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治应急预案
根据嘉定区教育局、卫生局、妇保所文件精神、为保证我园幼儿能够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环境,特制定我园防治手足口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做好日常工作,对待疫情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早上报,对幼儿园的措施严格执行,关爱每一位孩子,做好家长工作,保证孩子在幼儿园健康快乐成长。
二、组织领导
幼儿园高度重视突发性流行病和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加强领导,建立针对手足口疾病专项小组,并认真贯彻卫生部、教育部和嘉定区教育局、嘉定区卫生局和卫生疾控部门以及嘉定区妇幼保健所关于加强对突发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工
作的通知,积极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成立幼儿园预防手足口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长效管理工作。
组长:园长联系:(略)
职责:负责预防手足口病的领导指挥工作。
副组长:副书记、副园长联系:(略)
职责:负责指挥、落实本园预防工作,检查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健全责任制度,及时做好总结,做好层层落实工作。
组员:保健医生、年级组长、保育员组长
职责: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开展预防疾病教育宣传。
上报责任人:保健医生
负责在疾病发生后24小时电话、网络及书面上报,写清疾病发生的原因及具体情况。
附联系电话:教育局:39902055,区妇保院:67070037,区疾病控制中心:69530214。
三、具体措施
幼儿园一旦发现禽流感幼儿时,我们将按规定做好各项工作。
1、保健老师就发现情况向园领导汇报,同时向教育局报告。
发现一例报一例,疑似幼儿也要及时上报,并做好相关的追踪记录。
2、由卫生保健教师把病人送入幼儿园专用隔离室立即隔离。
通知家长到医院就诊,并在第一时间把诊断结果反馈给班主任。
3、做好登记及时上报,立即隔离患病幼儿(疑似患儿)及其班级,并安排好去医院就诊。
4、对发病班级做好终末消毒,同时在医学观察期间要加强班中物品的消毒工作,同时做好密切接触幼儿的消毒隔离观察工作。
5、对幼儿做好医学观察,在观察期间不得串班、并班。
6、食堂对发病班级及疑似班级幼儿的餐具及毛巾应在专用的消毒容器中进行消毒,不与其他班级放在一起。
7、对处于医学观察期的班级(幼儿)开辟专用通道。
四、其他方面
1、做好检查工作
每天进行晨检、午检及巡检工作,及时掌握园内幼儿的健康状况,晨检时要做好带药幼儿的收药工作,并做好与病历卡的核对,对幼儿疾病要有所了解,并做好登记,按时喂药。
午睡前及午睡起床时带班老师要对班中幼儿进行全身彻底检查,出现发热等情况及时请家长带幼儿去医院就医,防患于未然。
2、认真做好教室、寝室内外的环境卫生
加强对教室、桌椅、玩具、教具、餐桌的消毒工作,保持每天活动室通风换气。
非常时期做好紫外线的消毒工作,每日一次每次半小时,并做好相关记录。
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应置阳光下爆晒,不宜消毒的物品一律收起。
发病班级及疑似班级每日一消毒,消毒方法按疾控中心下发的消毒方式进行。
3、加强食堂的消毒管理
食具容器定位存放,标志明确化,餐具要做好彻底消毒,并存放于保洁柜中,消毒要做到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
处于医学观察期的班级应分开放置在专用的消毒箱内进行消毒。
4、坚持消毒隔离制度
在园儿童使用的餐具、毛巾、杯子要每天消毒,对于物体表面、卫生间的地面、扶手,窗台等幼儿触及得到的地方要每天消毒。
幼儿的洗手频率应增加,洗手的方式应正确。
保健室、观察室要按规定进行消毒,消毒液要现配现用。
5、加强宣传教育
利用板报、家长园地宣传栏、告家长书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染病的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幼儿园内的广大师生掌握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和恐慌心理,要勤洗手,搞好个人卫生工作,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教育孩子不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场所,不近距离接触禽类,不吃生的食物,不吃来历不明的禽类制品。
加强营养,合理休息、防止过度疲劳。
6、对缺勤的幼儿做好调查工作
教育幼儿家长每天为孩子测量一次体温,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及时向班主任报告。
班主任及时反馈到保健室,如果确诊为禽流感,保健人员及时上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嘉定区教育局、嘉定区妇幼保健所等相关部门并做好疫情的追踪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