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眼中的唐玄宗

我眼中的唐玄宗

我眼中的唐玄宗
“杂胡忽猖狂,无何敢乱常。

羽书朝继入,烽火夜相望。

将出凶门勇,兵因死地强。

蒙轮皆突骑,按剑尽鹰扬。

”谁又会相信这竟是一位
天子所作。

这位天子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千古一帝——唐玄宗。


曾把中国推向千古大治的巅峰,但又是在他统治期间处于巅峰的中国
又跌入万丈深渊。

他一手开创了大唐的开元盛世,可谓是盛世中的盛世,疆域辽阔,国泰民安,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但也是他,毁
灭了开元盛世,也是他的用人不当,造成了安史之乱,使人民饱受战
争之苦。

从此,唐王朝的兴盛成为过眼云烟,开始走向下坡路。

玄宗在耀眼的背后又蒙受着奇耻大辱。

玄宗的功与过、荣与辱、
好与坏,不是我们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明的。

我们对于生活在一千三百
年前玄宗的评价不可能也根本不会是全部正确的,因为我们毕竟是相
隔了一千三百年,我们不可能亲眼目睹玄宗的真实生活,我们只能通
过史书的一些记载与古文献的记载来判断玄宗的是与非,真实的玄宗,我们终究是永远无法知道了。

最近我读了一些有关玄宗的书,下面就
来谈谈我眼中的唐玄宗。

在滚滚东逝的历史长河中,不知有多少帝、多少王,然而这些帝
王中,有英明的,也有昏庸的,但更多的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一般之主。

但是像玄宗这样荣耀与耻辱集于一身,雄豪与软弱混于一体,英
明和昏暗结于一生,玄宗是千古第一人。

不知是因为上天的恩赐还是因为玄宗自身的奋斗,使玄宗一步步登上了权力的巅峰,并创造了开元
盛世,也不知是上天故意和他开的玩笑,还是玄宗自身的堕落,使盛
世又成为人间地狱。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睿宗的第三子,宫中人称他为
李三郎,他自称阿瞒。

可见他的胸怀大志,希望自己可以像汉末曹操那样成为一代雄主。

按照中国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显然他若想继承皇位是不可能的,但唐朝从建国以来,从太宗到高宗,他们又都不是嫡长子继位,照这样杨三郎又是有机会的。

最终历史证明,他果然继承了大统。

由此可见,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只要你不放弃,一切皆有可能。

唐玄宗本是皇室中的旁支,可是最终却成为了俯视天下的君主。

这绝不是天上掉的馅饼,而是与他自身的行为与胆识密切相关。

在唐玄宗很小的时候曾让武则天三次刮目相看。

武则天当政时期,曾命宫人取天竺国所献珠宝陈列于堂上,让皇孙门自择所喜之物,众皇孙皆争先恐后地抢夺珠宝,惟小李隆基无动于衷,不拿一物,武则天大为惊奇,并说:“此儿当为太平天子”。

这是第一次。

再一次,朔望依仗车骑队伍至朝堂,金吾卫将军武懿宗借故苛责依仗不整,以此来非难李隆基,李隆基并未因武懿宗是武氏集团中权臣而忍气吞声,而是大声斥责道:“吾家朝堂,干汝何事,敢迫我骑从!”武则天闻后大加赞赏李隆基。

这是第二次。

还有一次,太平公主驸马目中无人大逞骄横,李隆基当庭斥责道:“朝堂乃我家朝堂,汝安得放肆乎!”武则天问而奇曰:”此儿气概终当为吾家太平天子.”李隆基从小不怕权贵,而是嫉恶如仇,敢作敢为,胆略超人,此人不为帝,何人为帝?
李隆基不仅胆识过人,还遇事果断。

中宗复位后,因昏庸无能,大权旁落。

因为中宗曾与韦后曰:“一朝见天日,誓不相禁忌.”因此韦后权势盛大,对内勾结上官昭荣,对外勾结武三思,韦后大有效仿武则天的趋势,李隆基积极发展个人势力,准备与韦氏集团一争雌雄。

于是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结盟,果断的发动政变,剪灭韦氏集团。

李隆
基正所谓是该出手时就出手,毫不犹豫,果断而不失冷静。

都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上加难。

李隆基不仅有打天下的能力,他也有治天下的法宝,即是善用宰相,用人唯贤。

“开元之治”的出现
正是因为唐玄宗任用了两个好宰相:姚崇与宋璟。

唐玄宗的继位是得
力于“龙武集团”,但在他得了天下后,他明白要想治天下,依靠“龙武集团”是不行的。

于是他果断的弃用龙武集团,转而陆续重用姚崇、宋璟等人。

姚崇为相后,对政治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姚崇治理国家的特
点是以农为本。

姚崇被唐玄宗誉为“救时之相”。

宋璟为相后,注重人才,能按才施用,使百官各得其所。

王安石变法之所以失败的一个重
要原因就是用人不当,而唐玄宗正因为用人得当,所以才有了“开元盛世”。

但唐玄宗终究是人、是凡人,而不是神,是人就会犯错误,就会
有不英明的时候。

唐玄宗的前半生可谓是风光无限,但他的后半生就
是有些昏庸了。

成也在用人方面,败也在用人方面。

唐玄宗前期用人
得当,所以开创了盛世。

唐玄宗后期用人失当,所以盛唐转衰。

在唐
玄宗后期,先是任用了李林甫,玄宗因忙于享乐,于是放权与李林甫,致使李林甫一手遮天,但李林甫也算得上是有才,勉强能维持政局稳定,使狼子野心的安禄山也不敢造次。

可当唐玄宗用杨国忠为相后,
政治开始昏暗,杨国忠从小不学无术,嗜赌贪饮,嫉贤妒能,无大才,但敛财却有一套。

他敛财,玄宗享乐,致使国力日益衰微,最终安史
之乱爆发,唐朝从此烽火不断。

在《唐鉴》中范祖禹说:“天宝之乱,田夫野人皆能知之,而其君
不得闻,岂不哀哉!夫壅蔽之祸,至白刃流矢交于前,六亲不能相信保,而始觉也,不亦晚乎!”唐玄宗在继位之初,还能用人唯贤,还能听取逆耳忠言,但后期却只爱听一些好听的话,甚至当堂把御史杖杀,阻塞忠言。

正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废不再尊重谏臣即是玄宗朝走向
衰落的前兆。

我认为玄宗的一生既是幸福的也是不幸的,既是光荣的也是耻辱的。

玄宗的一生其实辱于两件事,一是辱于安史之乱,二是辱于杨贵妃。

若无贵妃,玄宗就不会背上一个贪恋美色而误国的骂名;若无安
史之乱,玄宗的一生就将是荣耀的一生。

以上就是在我学习了唐朝历史后,通过阅读了一些书籍后自己对
唐玄宗的一些看法。

历史文化系:乔建伟
学号:201101075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