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真菌学(个人整理、仅供参考!)药用真菌是指能治疗疾病、具有药用价值的一类真菌,即在菌丝体、子实体、菌核或孢子中能产生诸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多糖、苷类、生物碱、甾醇类、蒽醌类、黄酮类及抗生素等多种物质,对人体有保健作用,对疾病有预防、抑制或治疗作用的真菌。
药食兼用1.医治疾病2.美味佳肴药用功能多样性思考题1.五界分类法: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2.真菌的特点:(1.具有完整的细胞核2.细胞质中含线粒体,但无叶绿体,不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3.)主要存在有性和无性两种繁殖方式4.营养方式为营养型,好氧5.由多细胞连接成菌丝,许多菌丝交织在一起而组成菌丝体3.药用真菌的概念4.试述中国药用真菌的种类及其药用功能5.子囊菌亚门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子囊果的有无、子囊果的类型和子囊的特点、子囊孢子的形态特征。
药用真菌的形态分为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
菌丝体又称营养体(相当于叶)功能:分解基质,吸收营养和水分子实体又称繁殖体(分化菌丝组成)功能:产生孢子,繁殖后代,供人们食用的部分菌丝:孢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形成细管状的丝状体,每根细丝称菌丝特点:多细胞,细胞呈管状、壁薄、透明;再生能力很强;对低温具有强烈的耐受力菌丝分类1.有无隔膜无隔菌丝有隔菌丝2.生长空间不同基内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在培养基物表面空间)3.发育阶段不同初生(每个细胞只含有一个细胞核的菌丝,又称单核菌丝,由孢子萌发而来特点:菌丝非常纤细,染色体为单倍体,一般不能形成子实体)次生(由两个初生菌丝体的单核细胞通过质配形成的双核菌丝发育形成的菌丝体,又称双核菌丝特点:粗壮、分支、生长速度快,能形成子实体;在双核菌丝的顶端常发生锁状联合)三生(次生菌丝在到达生理成熟或环境条件不良时,菌丝紧密扭结分化。
如菌核、菌索特点:组织化、有一定的排列和结构)特殊菌丝组织体菌丝束:又称菌绳,由大量平行菌丝排列在一起,由正常细胞发育而来的简单结构。
菌索:某些真菌的菌丝体集合在一起,形成具有更高级组织并是顶生生长的根状组织;由许多不分枝平行菌丝组成生长较正常菌丝快5-6倍。
两者是某些菌体出现集群现象而形成的特殊的运输结构。
菌核:某些真菌的菌丝密集成坚实的平行菌丝组织和纵横交错的菌丝组织,形成球状、块状或颗粒状,质地坚硬,颜色较深,大小不一,对高温、低温、干旱抗性强,当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菌丝或形成产孢结构,产生孢子子座:容纳子实体的棒状或头状结构,从营养阶段到繁殖阶段的过渡形式,如冬虫夏草菌落:菌丝生长时向四周呈辐射状延伸,在培养基上通常形成圆形的菌落(由单个孢子或细胞发育而成或由几个孢子或细胞发育而成)子囊菌子实体子囊菌的子实体称作子囊果,子囊果内产生子囊担子菌子实体大多数药用真菌属于担子菌亚门的蘑菇类子实体基本结构类似,一般可分为:菌柄、菌盖、菌褶、菌环、菌托五部分。
1、菌盖位于子实体顶部,菌柄的上方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的环境条件,会影响菌盖的颜色2、菌褶与菌柄的着生关系:离生、直生、弯生、延生3、菌管的长短、粗细及管口形状和颜色是多孔菌和牛肝菌分类的重要依据。
4、菌托由外菌幕残留在菌柄基部发育而成5、菌环是由于内菌幕破裂,部分残留在菌盖边缘,部分残留在菌柄上发育而成。
孢子是真菌有性和无性繁殖的基本单位。
孢子印:成熟的伞菌子实体在静止的空气下释放孢子时,其沉积物所形成的图纹称为孢子印。
腐生:是大部分药用真菌的营养类型。
共生:从活的生物体摄取某些养料通常是药用真菌的菌丝体与某种植物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特殊的菌根结构,营养上彼此有利,称为共生。
氮源是真菌合成氨基酸、蛋白质、核酸与细胞质的主要成分。
