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控机床课件

数控机床课件

数控机床课件
4)固定斜角平面的加工方法 5)变斜角面的加工 6)曲面轮廓的加工方法
数控机床课件
3)铣削曲面轮廓的进给路线 常用球头刀采用“行切法”进行加工
数控机床课件
思考与练习题
数控机床课件
(2)进给路线的确定 1)铣削外轮廓的进给路线 a)铣削平面零件外轮廓时,一般采用立铣刀侧刃切削
b)当用圆弧插补方式铣削外整圆
2)已给出数学模型的空间曲面; 3)形状复杂,尺寸繁多,划线与检测困难的部位; 4)用通用铣床加工时难以观察,测量和控制进给的内外凹槽; 5)以尺寸协调的高精度孔或面; 6)能在一次安装中顺带铣出来的简单表面或形状; 7)采用数控铣削后能成倍提高生产效率, 大大减轻劳动强度的一般加工内容
数控机床课件
数据采样插补适合范围:
闭环、半闭环以直流或交流伺服电机为驱动装置的位置采样控制系统
数控机床课件
脉冲增量式插补特点
(1)每次插补的结果仅产生一个单位的行程增量(一个脉冲当量)。 以一个脉冲的形式输出给驱动电机。 其基本思想是用折线来逼近曲线(包括直线)。 (2)插补速度与进给速度密切相关。 而且还受到步进电机最高运行频率的限制,如当脉冲当量是10 m时,采用该插补算法所获得的最高进给速度是4-5m/min。 (3)脉冲增量插补的实现方法较简单, 通常用加法和位移运算的方法就可完成插补。因此, 它比较容易由硬件来实现,而且用硬件实现这类算法的速度是很快的, 但也有用软件来实现这类算法的。
>
ye xe
即:F = yaxe -xaye >0
( ) C xc, yc
点,有:yc < ye
xc xe
即:F = ycxe -xcye <0
y
令为偏差判别函数,由即可判别刀位点
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判别方法如下:
F > 0,刀位点在直线上方
F
=
0,刀位点在直线上
F
<
0,刀位点在直线下方
A(xa, ya)
数控车工艺
数控车削工艺设计 1.数控车削的主要加工对象 (1)精度要求高的零件 (2)表面粗糙度好的回转体 (3)超精密、超低表面粗糙度的零件 (4)表面形状复杂的回转体零件 (5)带横向加工的回转体零件 (6)带一些特殊类型螺纹的零件
数控机床课件
2.数控车削加工工艺设计 (1)数控车削加工工序的划分 1)保证精度原则 2)提高生产效率的原则 实际生产中,数控加工常按刀具或加工表面划分工序 (2)分层切削时刀具的终止位置
(2)零件结构工艺分析 1)图纸尺寸的标注方法是否方便编程 2)零件尺寸所要求的加工精度、尺寸公差是否都可以得到保证 3)内槽及缘板之间的内转接圆弧是否过小。 4)零件铣削面的槽底圆角或腹板与缘板相交处的圆角半径r是否太大 5)零件图中各加工面的凹圆弧(R与r)是否过于零乱,是否可以统一 6)零件上有无统一基准以保证两次装夹加工后其相对位置的正确性
O
E(xe, ye)
B(xb, yb)
C(xc, yc)
x
数控机床课件
第二节 脉冲增量插补
教案 13
2.进给
由 Fi 的符号判别进给方向:
数据采样插补,如时间分割法 特点是数控装置产生的不是单个脉冲,而是标准二进制字
数控机床课件
数据采样插补过程: 第一步为粗插补
起点和终点的曲线之间插入若干个点,即用若干条微小直线段来逼近给定曲线 第二步为精插补
在粗插补算出的每一微小直线段的基础上再作“数据点的密化”工作, 这一步相当于直线的脉冲增量插补
7)分析零件的形状及原材料的数控热机处床理课件状态
(3)零件毛坯的工艺性分析 1)毛坯应有充分、稳定的加工余量 2)分析毛坯的装夹适应性
3)分析毛坯的余量大小1)数控铣削加工方案的选择 1)内孔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2)平面的加工方法 3)平面轮廓的加工方法
数控机床课件
2)铣削内轮廓的进给路线
数控机床课件
数控机床轮廓控制原理
1. 插补的概念 所谓插补就是根据给定速度和给定轮廓线型的要求,在轮廓已知点之间, 确定一些中间点的方法,亦即数据点密化的过程
对于轮廓控制系统来说,插补是最重要的计算任务, 插补程序的运行时间和计算精度影响着整个CNC系统的性能指标, 可以说插补是整个CNC系统控制软件的核心。
1) 偏差判别 2) 进给 3) 偏差计算 4) 终点判别 工作循环图如右:
偏差计算

终点判别

停止加工
数控机床课件
第二节 逐点比较法插补
教案 13
3. 直线插补
1如.图偏:差B计(xb算, y公b )式点,有:xybb
=
ye xe
即:F = ybxe - xb ye = 0
A(xa ,
ya
)
点,有:ya xa
路线
数控机床课件
(4)确定最短的切削进给路线
数控机床课件
数控铣工艺
1.数控铣削的主要加工对象 (1)平面轮廓零件
数控机床课件
(2)变斜角类零件
数控机床课件
(3)空间曲面轮廓零件
数控机床课件
(4)多孔箱体类零件
2.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分析
(1)数控铣削加工内容的选择
1)工件上的曲线轮廓内、外形,特别是由数学表达式给出的 非圆曲线与列表曲线等曲线轮廓;
数控机床课件
脉冲增量插补原理
基本原理 每给x或y坐标方向一个脉冲,加 工点沿相应方向产生位移,然后
对新点所在的位置与要求加工的曲 线进行比较,根据偏离情况决定 下一步该移动的方向,以缩小偏 离距离,使实际加工出的曲线与 要求的加工曲线的误差为最小。
开始加工 偏差判别 进给ΔX或ΔY
2.工作节拍 逐点比较法一个插补循环有四个节拍:
数控机床课件
2. 插补的分类 硬件插补:采用硬件的数字逻辑电路来完成 插补工作。 软件插补:由软件完成插补工作。
按输出驱动信号方式的不同,软件插补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脉冲增量插补,如:逐点比较法,DDA法, 特点:每次插补结束,数控装置向每个运动坐标输出基准脉冲序列, 每个脉冲插补的实现方法较简单,可以用硬件实现
数控机床课件
(3)“让刀”时刀补值的确 定
(4)车削时的断屑问题 (5)切槽的走刀路线
数控机床课件
3.数控车削加工进给路线的确定 (1)对大余量毛坯进行阶梯切削时的加工路线
数控机床课件
(2)刀具的切入、切出
数控机床课件
(3)确定最短的空行程路线 1)巧用对刀点
2)巧设换刀点
3)合理安排“回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