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蛋白质相互作用技术研究的几种技术

蛋白质相互作用技术研究的几种技术


transfection
e x t r a c t p la s m id s
re-transformed yeast
X
Y
?
agar plate
positive yeast containing
bait plus predator!
th e fishing was good!
sl-iednedshoof w
-
• 酵母激活因子 GAL4:N端:147个氨基酸组成的 DNA结合域(BD), C端:113个氨基酸组成的转录 激活域(AD)。GAL4分子的DNA结合域可以和上游激 活序列(upstream activating sequence,UAS)结 合,而转录激活域则能激活UAS下游的基因进行转 录。
Y
does X bind with a protein?
to tal m R N A re v e rs etra n s c rip ta s e
cDNA y e a s t p l a s m i d e x p r e s s i o nection
activation domain
处理过的beads置于1.5ml离心管中, 4℃, 摇床孵育过夜。 (3) 孵育过夜的蛋白质与beads的混合液于4℃,500g离心
5min,上清收集,观察融合蛋白是否饱和地挂在beads上, 用1ml冰冷的细胞裂解缓冲液洗三次beads。 (4) 将菌体用溶菌酶处理,之后破碎细菌壁,最大转速 4℃离心20min,收集上清液。 (5) 将细胞裂解液上清加入beads中,混匀,4℃,摇床3h。 (6) 3h后,用冰冷的细胞裂解缓冲液洗三次。 (7) 加15μl 2×SDS上样缓冲液,煮沸5min. (8) SDS-PAGE,Western Blot或质谱仪分析。
-
三、免疫共沉淀原理
• 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是以抗体和抗原 之间的专一性作用为基础的用于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经 典方法。是确定两种蛋白质在完整细胞内生理性相互作用 的有效方法。
• 当细胞在非变性条件下被裂解时,完整细胞内存在的许多 蛋白质-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被保留了下来。当用预先固 化在argarose beads上的蛋白质A的抗体免疫沉淀A蛋白, 那么与A蛋白在体内结合的蛋白质B也能一起沉淀下来。 再通过蛋白变性分离,对B蛋白进行检测,进而证明两者 间的相互作用。
• 组成部分:(1)与BD融合的蛋白表达载体,被表 达的蛋白称诱饵蛋白(bait);(2)与AD融合的 蛋白表达载体,被其表达的蛋白称靶蛋白 (prey);(3)带由一个或多个报告基因的宿主 菌株。
-
F i s h i n g w i t h t h e y e a s t t w o - h y b r i d s y s t e m
bait
XY prey
transcription machinery lac 2
-galactosidase
X-gal
blue color
NH2
Gal4
BD
A
+
Gal4
NH2 AD B
COOH 共转化
Gal4
B AD
COOH
Gal4
BD
A
Promoter
Reporter
-
举例
酵 母 双 杂 交 基 本 过 程
bait
proteinX
cDNAforX
DNAb in d in g d o m a in transfection
tran s fo rm e d yeast
X
yeast plasmid expression vector
predator
unknow
tis s u e
b a it
predator
X
(4) 将预处理过的10μl protein A 琼脂糖珠加入到和抗 体孵育过夜的细胞裂解液中4°C缓慢摇晃孵育2-4h,使抗 体与protein A琼脂糖珠偶连。
(5) 免疫沉淀反应后,在4°C 以3,000 rpm 速度离心3 min,将琼脂糖珠离心至管底。将上清小心吸去,琼脂糖 珠用1ml裂解缓冲液洗3-4次。最后加入15μl的2×SDS 上样缓冲液,沸水煮5分钟。
-
二、谷胱苷肽-S-转移酶沉淀试验 (GST-pull down)原理
GST-融合蛋白 + 谷胱甘肽-琼脂糖球珠 X GST
Y 细胞裂解物
4℃下孵育2h tube
X GST Y
-
GST pull down实验流程
(1) Glutathione 琼脂糖珠预处理。 (2) GST融合蛋白挂柱:取适量GST-融合蛋白与10μl已经
Two-hybrid system 是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 方法,可用于分离能与已知靶蛋白质(target protein)相互作用的基因。 基本原理:
真核生物的转录因子大多是由两个结构上分 开、功能上独立的结构域组成的,如GAL4 (酵母 转录激活蛋白Gal4的基因)。这两个结构域各具 功能,互不影响。但一个完整的激活特定基因表 达的激活因子必须同时含有这两个结构域,否则 无法完成激活功能。
-
三、免疫共沉淀原理
-
免疫共沉淀实验流程
(1)将菌体用溶菌酶处理,冰上裂解30min,之后破碎细菌 壁,最大转速4℃离心30min,收集上清液。冰上裂解30min,
(2) 取少量裂解液以备Western blot分析,剩余裂解液加 1μg相应的抗体加入到细菌裂解液,4°C缓慢摇晃孵育过 夜。
(3) 取10μl protein A 琼脂糖珠,用适量裂解缓冲液洗 3 次,每次3,000 rpm离心3 min。
(6) SDS-PAGE, Western blo- tting或质谱仪分析.
四、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 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 , BIFC)
BiFC技术是将荧光蛋白(GFP、YFP、CFP) 分割成两个不具有荧光活性的分子片段,再分别 与目标蛋白连接。如果两个目标蛋白因为有相互 作用而接近,就使得荧光蛋白的两个分子片段在 空间上相互靠近,重新形成活性的荧光基因而发 出荧光。在荧光显微镜下,就能直接观察到两目 标蛋白是否具有相互作用,对研究蛋白质相互作 用有重要意义。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技术
汇报人: 布沙热木.阿布力孜 玛伊热.努热艾合买提 夏尤普.玉苏甫 阿布力米提.莫明
-
常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技术
酵母双杂交 谷胱苷肽-S-转移酶沉淀试验(GST-pull down) 免疫共沉淀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FC) 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BRET)技术
-
一、细菌双杂交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