片的拍摄手法,包括现场收音,只利用用自然光照明以及在拍摄追踪镜头时利用轮椅制造颠簸的效果等。
《发条橙》在拍摄完成后,由于它里面对暴力和性的表现而被美国电影审查委员会评定为X级的的电影。
而且因此它成为了继《午夜牛郎》后的第二部得到奥斯卡提名的X级电影。
在电影上映一年后,库布里克删剪掉了电影里的30秒钟的镜头,才使《发条橙》的评级改为了R级。
电影《发条橙》经典剧照
《发条橙》在英国的上映比在美国更不顺利,它被归罪为几件谋杀暴力事件的元凶。
于是,库布里克请求华纳公司停止《发条橙》在英国的发行。
英国也在国内禁止了此片的放映,直到2000年才解禁。
纽约的电影评论界评价《发条橙》为美国1971年的年度最佳电影,而库布里克则为年
度的最佳导演。
它还获得了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以及最佳电影剪接的提名。
魔屋thelasthouseontheleft(1972)
故事讲的是四个罪恶累累的恶棍劫持了两个中产家庭的少女,把她们囚禁在离她们家不远的一座房子里进行轮暴,虐待,折磨,最后残忍地杀害。
随后他们无意中逃到其中一个被害女孩的家里躲避追捕。
孩子的父母在弄清楚这些人就是杀害他们女儿的罪犯后,把他们灌醉,然后用更加残暴的方式来惩罚这些恶棍,为女儿复仇。
《巴黎最后的探戈》
在清冷阴郁的初春街头,疲惫不堪的保罗与青春艳丽的让娜擦肩而过,又相遇在一间待租的空旷公寓里。
二人的目光交错,几乎没有一句言语,很快就开始疯狂地做爱。
让娜去火车站接男友汤姆,他是一个年轻的导演。
让娜快乐地奔过去拥抱亲吻汤姆,汤姆却忙着招呼同伴架起摄影机。
原来他要为电视台拍一部叫《一个年轻姑娘的生活》的节目,他决定用让娜作为主角,把他们此后的交往一直到结婚全部拍下来。
让娜经常去那间公寓与保罗幽会,她看出保罗很忧伤很孤独,想了解他,但保罗拒绝告诉她什么,也不想知道她的一切。
于是,他们在只有一张床垫的公寓里象动物一样地做爱,用嚎叫代替名字。
保罗也很粗鲁,时时会有怪癖和性虐待的行为,让娜很不解,有时也愤怒和伤心,但她渐渐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神秘古怪的男人。
《驱魔人》
《驱魔人》(The Exorcist)是一部1973年的美国恐怖片,改编自1971年威廉·彼得·布雷迪的同名小说。
故事描述一个被恶灵附身的小女孩,她的母亲试过各种途径来治疗小女孩,但都无效,最后只好请牧师来为小女孩进行驱魔仪式。
《索多玛120天》
影片取材于18世纪法国作家萨德的小说《索多玛的一百二十天或放纵学校》,而帕索里尼将时空转换到二次大战末期的意大利,影片所表现的背景是墨索里尼体制的最臭名昭著的一段史实——“萨罗共和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18个月中法西斯主义的最后堡垒,在这段统治期间,有72000人惨遭屠杀,40000人被截肢,大量的人被送入集中营,一大批
妇女,少年被奸污或鸡奸。
《索多玛120天》海报
《我唾弃你的坟墓》
《我唾弃你的坟墓》(I Spit On your grave)是一部具有争议的1978年强奸和复仇电影。
影片在1974年10月1日上映,为世界十大禁片之一,排名时时而总在第一,该片的翻拍版本在2010年10月8日上映,这部影片在1980年获得了有限的释放,电影在2010年被《时代》杂志评为十大荒唐暴力的电影之一。
《我唾弃你的坟墓》海报
《万世魔星》
该片是英国著名的喜剧团体Monty Python的成员特里琼斯(Terry Jones)导演的一部荒诞不经的调侃宗教的电影,讲述在罗马统治下的巴勒斯坦,一个普通男人因为参与反罗马的地下组织而被误认为是弥赛亚(犹太人企盼的复国救主),并最终被施以十字架刑的滑稽故
事。
万世魔星海报
《半熟少年》
电影《半熟少年》,1995年上映,讲述的是T elly是纽约一名无所事事的下层青年,他和他的朋友以猎取处女为乐。
Jenny是他曾经的战利品之一,她发现自己患有艾滋病,而唯一与她发生关系的人就是Telly,于是她找遍了纽约要告诉他这个消息。
与此同时,Telly已经锁定年轻漂亮的Darcy为他下一个目标。
.....这是1995年近一年国际影圈最夺目、最流
光异彩的青春片力作。
《半熟少年》海报
《悲情城市》
《悲情城市》(A City of Sadness),是一部1989年发行,由侯孝贤执导的反映台湾历史争议“二二八事件”的电影。
上映前,由于剧情涉及到台湾政治最敏感的“二二八事件”争议,直接挑战当时台湾社会的禁忌话题,引发起各界人士瞩目。
然而,影片先行参加意大利威尼斯影展并荣获最佳影片“金狮奖”的殊荣,成为首部在世界级三大影展内荣获首奖的台湾电
影,据信这是影片未遭禁演或删剪的理由
《反基督者》
反基督意思是反对基督、敌对基督的人。
在西方,近代欧洲思想启蒙运动以来,开始出现批判基督信仰者,批判基督教的人包括伏尔泰、卢梭、霍尔巴赫等西方思想启蒙先驱。
尼采在他的《反基督》一书中,阐述基督教是堕落的宗教、是灾祸。
罗素也是一位著名的反基督者,他认为“信仰基督教的人大多都是极其邪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