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的途径和方法

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的途径和方法


数学教 师教 学反思 的途径 和方法
曾捷 斌
( 福 建仙 游 师 范 ,福 建 仙游 3 5 1 2 0 0 )
[ 内容提要] 教师 自我反思能力 的形 成是一个 漫长的过程 ,需要教师在职 业生涯中 自觉地进行培养与训 练。 教 学反思的途径和方法很多 ,而从课堂 、学生、教师 自身、专业提升等角度进行 反思不失为好方法 。 [ 关键词] 教学反思 ;途径方法 ;角度 [ 中图分类号] G 4 5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 章编号] 1 0 0 8 . 7 4 2 7( 2 0 1 3 )0 2 0 1 3 9 一 O 1 从课 堂的角度进行教学反思 教师在每 一堂课结束后 , 要进行认真 的 自我反思,思考 哪些 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 哪些 精彩 片断值得仔细咀 嚼,哪些突发 问题让你措手不及 ,哪些环节 的掌握有待今后 改进等等 。同时,教师要认真进行 反思记 录 ,一是总结成功 的经验 。在课 堂教学中,总会有一些成功 的东西体现 出来 , 或是 教学过程 中达到预先设计 目的的做法 , 或是师生双边活 动开展得 很成功,或是恰 当生动 的举例等 。教师要做教学的 有心 人,坚持把这种成功之处记录下来并长 期积 累,教学经 验 自然 日益丰 富,有助于教师形成 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是查 找失败 的原因。课后要静下心来 ,认真 反思,仔细分析 ,查 找根源 ,寻求对策,以免重犯 ,使教 学 日臻完 善。三是记录 学生情况 。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 的反馈信 息,把学生 在学 习中遇 到的困难 和普遍存在的 问题记录下来 , 以利于有 针对性地 改进 教学。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发表 的独特 见解 , 常可拓 宽教师 的教学思路,及时记录在案 ,师生相互 学习 , 可 以 实现 教 学 相长 。 般 说来 , 教师对每天发 生在课堂上 的事件的反思是教 师职业发展 的首要基础 , 其 中 自我观察 是所 有职业发展 的基 础。 这种反思能够有助于教师从一 个不 同的角度审视 自己的 学校和课 堂,进而 重新构架 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设 想。 二 、从 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反思 学 生作为教师 教育的对象 , 是 教师 教学理念和行为效果 的具体体现 ,师生之间的交流往往决定教 学的成败 。了解学 生 的所 思、所想 ,是教师教学 的难 点,也是教学成功的重要 条件 。教师只有通过 了解学 生思想、观察 学生行为 , ’ 对学生 情况进行 评价、 比较 ,才 能不 断提 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 程 中,学生并非仅是知 识接 受者 ,而是一个主动建构者 。对 学生而言 ,教师起 到的是一种引导、辅助作用 。以学生的眼 睛为镜 ,是教师进 行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学生进行 交流 ,了解学 生体验 ,研究学生 要求 ,可以使教师 明白教学 效果如何 ,并且避免那些 由教师行为 导致 的、可 以避免 的错 误 。另外 ,教师与学生换位思考 、与 学生进行平等、坦诚对 话 是 非常 必 要 的 。 应该看到 , 我们现在的很多数学课 , 都是从 “ 复习提 问 ” 开始 的,例如:在 “ 对数 函数 ”一课 中,教师教学时往往都 是首先提 出 问题 : (1) 什么 叫做反 函数 ?什么样 的函数具 有 反函数? ( 2) 什 么叫指数 函数 ?指 数函数具有什么样 的 性质 ? 为什 么要 提出这样的两个 问题 ,教师 的用 意十分 清楚 , 足 为讲对数 函数作准 备 。因为对数 函数是 指数 函数 的反 函 数 ,要学习对 数函数 自然要弄清 楚指 数函数和反函数 , 无可 非议 。可是 ,如果你换位 思考一 下,站在 学生的立场上想一 想 ,学生只知道今天要学 习的是 “ 对数 函数 ” ,至于对数 函 数究竟是个什 么东西他并不知道 , 他 也不知道对数函数是和 指数 函数 以及 它们与反函数都是有关系 的。因此,对教师提 出的问题 , 他们 只能机械地就题答题 ,因而这样的 问题只能 引发学生 的回忆 ,而无法激活学生积极 的思维活动 , 学生只 能被动 的回答 问题 ,而无法展开有意义 的探 索活 动。
的有机组成部分 。
贝尔纳说得好 :“ 构成我们学 习上最大障碍 的是 已知的 东西,而不是未 知的东西 ” 。 因此 教 师 在 教 学 实 践 中要 运 用 教学反思 “ 再现 自己从 中走 出来 ”的过程 ,让学生看到老师
第3 3卷 第 2期 2 0学 掌 报
J ou r na l o f Hu Be i TV Uni ve r s i t y
V o 1 . 3 3 , No . 2 F e b r u a r y . 2 0 1 3 , 1 3 9 ̄ 1 3 9


其实,教师只要把 上课 的程 序改动一下 , 其效果就会大 大不同 。
教师应该先提供提 出问题 的相 关背景, 在课 的开头就 指 出 :我们 已经学 了指数 函数 ,也学 习过反 函数 ,今天我们 就 要研 究指数 函数 的反 函数 。为此 ,首先要 问,指数 函数 是否 存 在反 函数 呢?这就 要求大家弄清 : ( 1) 什么样 的函数才 具有反函数 ? ( 2) 指 数 函 数 是 否 满 足 具 有 反 函数 的性 质 ? 有 了相 关 的 背 景 ,问题 ( 1) 和 问题 ( 2), 就 再 也 不 是 强加给学生 的 “ 教师 的问题 ” ,而成为研 究 “ 指数 函数 的反 函 数 ”时 应 该 解 决 的 问题 了 。有 了这 样 的逻 辑 上 的 联 系 ,这 些 问题 就 成 为 一 个 学 生 可 能 自己提 出 的 问题 , 成为探索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