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PPT
16
光时域反射 (OTDR)技术
散射型分布式传感技术对被测量的空间定位多基于光时域 反射 技术,即向光纤中注入一个脉冲,通过反射信号和入 射脉冲之间的时间差来确定空间位置。
d为事件点距离系统终端的距离,c为真空光速,n为光纤有效折射率
d c 2n
脉冲的重复频率决定了可监测的光纤长度,而脉冲的宽度 决定了空间定位精度(10ns宽度对应空间分辨率1m)。
分布式光纤传感 技术与应用
内容概要
光纤传感技术简介 光纤传感器的分类 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相位调制型分布式传感器 散射型分布式传感器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应用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利用光波在光纤中传输的特性,可沿光纤长度 方向连续的传感被测量(如温度、压力、应力 和应变等)
光纤既是传感介质,又是被测量的传输介质。 优点:
当光脉冲在光纤中传输的时候,由于光纤本身的 性质、连接器、接头、弯曲或其他类似事件而产 生散射、反射,其中背向瑞利散射光和菲涅尔反 射光将返回输入端(主要是瑞利散射光,瑞利散 射是光波在光纤中传输时由于光纤纤芯折射率在 微观上的起伏而引起的线性散射,是光纤的固有 特性)。
光时域反射计将通过对返回光功率与返回时间的 关系获得光纤线路沿线的损耗情况。
随机干扰
干涉臂相位的随机变化
Tcross cos2(L12L2)
干涉仪输出功率的随机变化
以M-Z干涉仪作为周界监 控系统时,入侵事件出 现将导致接收信号功率 的变化
8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M-Z干涉型光纤传感器的信号处理
信号处理的目标——1).对干扰事件进行定性
5
相位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相位调制
当光纤受到机械应力作用时,光纤的长度、芯径、 纤芯折射率都将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将导致光波 的相位变化.
2neffLL
2ne ff/ 是光在光纤中的传播常数
由于相位变化很难直接检测,所以实 际中通常使光发生干涉,将相位的变 化转变为光强的变化进行检测,之后 再解调获得相位变化
指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对被测量监测时,达到被测量 的分辨率所需的时间。
被测量分辨率
指分布式光有相互制约的关系。
4
典型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相位调制型传感器
Mach-Zehnder干涉式传感器 Sagnac干涉式传感器
散射型传感器
布里渊散射型光纤传感器 拉曼散射型光纤传感器
可在很大的空间范围内连续的进行传感,是其突出 优点。
传感和传光为同一根光纤,传感部分结构简单,使 用方便。
与点式传感器相比,单位长度内信息获取成本大大 降低,性价比高。
3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特征参量
空间分辨率
指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对沿光纤长度分布的被测量进 行测量时所能分辨的最小空间距离。
时间分辨率
17
利用OTDR技术测量光纤沿线背向反射光功率的结果
(3)BOTDR——光时域布里渊散射光纤传感器
布里渊散射产生机理
是入射光与声波或传播的压力波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个传 播的压力波等效于一个以一定速度移动的密度光栅。因此 布里渊散射可以看成是入射光在移动光栅上的散射。
多普勒效应使散射光频率不同于入射光。
光的干涉
光的干涉条件:
P
相干光源S1、S2发出的光 S 1
r1
波在空间P点相遇,两列波
在P点的干涉本质上是两个
r2
同方向、同频率的电磁简
谐振动的叠加。
S2
相干条件:
E1 a1cosk(1rt) E2 a2cosk(2rt)
①频率相同 ②振动方向相同 ③相位差恒定
(1)M-Z干涉型光纤传感器用作分布式振动传感
布里渊散射斯托克斯光相对于入射光的频移为:
泊松比
入射光频率 介质折射率
vB
2v0nvs c
介质中声速
vs
(1k)E 介质的杨氏模量
(1k)(12k) 介质密度
折射率 变化
热光效应 弹光效应
温度 应力
调制介质的 E、k、密度
声速 变化
13
散射型光纤传感器
利用背向瑞利散射——OTDR 利用布里渊散射——B-OTDR、 B-OTDA 利用拉曼散射——R-OTDR
14
(1)光纤中的背向散射光分析
斯托克斯光
反斯托克斯光
布里渊散射和拉曼散射 在散射前后有频移,是 非弹性散射
15
(2)光时域反射 (OTDR)技术
光时域反射 (OTDR:Opit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ry)技术最初被用于检验光纤线路的损耗 特性以及故障分析。
通过顺时针和逆时针传输的相位受干扰光
信号到达A点和B点的时延差可计算出产
生干扰的位置。
T(L2Z)/V11
耦合器C2和C3构成M-Z干涉仪
在计算机中对PD1和PD2接收 到的光信号进行互相关计算, 就可以获得干扰出现的时延 差,继而实现干扰定位
利用M-Z干涉仪进行分布式传感的系统结构图 12
(2) 光纤SAGNAC干涉型分布式传感器
19
BOTDR——布里渊散射
量子光学描述:入射光波(泵浦)与介质内弹性声波 场作用中,一泵浦光子湮灭产生一声学声子和散射 (Stokes)光子。
散射光与泵浦波的传播方向相反,与入射波的频移( 在1.55mm处)约为:fB=11.1GHZ。
分为自发布里渊散射和受激布里渊散射两种
20
BOTDR——传感原理
通过解调获得干扰臂的相位变化,进而根据相 位变化情况分析干扰产生原因。
利用3*3耦合器解调原理图
10
M-Z干涉型光纤传感器的信号处理
信号处理的目标——2).对干扰事件进行定位 (适用于周界监控及管道监控等应用)
A点和B点分别对应M-Z干 涉仪两个耦合器的位置。 P点是干扰发生的位置
使用时使干涉仪 两臂中同时存在 顺时针和逆时针 传输的光
激光器发出的光经耦合器分为两束分别耦合进由同一光 纤构成的光纤环中,沿相反方向传输,并于耦合器处再 次发生干涉。
当传感光纤没有受到干扰时,干涉现象趋于稳定;受到 外界干扰时,正反向两光束会产生不同的相移,并于耦 合器处发生干涉,干涉信号的光强与干扰发生位置具有 一定关系。
R1 R2
Sagnac干涉仪的另一个典型应用是 光纤陀螺,即当环形光路有转动时, 顺逆时针的光会有非互易性的光程 差,可用于转动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