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教育部新教材培训资料 必修2 经济与社会 综合探究分析与教研活动设计思路(PDF版)

2019年教育部新教材培训资料 必修2 经济与社会 综合探究分析与教研活动设计思路(PDF版)


例如,教材P58
第二单元综合探究 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
(一)弘扬劳动精神和投身创新创业
搜集优秀劳动者的故事,分析劳动精神的内涵,说明为 什么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
围绕“爱劳动、做劳模、树匠心”议题,与同学交流对 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认识。
专家针对上述观点的理由是什么?搜集材料,谈谈创业 者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生在探究、思辨、辨析中理解基本知识,发展关键能力,形成 正确观点。
侧重课堂内的各种活动,基本功能在于让学生理解和运用 某一知识。
由不知到知
“探究与分享”与“综合探究”
综合探究: 通过创设源于真实社会生活的典型情境,要求学生运用本单
元所学的知识,借助课堂内外的探究活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侧重课堂外的活动,主要功能在于知识的综合运用。
(二)呈现方式与内容分析
1.栏目设计
探究活动目标 探究活动建议 探究路径参考 理论评析
探究活动目标
第一单元综合探究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正确价值引领 聚焦核心素养 三维目标统整
探究活动建议
有具体活动 有明确任务 综合运用知识 解决真实问题
示例
探究路径参考
价格机制
2.研教材,领会教材主旨,理解教材内容
读通
读透
读懂
单元:明确教材 设计的思路
课、框、目:理 解教材理论观点, 理解理论依据
整本书:理清教材 建构的逻辑
2.研教材,领会教材主旨,理解教材内容
教材P20 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 教材P50-56 我国的社会保障 教材P45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必修2《经济与社会》
综合探究分析与教研活动设计思路
内容
一 综合探究分析 二 教研活动设计思路
一、综合探究分析
(一)设计意图和功能定位 (二)呈现方式和内容分析 (三)实施策略和教学建议
(一)设计意图和功能定位
1.指向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 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 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由知到用
新、旧教材对比
——金钱是什么? ——是魔鬼?是天使? ——钱能做什么? ——钱不能做什么? ——金钱应该如何获得? ——什么是取之有道,为什么要取之 有道? ——在白礼芳老人看来,钱应该怎么 用?用到什么地方? ——你的零花钱应该怎么用?
探究一 市场机 制有效
探究二 微观主 体有活 力
有担当的创业者和经营者。 探究二 推动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探究如何做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统一。 探究三 实现精准脱贫和共同富裕
探究如何做到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统一。
基本经济制度和 经济体制
经济与 社会
经济发展与社会 进步
我国的基本经济 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
综合探究 完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
自主
时间 (单元探、期末探、 高二高三再探) 方式 (课堂、实践活动、 试题) 数量 (深探一个、或更 多) 情境、活动设计 ……
探究一 市场机制有效
结合材料,分析市场价格引导 资源合理配置需要具备的基本 条件。
结合具体案例,谈谈你对政府 限制某种产品价格的看法。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市场竞争 是如何促进消费者福祉的。
实践活动如何开展?
资源如何使用?
学生实际获得是什么?
教师的获得感在哪里?
我国的经济发展
我国的个人收入 分配与社会保障
综合探究 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
知识扩展、综合运用、思想教育深化
(三)实施原则和使用建议
1.坚持议题引领,情境搭台,任务导向 2.探究过程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3.对学生探究过程全程指导
探究路径(探究活动)可以变吗?
依据
探究一 市场机制有效
分析影响市场经济正常发挥作用的条件,探究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 是如何引导资源配置的。
探究三 宏观调 控有度
结合材料,分析市场价格引导资源合理配置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结合具体案例,谈谈你对政府限制某些产品价格的看法。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市场竞争是如何增进消费者福祉的。 为了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政府还可以采取哪些举措? 结合上述案例,分析该企业是如何从内部激发活力、调动员工工
研究变、新、深……
3.研学法,落实课标要求,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
主题课例研究 研究关键问题 加强学情研究
课例研修:开展专题的课例培训
相关主题的系 列课例
新增有难度内容 的课例
同课异构课例研究: 调动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的积极性 搭建探索活动型学科课程的交流平台 坐实学情分析,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针对如何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拟订一份学习计划。
描述与分类 解释与论证 预测与选择 辨析与评价
(一)设计意图和功能定位
2.倡导活动型学科课程
例如,《课程标准》P15 以“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议题,探究深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意义和途径。……可就 “如何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组织学生 开展讨论,并要求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拟定学习 计划。
微课研究与资源建设
针对教材新 内容、理论难点、 新活动、新问题 开展研究
研究主题: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
研究主题: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案例:活动·明理·育人 ——学生在商品售卖活动中的学习与实践
研究教学关键问题
序列化活动如何设计?
