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治安管理工作总结【可编辑版】

治安管理工作总结【可编辑版】

治安管理工作总结
治安管理工作总结
****年,**治安管理部门在省公安厅的具体领导和市公安局的直接领导下,以维护稳定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大局,以“大练兵”为契机,以改革为动力,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创建人民满意的治安警察队伍,为我市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sO100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从严治警,锐意改革,努力造就一流队伍实践证明,没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就不可能做到闻警而动、实现快速反应,也不可能做到忠实地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和义务。

在队伍建设上,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抓好队伍必须用铁的手腕。

为此,支队和各大队按照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公安部“三项教育”的要求,以“大练兵”、素质形象工程和创无违法违纪年活动为载体,大力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以领导班子建设为核心,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支队和各大队班子把加强自身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发挥表率作用,当好领头雁、带路人。

首先是实行了理论学习制度,增强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提高谋事和决策能力;其次是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加强沟通,增进理解,使班子成员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形成班子合力;再次是身体力行做好表率,班子成员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事事想在先干在先,为普通民警做出表率。

在“大练兵”活动中,支队长***亲自指挥队伍进行列队、跑步、敬礼等各项训练,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并和民警一起进行100米跑、俯卧撑等体能训练内容。

政委***尽管年龄已经超过考核所规定的年龄,但
他仍坚持跑步、俯卧撑达30个以上,极大地激励鼓舞了全体民警。

在领导班子的感召下,全体民警围绕支队和大队的中心工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奋力拼搏,大大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以政治业务学习为核心,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为了提高民警的政治业务素质,使治安支队成为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的铁军,树立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我们始终坚持政治业务学习不动遥首先是坚持每星期一上午组织全体民警学习时事、政治和业务知识,要求一课一记录,并将此纳入了民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其次是狠抓“大练兵”活动的开展。

支队及时制订下发了《**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和《大练兵体能练兵实施方案》。

方案明确了全市治安部门大练兵的指导思想、组织领导、练兵对象、练兵内容、考核内容和办法、练兵方法和步骤等。

支队各大队、室结合工作实际和特点,将练兵岗位、对象进一步细化,对不同岗位的民警分别制定针对性强的学习内容和考核标准,使练兵活动有的放矢。

方案明确2016年大练兵的主要内容分为4大块:分别为内务管理、治安业务知识、警务技能和体能训练,采取集中练兵与分散相结合,理论与技能训练相结合,集中训练与岗位练兵相结合,保证民警每天不少于1个小时,每周不少于1个工作日,每月不少于4个工作日的集中训练时间,并明确每周礼拜一上午为政治大练兵,礼拜五下午为体能大练兵。

支队、大队层层召开了队务会、民警大会,传达贯彻公安部大练兵活动的精神实质,结合本职工作,提出“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和“立足本职,注重实效”的原则,要求每位民警迅速投入到“大练兵”活动中去,支队统一进行评比,并纳入岗位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以此推动“大练兵”活动的深入开展。

10月
29日,支队组织各县市(区)公安局、分局治安大队的民警,在***举行了大练兵治安业务知识竞赛和电视抢答赛。

这次竞赛贴近实战,注重实效,通过竞赛,进一步提高了广大治安民警的业务工作水平和实战本领,发现和培养了一批业精技强、作风过硬的单位和个人,在全市治安管理部门和广大民警中营造出奋发向上、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推动了大练兵活动的深入开展。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支队还进一步细化量化了工作任务,全面推行民警目标管理制度,严格执法质量监管,全面提高了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是以互帮互监互勉为保障,遏制民警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

支队和各大队从队伍中容易发生违法违纪问题的薄弱环节入手,首先是通过建立和完善枪支、车辆、请销假等规章制度,约束民警的行为,从严管理队伍,层层签订无违法违纪目标责任状。

其次是继续狠抓公安部“五条禁令”的贯彻落实。

在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五条禁令”的内容及意义的同时,采取了各项措施抓贯彻执行。

进一步摸排出重点对象,落实帮教人员,实行诫免谈话,采用互帮互监的方法,坚定不移、不折不扣地执行“五条禁令”,并组织家属召开座谈会议,加大贯彻执行“五条禁令”的力度。

由于领导重视、方法得当、措施落实,全体民警没有发生违反“五条禁令”的行为。

二、突出宗旨,理顺机制,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是全局工作的重点,直接体现着党和政府的形象,而治安支队又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排头兵。

