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
第十五章
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
第一节 概述
一、制定药品质量标准的目的意义 1、药品: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
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 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 特殊的商品。
2、目的:
保障人民用药的安全和健康。
3、意义:
4、药品质量标准:
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为保证药品 质量所制订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技术 法规,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 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 据。
呋喃西林、呋喃妥因、呋喃唑酮
5. 对于一些化学结构不清楚或天然来源 的药品,可以以该药品来源或化学分类来考 虑。 如: 罂粟中提取的罂粟碱。
6. 复方制剂中含有2个或2个以上的药物 成分,可以采用简缩法来命名。
如:氨酚待因片 7. 制剂名称的命名应与原料药名称一致。 如: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
乙酰水杨酸片→阿司匹林片
名称
分子式
分子量
C4H6N4O3S2 222.25
本品为N-[5-(氨磺酰基)-1,3,4噻二唑-2-基]乙酰胺。按干燥品计算,含 C4H6N4O3S2 应为98.0%~102.0%。
【性状】本品为白色针状结晶或结晶 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本品在沸水中略溶,在水和乙醇中极微溶 解,在氯仿和乙醚中几乎不溶;在氨溶液 中易溶。 熔点 本品的熔点(附录VI C)为256 ~ 261℃,熔融时同时分解。
(五) 含量测定方法评价的效能指标
准确度 精密度 专属性 检测限 定量限 线性 范围 耐用性
• 六 贮藏
• (一)药品稳定性试验的分类及目的
• 1 影响因素试验
• 2 加速试验
• 3 长期试验
• (二)药品稳定性试验的条件与要求
• 1 影响因素试验:高温试验
•
高湿试验 强光照射试验
• 2 加速试验 40℃±2℃
优点:操作简便、快速、实验成本 低,应用广
缺点:专属性差
例 生成气体法: 尼可刹米和酚磺乙胺在稀碱溶液中加 热,可分解产生二乙胺,用红色石蕊试纸 试之,可由红色变为蓝色。
呈色反应: 三氯化铁呈色反应 异羟肟酸铁反应
2、理化常数测定法
3、仪器分析法
UV、IR、TLC、HPLC、GC、PC 放射性药物 谱仪法 NMR、MS、AA、X-衍射法、热分析 法、氨基酸分析法
(四)与国外药典标准进行对比 对本标准的水平进行评价
二、与原标准不同的,对修订部分的内 容加以说明 修订依据、修订前后测定结果比较 对未修订的内容说明不修订的理由
三、属于新的检查方法,特别是含量测
定方法要有专题研究报告
四、原料药的起草说明需增加 1、本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 2、国内外质量控制的情况 3、与各种生产工艺路线的分析对比
如: 丙二酰脲类鉴别试验只能证实
是巴比妥类药物,但具体是何种 巴比妥类药物不可确定。
钠盐鉴别试验
(二)专属鉴别试验
某种具体药物具有的专属性反应
如: 维生素B1,中国药典 (2000年版)将其专属性反应— 硫色素反应作为鉴别试验。
(三)药典常用的鉴别方法
1、化学法
包括呈色法、沉淀法、呈现荧光 法、生成气体法、衍生物制备法及 特异焰色法。
二、性状
【性状】本品为白色针状结晶或结晶 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本品在沸水中略溶,在水和乙醇中极 微溶解,在氯仿和乙醚中几乎不溶;在 氨溶液中易溶。
熔点 本品的熔点(附录VI C)为256 ~ 261℃,熔融时同时分解。
1、外观、嗅味
(1)聚集状态 药物的聚集状态是多 种多样的,一般以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 或结晶性粉末居多数。
2. 药品的名称应明确、简短、科学, 不用代号、政治性名词、容易混同或夸大 疗效的名称。
3. 仿制药物的中文名称,可根据药物的 具体情况,采用:
音译 如:Morphine 吗啡 意译 音意合译 如:Chloroquine 氯喹 4. 对属于某一相同药效的药物命名,应该 采用该类药物的词干以显示其与同类药物的 关系。 如: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尼西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 2:52:46 02:52:4 602:52 11/18/2 020 2:52:46 AM
•
做一枚螺丝钉,那里需要那里上。20. 11.1802 :52:460 2:52No v-2018 -Nov-2 0
•
日复一日的努力只为成就美好的明天 。02:52:4602:5 2:4602:52Wed nesday , November 18, 2020
钟滴入4~10μg,根据病情调整 用量。 [注意] 静脉滴注量严防药液外漏。严重 动脉硬化者禁用。 [规格](1)1ml:2mg (2)2ml:10mg [贮藏] 遮光,密闭,在阴凉处保存。
第十五章 复习内容
熟悉药品质量标准制定的原则和 内容
