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城市内涝灾害含解析高考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城市内涝灾害含解析高考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8城市内涝灾害【高考母题再现】【2015•新课标全国1】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0a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图10bM 城年内各月气温及降水量。

2011年该地区9、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

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blogid=5a18c50f0102w08c&url=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答案】M城靠近河口,距海近,地势低平。

(4分)全流域径流均汇集到M城附近入海。

(2分)降水量大且集中。

(2分)河水常受海潮顶托,下泄缓慢。

(2分)【解析】试题分析:从气候、地形、水系特征、风暴潮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当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河流上游流域面积广,集水范围大,夏季河流来水量大,河流洪峰水位高。

M地地形平坦,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水下泄速度慢。

受海湾地形影响风暴潮多发,河口地区受海水顶托作用明显。

M 城靠近河口,距海近,地势低平。

全流域径流均汇集到M城附近入海。

降水量大且集中。

河水常受海潮顶托,下泄缓慢。

M城靠近河口,距海近,地势低平。

全流域径流均汇集到M城附近入海。

降水量大且集中。

河水常受海潮顶托,下泄缓慢。

考点:洪涝灾害【考点定位】洪涝灾害【难点中心】该题泰国城市水患为材料,考查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此题难度不大,根据M城年内各月气温及降水量情况,可以推测出M城水患严重的主意自然原因,根据材料中提示“2011年该地区9、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以此为突破口。

同时起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现实问题的作用。

【考点难点突破】【知识链节】1.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造成内涝的客观原因是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

降雨特别急的地方可能形成积水,降雨强度比较大、时间比较长也有可能形成积水。

2.城市内涝带来的影响。

中国正处在城市化的高峰期,人口和财富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面积越来越大,就像在摊大饼。

原来的河流和湿地都没了,原来可以渗水的地面都变成不渗水的水泥地了。

生活水平提高后的市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就对突然发生的积水和交通瘫痪等不能容忍。

一旦城市遭遇强暴雨袭击,突然倍增的洪水无处可去,当然会在城市里肆意奔流,于是,道路瞬间成“河流”,广场立即变“湖泊”,建设在河道、湖畔等低洼地带的居民区、工厂等,随之成了泽国。

事实上,城市内涝本身,就是各种“城市病”集中发威的结果。

【技能方法】城市内涝防治方法包括把公园、停车场、运动场等地设计得比其他地方低一点,暴雨时把水暂时存在这里,就不会影响正常的交通,像挪威,市区修得不是很整齐,他们的做法是多在市区建设绿地,发挥绿地的渗水功能,进行雨水量平衡,实现防灾减灾的作用。

一些国家还建设一些暂时储水的调节池,等下完雨再进行二次排水。

我们在实践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总是出现问题,它才受到关注,存在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这是被动的应对措施,结果也是被动的。

需要建立多层监管体系。

一是设计行业需依照规范做事,规范必须严谨且有前瞻性,“有远虑则无近忧”;二是加强市场监管,既要保障投资走向和可持续性,又要确定保险公司的责任;三是制定配套法律和有约束力的城市规划,落实财政投入,设定建设和改善的时间表,如此可以依法依规划行政问责,取得实效【热身训练】(2015届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高三质量监测(二))1. (10分)读下面我国近500年水早灾害频率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示分析,我国东部地区水早灾害分布及发生频率的特点。

(4分)(2)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灾比较严重,从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及该采取的合理措施。

( 6 分)【答案】(1)分布特点:南方以水灾为主,北方以旱灾为主。

(2分)频次特点: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次较高;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频次均是水灾多于旱灾。

(2分)(2)原因: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生内涝。

(2分)措施:加固堤防;(2分)疏通河道;(2分)河流截弯取直,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2分)。

(任答两点即可得满分4分)考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特征,治理措施。

(2015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3月调研考试)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2月初,持续的强降雨使得法国西北部洪水泛滥,导致西北部多个城市被洪水淹没,数千个家庭断水断电。

下图为法国部分区城图。

(1)根据材料,从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的角度分析本次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

(4分)(2 )说出图示区域河流下游防御洪涝灾害的措施。

(6分)【答案】(1)降水强度大、历时长,洪水来量大;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水系稠密。

(4分,任答2点即可。

)(2)疏浚河道;加固堤防;加强雨情和水情监测预报;制定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任答3点,每点2分,共6分。