观点学习如何展开?
内容与活动如何相互嵌入?
作积极性的。 搜集案例,探讨如何营造能够有效激发企业活力的外部环境。 小磊在申请贷款时会遇到什么问题?分析该征信报告对他的经济
生活还可能带来哪些不良影响。 谈谈个人应该如何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 搜集定向调控的资料,探讨定向调控与区间调控的区别。 进一步搜集区间调控的资料,分析区间调控是如何实现宏观调控
探究二 微观主体有活力
分析保障微观主体有活力应该具备的外部和内部条件,培养诚信意识。
探究三 宏观调控有度
探究如何构建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问题情境可以换吗?
例如,教材P59页
案例型
问题情境பைடு நூலகம்以换吗?
例如,教材P59页
案例型
优化案例的关键在于优化情境的功能:能有效地支持、服务于学科核心素养的
结合企业经营案例,分析影响企业活力的外部和内部因素,能够提出增强 企业活力的建议;能够树立诚信意识,自觉抵制市场失信行为;能够理解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作用,坚定对国有企业改革成功 的信心。
结合经济运行中宏观调控的具体问题情境,深入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宏观 调控的变化和特点,能够针对某一具体情况,提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建 议;能够进一步领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增强“四个自信”。
培育;有助于呈现并运用相关学科的核心概念和方法;能充当组织教学内容、贯 穿逻辑线索的必要环节;其内在意涵具有丰富的、现实的、可扩展的解释空间; 围绕议题,指导、组织富有成效的活动;显现生活中真实的情境,力求可操作、 可把握。
例如,教材P59页
观点辨析型
“探究与分享”与“综合探究”
探究与分享: 依托真实的生活情境,设置各种真实的任务和活动,让学
等机制是如何引导资源配置的。 探究二 微观主体有活力
分析保障微观主体有活力应该具备的外部和内部条件,培养诚信 意识。 探究三 宏观调控有度
探究如何构建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第二单元综合探究 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
探究一 弘扬劳动精神与投身创新创业 探究怎样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成为
探究一 市场机制有效
竞争机制
探究活动的具体呈现
探究路径参考
阐释主题 并列关系
典型情境 动脑与动手 怎么看、怎么办 开放问题 个性表达
理论评析
总结、拓展、综合 承载了教材的内容
(二)呈现方式和内容分析
2.内容分析
第一单元综合探究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探究一 市场机制有效 分析影响市场经济正常发挥作用的条件,探究价格、供求、竞争
为了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 作用,政府还可以采取哪些举 措?
综合探究活动
• 借助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 或学校德育活 动等
借力
指导
• 指导获得资源的途径 • 指导研究问题的方法 • 提出明确而具体的活
动要求
• 资源深入挖掘 • 多角度使用 • 多种用途
加工
第二部分 教研工作思路
二、教研工作思路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 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
例如,教材P26 第一单元综合探究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探究活动目标
结合市场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境,了解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必备条件;能够 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提出保障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对策建议;能够了解市 场经济运行中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道德规范及其作用,增强公平竞争 意识和规则意识。
1.研课标,理解课程性质,落实课标要求 2.研教材,领会教材立意,理解教材内容 3.研学法,转变学习方式,实践活动型学科课程 4.研评价,聚焦核心素养,改进教学与考试评价
1.研课标,理解课程性质,落实课标要求
课程内容:彰显时代主题 学科核心素养:标志性追求 活动型学科课程:最大亮点 学业质量:关键抓手
可邀请劳动模范或优秀企业家作报告,探究如何把握岗位成长 与社会发展、时代要求的关系,企业如何将追求经济效益与承担 社会责任统一起来,针对上述问题撰写评论或演讲稿。
可举行模拟招聘会,展示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在知识技能、创 新意识、责任意识等方面的要求,制定一份个人发展规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