•
生活中的辛苦阻挠不了我对生活的热 爱。20. 11.1820 .11.18 Wednes day , November 18, 2020
三、制定原则
坚持质量第一,充分体现“安全 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不断完善” 的原则
1、安全有效
毒副作用小 疗效肯定
2、先进性
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同一药品不同标准,取高标准
3、针对性 注射用药 >内服用药>外用药 麻醉用药 4、规范性 基本原则 基本要求 一般 格式 5、适用性 反映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符合国情
• 2、溶解度 溶解度是药品的一种物 理性质,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溶剂的 特性对溶解度具有很重要的关系。
外观、嗅味 溶解度
允许有一定的差异,
无法定意义
• 3、物理常数 药物的物理常数是检 定药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它包括: 熔点、馏程、相对密度、凝点、比 旋度、折光率、黏度和吸收系数等。
用黑体字列出小标题,构成法定 标准,测定方法均收载于药典“附 录”中。
(1) UV法 利用紫外光谱对药物进行鉴别,常用
方法有五种:P20 1)—5) (2) IR法
ChP采用标准图谱对照法 USP采用对照品法 JP两种方法都用 BP主要用标准图谱对照法 IR法只能用于原料药的鉴别
பைடு நூலகம்
(3)TLC法 一般采用对照品(或标准品)比较法
4、生物检定法
(四) 鉴别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 P379 1 - 3 注意:制剂的鉴别应先提取
分光光度法 5、一类新药应选用原理不同的两种
方法进行对照测定。
(三)含量限度的制定 1、根据不同的剂型 如:双氯芬酸钠(双氯灭痛) 原料药 ≥ 99.0% 片 剂 90.0 ~ 110.0% 注射液 93.0 ~ 107.0%
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 95.0~105.5%
丹皮酚磺酸钠注射液 90.0~110.0%
3~4ml 温度范围
纯度高的药品馏程短 纯度低的药品馏程长
(6)折光率
对于液体药品,特别是植物油,是一 种具有重要意义的物理常数。
i
n sini
r
sinr
(7)黏度 液体对流动的阻抗能力 牛顿液体 流动时所需的切应力不
随流速的改变而改变(纯溶液或低分子 物质溶液)
非牛顿液体 流动时所需的切应力 随流速的改变而改变(高聚物溶液、混 悬液、乳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溶液)
五、制剂的起草说明需增加 1、与各种处方的分析对比 2、制备工艺路线及分析 3、稳定性考察的材料与结论
六、阐明曾经作过的试验的数据与结论 不成熟的、尚待完善的 失败的 暂未收载或不能收载于正文的
七、起草单位和复核单位意见
八、参考文献
[类别] 同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 [剂量] 静脉滴注药 临用前稀释,每分
8. 避免采用有关解剖学、生理学、病理 学、药理作用和治疗学给患者以暗示的药名。
如:风湿灵、抗癌灵
9. 某些药物在使用上有不同要求时,名称 也应作不同的规定。如:乙醚和麻醉乙醚
通过灭菌者,应标明。如:灭菌结晶磺 胺
10. 对沿用已久的药名,一般不轻易变动, 如必须变动,应将原有名作为副名过渡,以 免造成混乱。
(2)色泽 药物的化学结构与它的色 泽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显色的原因是分子结构中具有不饱和 碳链和不饱和碳环的高共体系,颜色的 深浅又与N,S,O等杂原子在这些共 体系中的原子种类和数目有关。
(3)嗅味 嗅应是指药物本身固有的味 道,如出现不应有的异臭,就说明其 质量存在问题。
(4)晶型 不同晶型的药物其生物利用 度有很大的差异
四、研究和制定药品质量标准的基础 1. 文献资料的查阅及整理 2. 对有关研究资料的了解
五、药品质量标准制定工作的长期性 1. 质量标准将伴随产品终身。 2. 一个药品的质量标准仅在某一历史 阶段有效,而不是固定不变。
第二节 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 内容及要点
结构式
乙酰唑胺
Yixian Zuo’an Acetazolamide
•
安全放在第一位,防微杜渐。20.11.18 20.11.1 802:52:4602:5 2:46No vember 18, 2020
•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 0年11 月18日 上午2时 52分20 .11.182 0.11.18
•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因为相信而伟 大。202 0年11 月18日 星期三 上午2时 52分46 秒02:5 2:4620. 11.18
•
RH 75%±5%
• 3 长期试验 25℃±2℃ RH 60%±10%
第三节 药品质量标准的 起草说明
一、按质量标准项目逐条说明 (一)概况 临床用途 投产历史 工艺改革和重大科研成果、 国外情况(药典、产品质量)
(二)生产工艺 若有其他不同工艺路线的应列出 并指明厂家
(三)质量标准制定的意见或理由 按标准内容依次说明 检验结果与数据
(1)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