低温用于保存菌种;高温用于灭菌。
不同的药用真菌子实体发育温度不同,一般情况:菌丝体生长最适温度>子实体发育最适温度>子实体分化时最适温度。
一般药用真菌在子实体发育阶段,都要求有较高的空气湿度,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0%--95%一般适合药用真菌菌丝体生长的培养料含水量为60%左右,子实体形成时则要求含水量增至70%左右。
药用真菌多喜偏酸性环境。
pH3--8思考题1.药用真菌的形态主要包括子实体和菌丝体2.菌丝的分类有无隔膜(有隔、无隔)生长空间不同(基内、气生)发育阶段3.简述初生、次生和三生菌丝的定义及其特点。
4.特殊菌丝组织有菌丝束、菌索、菌核、子座5.菌落6.孢子印7.担子菌子实体的基本结构包括:菌柄、菌盖、菌褶、菌环、菌托五部分8.药用真菌的营养方式腐生、共生和寄生。
9.药用真菌的营养物包括碳源、氮源、空气和水分。
1.多糖及糖肽性质几乎难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无还原性,可被水解生成寡糖或者单糖。
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化学组分确定的物质营养单一、价格昂贵、实验重现性好适宜于菌种基本代谢和过程的物质变化研究,不适宜于大规模工业生产葡萄糖铵盐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培养基成分基本上溶于水,无明显的固形物,营养成分分布均匀常用于大规模生产及实验室微生物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半固体培养基将少量的凝固剂加入到液体培养基中以琼脂为例,用量在0.2-0.5%适用于菌种分类,培养和保藏母种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凝固剂即可常用作凝固剂的物质有琼脂、明胶、硅胶等,以琼脂最为常用(1.5-2.5%)用于菌种分离、保藏、菌落特征观察、活菌计数和鉴定菌种方面基础培养基指含有某一类真菌所需基本营养成分培养基,如牛肉蛋白胨培养基鉴别培养基指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使不同真菌产生不同反应,借以将真菌区别开来,如伊红美蓝培养基加富培养基指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某些动植物组织提取液等高营养成分的培养基用来培养营养要求苛刻的真菌,或用以富集(数量上占优势)和分离某种真菌选择性培养基根据某一种或某一类真菌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一些物理、化学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对培养对象具有选择作用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相应的特殊营养物质或化学物质,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有利于所需微生物的生长。
可将某种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
区别加富培养基是用来增加所要分离的微生物数量,使其形成生长优势,从而分离到这种微生物。
选择性培养基则一般是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使所需要的微生物增殖,从而达到分离所需要微生物的目的。
灭菌:指杀灭或除去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休眠孢子),使物体成无菌状态消毒: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清除物体表面或环境中的一部分微生物,或减少病原微生物以防侵染,而不是消灭所有微生物。
灭菌:物理灭菌和化学灭菌物理灭菌:原理:破坏微生物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氢键,使蛋白质变性,酶失去活性,生化反应停止,导致细胞死亡。
1、一:干热灭菌烘箱内热空气灭菌法火焰的烧法湿热灭菌法比干热灭菌法更有效。