)考点:本题考查洪涝灾害的原因及防御措施。

【冲关演练提升】(湖北省荆州市部分县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解析】)1.2012年7月底,在泰国南部地区因持续暴雨而引发的洪灾,至少已造成366人死亡,200万人受洪水影响,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分析曼谷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的原因。

(10分)【答案】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强度大;北、东、西三面地势高,汇水快;地处河口冲积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受泰国湾潮汐顶托影响较大;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增多;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快,受灾严重;城市排水设施不够完善。

(任答5点,每点2分,10分)【解析】试题分析;影响洪涝灾害严重程度的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地势、区域经济发展程度、防灾减灾设施等。

曼谷位于泰国南部湄南河入海处,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受西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北、东、西三面地势高,汇水速度快;湄南河河口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受泰国湾潮汐顶托影响大,不利于泄洪;加上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增多;泰国近年来人口增长快和城市化进程快,使得受灾加重;城市排水设施不够完善。

考点:洪涝灾害的成因。

(山东省青岛市2015届高三3月统一质量检测文综【解析】)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根据卫星照片描绘的黑龙江在同江县附近的网状河段的平面形态特征。

简要分析图中网状河道的成因并说出其对防治洪水灾害的不利影响。

【答案】地势低平(地势平坦、坡降小),水流不畅(2分);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导致径流不稳定(2分);河水含沙量大,原河道泥沙沉积使得河床不断抬高,致使河流改道(2分)。

洪水暴发时排水能力低(2分),很容易导致河水漫出河道,造成泛滥,修建防护堤长(2分)。

考点:区域自然灾害类型,形成原因,治理措施。

(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期末考试)3.(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4年2月初,持续的强降雨使得法国西北部洪水泛滥,导致多个城市被洪水淹没,数千个家庭断水断电。

下图为法国部分区域图。

(1)根据材料,从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的角度分析本次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

(4分)(2)说出图示区域河流下游防御洪涝灾害的措施。

(6分)【答案】(1)降水强度大、历时长,洪水来量大;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水系稠密。

(2)疏浚河道:加固堤防;加强雨情和水情监测预报;制定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考点:区域自然灾害类型及成因,主要防御措施。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解析】)4.(24分)读下图和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波河流域图。

材料二: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经常发生大洪水,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

该河流中下游流经著名的波河大平原(该平原西部和北部接高大连绵的阿尔卑斯山脉,南临亚平宁山脉),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多在其一些支流上游兴建水利工程。

波河中下游含沙量高,河道蜿蜒曲折,极易淤塞,现在河口三角洲每年新增土地约81公顷。

(1)指出图示地区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

(4分)(2)图示地区是欧洲最主要的水稻种植区,评价该地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

(10分)(3)分析波河中下游经常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

(10分)【答案】(1)沿河分布;(2分)沿海分布。

(2分)(2)有利:夏季高温,热量充足;(2分)地势平坦;(2分)土壤肥沃;(2分)河流众多。

(2分)不利:雨热不同期。

(2分)(3)春末夏初,气温升高,阿尔卑斯山脉和亚平宁山脉的冰雪消融,使河流水量增大;(2分)冬春季,该地在西风的控制下,降水较多;(2分)支流众多,来水量大;(2分)泥沙含量高,淤塞河道;(2分)中下游流经波河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分)考点:区域城市分布特点,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主要自然灾害及成因。

(湖南省岳阳县一中2015届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地理【解析】)5.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6月份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3分)(1)描述该区域地形地势特征(2分)(2)分别判断A、B两地出现的天气系统名称,分析两地天气现象的异同点.(6分)(3)该月B河段及周边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试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5分)【答案】(1)地形以低山、丘陵和冲积平原为主;地势大致西高东低,西部低山、丘陵广布、东部平原为主。

(2分)(2)A处为低压槽,B处低压中心,天气同以阴雨天气为主;(2分) A地西北(偏西)风、气温不高;B地风力微弱、气温较高。

(4分)(3)夏季降雨量大、多暴雨, 河水暴涨;南北侧支流同时涨水,汇入干流;地势低洼、河道湾曲, 泄洪不畅;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湖淤塞;围湖造田, 湖泊调蓄洪水能力下降。

(每点1分,满分5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