为《治安管理工作总结》
附送:
治安管理支队综合办公室副主任2004年述职报告
治安管理支队综合办公室副主任2004年述职报告治安管理支队综合办公室副主任2004年述职报告
我叫XXX,今年**岁,中国共产党党员,研究生学历,****年参加公安工作,****年任治安管理支队综合办公室副主任至今.主要工作职责是:我市治安情况的调研;全市治安业务的检查和指导;全市治安系统民警的业务培训;解答基层的治安业务咨询;支队相关材料的综合.受市人民满意民警两次,公务员嘉奖六次。

参加此次竞聘,就像一次考试,既是对我所做工作的一次检验,也是进一步做好今后工作的动力,我希望在这次考试中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下面,我将四年来的政治思想和工作学习情况汇报给大家.
一、政治思想方面在读大学和研究生期间,受过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奠定了一定的政治理论基础。

经过*年的工作工作实践,特别是经过治安支队*年多的学习和锻炼,在支队领导的关心爱护和队内同志们的热心帮助下,个人政治理论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对党的基本理论和国家的在政方针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非常注重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不断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

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真心诚意地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几年来的工作情况学习奠基础.初到业务指导科任副科长那会,我很清楚自身的能力与现实岗位的差距,决定首先要进行业务充电,找来与治安业务关系最为密切的《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系统学习,对治安业务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今后
工作奠定了基础.时至今日,我也从未放弃一日的学习,每天从新闻,报纸,杂志,公安网摘取想要的东西充实自己,因为作为全市的治安业务指导部门,不把新出台的法律法规最先掌握住,不把一些怪异少见的疑难案件了解到,你怎么指导下边?你如何答复基层?几年来,我共收集典型案例***余例,收到基层提出的“卖酒赠兑奖卡是否违法、郁金香是否属毒品类、在宾馆拉客卖高价红酒如何定性”等业务咨询**件,答复率***%。

每次在收到基层的咨询后,能砩洗鸶吹模砩洗鸶矗淮鸶床涣说模聪蛄斓蓟蚴从嘲镏獯穑挥鲇刑乇鸺值木椭苯酉蚬膊糠ㄖ凭肿裳常言道:“学以致用”。

业务指导科的工作性质要求我光自己学会法律法规还不行,最重要的是要传授给基层民警。

在科内工作的头一年时间里,全市的治安业务培训工作由现已退休的董老负责。

那一年我跟随董老到市警校和分县局进行业务培训*次,董老的那种幽默易懂、注重用典型案例说法的授课风格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在我负责全市治安业务培训的三年时间里,共计**次到市警校授课,受训干警达****余人次。

其中*次为新警录用培训;*次司晋司培训;*次专门业务的培训。

尤其是去年在全国统一施行公安部制定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前,我参加了省厅举办的此项业务培训班。

学习回来后,经过对学习笔记的反复修改,最后形成了自己的培训教案,编写成了《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释义》,目前已在*次培训班上进行了讲解,得到了学员的普遍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年我还有幸代表本溪公安参加了公安部举办的“治安部门管辖的**种刑事案件”培训班,成为来自全国各地**名学员中的一员。

我十分珍惜这一难得的机会,与各地学员一起沟通业务,交流经验,收获很大。

通过这三年来的授课实践,使我更为系统的掌握
了治安方面的法律法规,这对我今后抓好业务培训工作十分有益。

在执法检查工作方面,共参加执法检查、派出所等级评定、目标考核**次,检查派出所***家次,抽查治安卷宗****余本,发现各类问题****余处,受到了同行们的认同。

在****年执法大检查中,从实际出发,为溪钢分局办理偷窃少量公私财物案件中的估价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建议其无需本本卷都估价,对涉案价值明显底于***元的废铁、焦炭只需到内部的财物部门按时价进行评估即可,大大减轻了该分局的人力、物力,受到了基层的好评。

在业务指导科和办公室工作的四年里,文字综合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凡是分管工作所需要的文字材料,都能独立完成。

截止今年*月底,起草的相关文件、报告、工作总结、领导讲话、通知通报、修改意见等总计***篇,**余万字。

对《治安处罚法》、公安部《行政法律文书》、《市局保护未成年人措施二十条》等**项法律文件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

在去年*月,正是我市行政许可项目研究确定时期,治安部门面临近二十项行政许可项目的删减,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一天也没有休息,查阅了大量的法律法规,按时完成了任务,为我市治安行政审批的保留项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得到了上级的一致好评。

在调研工作方面,能结合我市治安实际,找出突出治安问题,拿出解决办法。

*年来,起草了《当前久拖不决治安案件的成因及对策》、《调解案件过多的思考》等五篇调研文章,得到了领导和上级的认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