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1、一般电脑主要参数有五大参数,CPU,内存,硬盘,显卡,屏幕。
屏幕的大小一眼就能看出来,现在笔记本电脑主要分为,寸、寸、寸、寸、寸。
其中寸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14寸,为最常见的尺寸,也是最主要的占比在90%销量尺寸。
NoteBook,俗称笔记本电脑,它的诞生源于人们对移动办公的需求,它的设计目的就是在保持便携性的前提下尽量的提高性能和易用性,以及提供多元化的功能。
笔记本电脑诞生至今已经有19年的历史了,它的诞生带动了科技的发展。
CPU品牌笔记本电脑专用的CPU英文称Mobile CPU(移动CPU),它除了追求性能,也追求低热量和低耗电,最早的笔记本电脑直接使用台式机的CPU,但是随CPU主频的提高, 笔记本电脑狭窄的机箱开始无法迅速的散发热量,笔记本电脑小得可怜的电池也无法负担台式CPU庞大的耗电量,Mobile CPU的制造工艺往往比同时代的台式机CPU更加先进,因为Mobile CPU中会集成台式机CPU中不具备的电源管理技术,而且往往比台式机CPU先采用更高的微米精度。
主要生产厂家有Intel、AMD、IBM、VIA等。
CPU的厂商1.Intel公司Intel是生产CPU的老大哥,它占有80%多的市场份额,Intel生产的CPU就成了事实上的x86CPU技术规范和标准。
最新的酷睿2成为CPU的首选。
2.AMD公司目前使用的CPU有好几家公司的产品,除了Intel公司外,最有力的挑战的就是AMD公司,最新的Athlon64x2和闪龙具有很好性价比,尤其采用了3DNOW+技术,使其在3D上有很好的表现。
和Cyrix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IBM和Cyrix公司合并后,使其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芯片生产线,其成品将会日益完善和完备。
现在的MII 性能也不错,尤其是它的价格很低。
公司IDT是处理器厂商的后起之秀,但现在还不太成熟。
威盛公司VIA威盛是台湾一家主板芯片组厂商,收购了前述的Cyrix和IDT的cpu部门,推出了自己的CPU6.国产龙芯GodSon 小名狗剩,是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处理器,目前已经有2代产品,已经能达到现在市场上INTEL和AMD的低端CPU的水平,处理器主频主频,就是CPU的时钟频率,简单说是CPU运算时的工作频率(1秒内发生的同步脉冲数)的简称。
单位是Hz。
它决定计算机的运行速度,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主频由过去MHZ发展到了现在的GHZ(1G=1024M)。
通常来讲,在同系列微处理器,主频越高就代表计算机的速度也越快,但对与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它就只能作为一个参数来作参考。
另外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
由于主频并不直接代表运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
因此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说到处理器主频,就要提到与之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倍频与外频,外频是CPU 的基准频率,单位也是MHz。
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而且目前的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也是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的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倍频即主频与外频之比的倍数。
主频、外频、倍频,其关系式:主频=外频×倍频。
早期的CPU并没有“倍频”这个概念,那时主频和系统总线的速度是一样的。
随着技术的发展,CPU速度越来越快,内存、硬盘等配件逐渐跟不上CPU的速度了,而倍频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可使内存等部件仍然工作在相对较低的系统总线频率下,而CPU的主频可以通过倍频来无限提升(理论上)。
我们可以把外频看作是机器内的一条生产线,而倍频则是生产线的条数,一台机器生产速度的快慢(主频)自然就是生产线的速度(外频)乘以生产线的条数(倍频)了。
现在的厂商基本上都已经把倍频锁死,要超频只有从外频下手,通过倍频与外频的搭配来对主板的跳线或在BIOS中设置软超频,从而达到计算机总体性能的部分提升。
所以在购买的时候要尽量注意CPU的外频。
处理器缓存缓存是指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存储器,它先于内存与CPU交换数据,因此速度很快。
L1 Cache(一级缓存)是CPU第一层高速缓存。
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
一般L1缓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
L2 Cache(二级缓存)是CPU的第二层高速缓存,分内部和外部两种芯片。
内部的芯片二级缓存运行速度与主频相同,而外部的二级缓存则只有主频的一半。
L2高速缓存容量也会影响CPU的性能,原则是越大越好,现在普通台式机CPU的L2缓存最大为512KB,而笔记本、服务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高速缓存最高可达1MB-3MB。