2、紫外线消毒原理:破坏DNA结构,使细菌当即死亡或者不能繁殖后代采用波长254nm的紫外灯,照射20-30分钟。
适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
3、化学消毒70%酒精、0.1%升汞液、2-5%漂白粉、5%洁尔灭、7.5ml/m3甲醛、5%石炭酸保藏方法冷冻真空保藏法将液体样品在极低温度下(-20℃以下)快速冷冻,然后经真空干燥,使菌体细胞的结构与成分保持原来的状态。
通常加入一定量的冷冻保护剂液态氮超低温冷冻保藏法将菌种放入装有保护剂的安X瓶中,密封后经控制降温速度冻结,然后贮藏在-150℃-196℃液态氮超低温冰箱中。
最常用的冷冻保护剂是10%体积比的甘油蒸馏水或10%体积比的二甲亚砜蒸馏水。
菌种的保藏方法的共同点是采用干燥、低温、冷冻或减少氧气供给等手段,降低代谢强度,使之处于休眠状态,以保持菌种的优良性状,降低不纯和衰退速度。
段木准备选用边材发达、树皮厚度适中,不易脱落的树龄8-25年,直径8-20cm为宜。
思考题:固体发酵是我国特有的药用真菌生产工艺特点:设备简单,方法简便,经济有效等缺点:生产工程中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高,不能完全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等。
固体培养和固体发酵的区别基质:料。
按其性质分为:营养基质和药性基质(以中药材为药用发酵基质的新型固体发酵工程,将选用的中药材作药性基质)。
新型固体发酵:采用无菌操作技术,将药用菌接种在经灭菌后的药性基质上,置于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发酵。
特点:既生长菌体,又应用真菌的酶是中药成分发生分解分化,因此具有双向性。
菌质属生物技术制品,但仍纳入中药范畴。
一般药用真菌在pH 3-8之间均能生长,营养基质为微酸性,药性基质变化不大。
用碳酸钙和石膏缓冲剂调节。
松紧程度:松而不散,紧而不实,表面平整。
思考题:1.培养基分装在试管中装量应达试管的1/4-1/52.趁培养基尚未凝固时取出,斜置于架上,其斜度以培养基斜面上端达到试管中间为度。
3.固体培养基中凝固剂以琼脂最为常用,其用量为1.5-2.5%.4.人工杀菌的光源采用波长254nm的紫外光灯,照射20-30分钟,即可杀死空气中的微生物。
5.发酵条件温度一般较其生长温度低2℃,保持恒温。
湿度相对湿度约30%光线发酵室不需要光照空气固体发酵的概念发酵组合菌种固体发酵基质发酵条件菌种:不同菌种在同一基质上发酵,菌质的成分与药效会有明显差异。
菌种及种子制备菌种分为母种,原种和发酵种。
母种:从自然基物上(子实体基质孢子)首次分离出来的纯菌种,也称一级菌种,试管菌种,通常生长在试管中PDA斜面培养基上。
原种:由母种进一步扩大传代繁殖后的菌种,也称二级菌种,通常用营养基质作为培养料,在试管或培养瓶内培养。
发酵种:直接接种于发酵基质的种子,也称三级菌种。
菌体发酵生产工艺全过程菌种及种子制备基质配制灭菌与接种发酵菌质后处理基质配制:原材料按处方比例分别称出装瓶塞瓶口:边装边振动,要求上下松紧一致,各瓶装料量基本一致,最后用木棍轻压,使表面平整并稍紧密。
灭菌与接种:一般经1.1kg/cm2蒸汽高压灭菌1-1.5小时。
发酵:周期一般30天以上。
菌质后处理:干燥方法:晒干、烘干烘干效果较好,尤其在80℃以下电热烘干最好。
去渣型菌质常用它直接提取成分无渣型菌质轻烘干后可直接用药发酵终点:以发酵组合有效成分含量在发酵过程中累计值达到最高时期,同时结合达最佳药效作为发酵终点的根据。
菌质是药用菌固体发酵的产物。
少量残余基质菌质的类别与命名普通菌质:即药用菌质,由农副产品组成的营养基质,经药用菌发酵后所产生的菌质药性菌质:由药性菌质发酵生产的菌质全性菌质:由兼有营养与药性两种基质组合发酵生产的菌质对药用真菌液体发酵的评价最大优点:可进行工业化连续生产,规模大、产量高、发酵周期短、生产效益高不足之处:设备投资大实验室液体培养基常用仪器三角瓶或血清瓶过程: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一级摇瓶培养-二级摇瓶培养-三级摇瓶培养发酵罐培养与摇瓶培养的不同点:P34连续灭菌P35二级三级发酵 P36种子罐的作用P37种子罐级数:是指制备种子需要逐级扩大培养的次数,取决于:菌种生长特性、孢子发芽及菌体繁殖速度;发酵罐的容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