内存类型由于笔记本电脑整合性高,设计精密,对于内存的要求比较高,笔记本内存必须符合小巧的特点,需采用优质的元件和先进的工艺,拥有体积小、容量大、速度快、耗电低、散热好等特性。
出于追求体积小巧的考虑,大部分笔记本电脑最多只有两个内存插槽。
对于一般的文字处理、上网办公的需求,安装Windows 98的操作系统,使用128MB内存就可以满足需要了,如果安装的是Windows 2000的操作系统,那么最好128MB+64MB拥有总计192MB以上的内存,如果运行的是Windows XP,那么256MB内存是必须的。
由于笔记本的内存扩展槽很有限,因此单位容量大一些的内存会显得比较重要。
而且这样做还有一点好处,就是单位容量大的内存在保证相同容量的时候,会有更小的发热量,这对笔记本的稳定也是大有好处的。
笔记本的内存大体可以分为EDO、SDRAM、DDR三种。
几大知名内存厂家及代号:现代电子(Hynix):HY ,三星(SAMSUNG):KM或M ,NBM:AAA ,西门子(SIEMENS):HYB ,高士达LG-SEMICON:GM ,三菱(MITSUBISHI):M5M ,富士通(FUJITSU):MB ,摩托罗拉(MOTOROLA):MCM ,MATSUHITA:MN ,OKI:MSM ,美凯龙(MICRON):MT ,德州仪器(TMS):TI ,东芝(TOSHIBA):TD或TC ,日立(HITACHI):HM ,STI:TM ,日电(NEC):UPD ,IBM:BM ,NPNX:NN 。
DDR内存:顾名思义:Double Data Rate(双倍数据传输)的SDRAM。
随着台式机DDR内存的推出,现在笔记本电脑也步入了DDR时代,目前有DDR266和DDR333等规格,现在在主流的采用Pentium4-M、Pentium-M、P4核心赛扬的机器都是采用DDR内存,也有少量的Pentium3-M的机器早早跨入DDR时代。
其实DDR 的原理并不复杂,它让原来一个脉冲读取一次资料的SDRAM可以在一个脉冲之内读取两次资料,也就是脉冲的上升缘和下降缘通道都利用上,因此DDR本质上也就是SDRAM。
而且相对于EDO和SDRAM,DDR内存更加省电(工作电压仅为)、单条容量更加大(已经可以达到1GB)。
EDO内存:这种内存主要用于古老的MMX和486机型上面,也有部分厂家在PII 的笔记本电脑中仍然使用EDO内存,这种EDO单条最高容量只有64M,而且由于EDO内存的工作电压为5V和现在常用的SDRAM的相比更费电一些,所以很快就被SDRAM内存所取代。
SDRAM内存:笔记本经历了Pentium时代,CPU的速度已经越来越快,这时Intel 公司提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内存技术----SDRAM。
SDRAM的全称是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即存储器),就象它的名字所表明的那样,这种RAM可以使所有的输入输出信号保持与系统时钟同步。
由于SDRAM 的带宽为64Bit,因此它只需要一条内存就可以工作,数据传输速度比EDO内存至少快了25%。
SDRAM包括PC66、PC100、PC133等几种规格。
硬盘容量尺寸:笔记本电脑所使用的硬盘一般是英寸,而台式机为英寸,笔记本电脑硬盘是笔记本电脑中为数不多的通用部件之一,基本上所有笔记本电脑硬盘都是可以通用的。
厚度:但是笔记本电脑硬盘有个台式机硬盘没有的参数,就是厚度,标准的笔记本电脑硬盘有,,三种厚度。
的硬盘是为超轻超薄机型设计的,的硬盘主要用于厚度较大光软互换和全内置机型,至于的硬盘是以前单碟容量较小时的产物,现在已经基本没有机型采用了。
转数:笔记本电脑硬盘现在最快的是5400转2M Cache,支持DMA100(主流型号只有4200转512K Cache,支持DMA66),但其速度和现在台式机最慢的5400转512K Cache硬盘比较起来也相差甚远,由于笔记本电脑硬盘采用的是英寸盘片,即使转速相同时,外圈的线速度也无法和英寸盘片的台式机硬盘相比,笔记本电脑硬盘现在已经是笔记本电脑性能提高最大的瓶颈。
接口类型:笔记本电脑硬盘一般采用3种形式和主板相连:用硬盘针脚直接和主板上的插座连接,用特殊的硬盘线和主板相连,或者采用转接口和主板上的插座连接。
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效果都是一样的,只是取决于厂家的设计。
容量及采用技术:由于应用程序越来越庞大,硬盘容量也有愈来愈高的趋势,对于笔记本电脑的硬盘来说,不但要求其容量大,还要求其体积小。
为解决这个矛盾,笔记本电脑的硬盘普遍采用了磁阻磁头(MR)技术或扩展磁阻磁头(MRX)技术,MR磁头以极高的密度记录数据,从而增加了磁盘容量、提高数据吞吐率,同时还能减少磁头数目和磁盘空间,提高磁盘的可靠性和抗干扰、震动性能。
它还采用了诸如增强型自适应电池寿命扩展器、PRML数字通道、新型平滑磁头加载/卸载等高新技术。
光驱类型光驱是笔记本里比较常见的一个配件。
随着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得光驱在笔记本诸多配件中的已经成标准配置。
目前,光驱可分为CD-ROM驱动器、DVD光驱(DVD-ROM)、康宝(COMBO)和刻录机等。
CD-ROM光驱:又称为致密盘只读存储器,是一种只读的光存储介质。
它是利用原本用于音频CD的CD-DA(Digital Audio)格式发展起来的。
DVD光驱:是一种可以读取DVD碟片的光驱,除了兼容DVD-ROM,DVD-VIDEO,DVD-R,CD-ROM等常见的格式外,对于CD-R/RW,CD-I,VIDEO-CD,CD-G等都要能很好的支持。
COMBO光驱:COMBO光驱是一种集合了CD刻录、CD-ROM和DVD-ROM为一体的多功能光存储产品。
刻录光驱:包括了CD-R、CD-RW和DVD刻录机等,其中DVD刻录机又分DVD+R、DVD-R、DVD+RW、DVD-RW(W代表可反复擦写)和DVD-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