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导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创新在民族和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
2.理解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3.列举实例,运用相关原理,说明创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学习重点: 识记创新在民族和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
学习难点: 理解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课前预习 自主探究】 预习任务: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_________实现的。
试判断:创新就是科技创新。
( )提示 错误。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创新。
2.具体表现(1)更新了人们的__________,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
(2)提高了_________的素质。
(3)开辟了更广阔的___________。
(4)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1.地位实践基础上的______________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作用通过理论创新推动______创新、_____创新、_______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温馨提示 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而不是起决定作用。
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1.人的实践方式决定人类_________的变化。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使得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2.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_________实现的。
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______________。
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
请思考: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文化创作生产是在精神领域搞创造,也最需要创新精神。
这体现了创新具有什么作用?提示 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课堂活动】探究点一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议题:发挥创新作用,跨入“高铁时代”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规划按“八横八纵”铺网构架,打造东西南北互通的高速铁路网,完工后的每条八横八纵高铁网将覆盖广袤的国土面积。
预计到2020年,中国200千米及以上时速的高速铁路建设里程将超过 2.5万千米,届时真正的高铁时代将来临。
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一场商业格局的变革也随之而来,各地以全新的面貌灵活机动地应对高速发展的“高铁时代”。
(1)请运用创新的作用的知识,说明我们如何应对高速发展的“高铁时代”。
(2)你知道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规划的“八横八纵”吗?答案 (1)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要抓住高铁发展带来的机遇,增强创新意识,推陈出新,引进高新人才,运用新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依据“高铁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适时调整与此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部分和环节。
③创新推动人类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发展。
在实践中变革思维方式,运用高铁发展带来的便利条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发展。
(2)①八横是绥满通道,京兰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厦渝通道,广昆通道。
②八纵是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兰(西)广通道。
1.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1)科学的批判思维和批判精神不接受任何未经实践检验的理论,也不承认有绝对完成了的科学认识。
科学中内在的批判精神,是区别于非科学、伪科学的本质特征。
(2)科学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要求人们对自然现象和身边事物保持独立思考,并将它们置于科学理论的审查之下。
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科学的创新使科学家始终勤于思考,善于提问,敢于怀疑,勇于突破。
2.科技创新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例 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
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关于创新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②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③创新是人们思维的源泉,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④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 C解析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①错误;②是创新的意义,符合题意;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④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
题点 创新的意义探究点二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议题:大胆创新,开拓京剧新市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趋加剧,文化价值向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中国京剧艺术不仅在艺术创作上吸纳包容当代的、甚至西方的多元文化元素,而且在市场开拓上大胆创新,成功走出国门,远播海外,拥有了许多黄头发、蓝眼睛的“拥趸”(“拥趸”来源于粤语,指的是坚定的支持者和拥护者,是英语“fans”的意译)。
《新京剧》就是北京京剧院在创新方面的锐意尝试。
它将京剧与现代流行音乐等多种艺术完美结合,为年轻人带来提升品位、激发思维的新概念,突破京剧传统的传播方式,引入轻松、娱乐的时尚信息,不仅使青少年体会到了京剧的魅力,也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1)结合材料分析,京剧为什么会形成衰落之后的又一复兴浪潮? (2)《新京剧》为什么能提高年轻人的思维能力?答案 (1)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京剧的繁荣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结果。
(2)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
北京京剧院坚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对京剧的内容和形式锐意创新,为年轻人带来了激发思维的新概念,使得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1)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
具体讲它有三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即与建立在感性直观基础上的古代科技相对应的是模糊直观的思维方式,与近代经验自然科学相对应的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而与现代理论自然科学相对应的则是辩证的思维方式。
(2)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实践方式决定着人的思维方式,实践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创新。
例2 3D 打印参照的是打印机技术原理,能够将计算机设计出的物体直接打印出实物。
3D 打印降低了设计与制造的复杂度,能够制造出传统方式无法加工的奇异结构,拓展了设计人员的想象空间。
这印证了( )①意识能直接创造出新的物质形态 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③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发展的 ④创新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思维的进步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 D解析 ①错误,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能够指导人类创造出新的具体物质形态,但不能直接创造物质;②与材料主旨不符;“3D 打印参照的是打印机技术原理”,体现了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③正确;“能够制造出传统方式无法加工的奇异结构,拓展了设计人员的想象空间”,体现了创新对推动生产力发展和思维进步的作用,④正确。
题点 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思维的进步总结: 学生总结 【检测巩固】1.李克强强调,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各行业各领域覆盖融合,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
这说明( ) A .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C .通过创新能够实现人类文化发展 D .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答案 A解析 材料主要强调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非对人类思维方式、人类文化发展和社会制度的作用,A 符合题意。
题点 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李克强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赋予科研院所和高校更大的科研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
加大成果处置、收益分配、股权激励等政策落实力度,使创新者得到应有荣誉和回报。
着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
之所以要加强制度创新,是因为( ) A .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B .制度创新对科技创新有重要作用 C .只要制度创新,就能促进科技发展D .制度创新能够推动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 答案 B解析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创新,是因为制度创新对科技创新有重要作用,B 符合题意;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舍去A ;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舍去D ;C 说法绝对化,舍去。
题点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3.我国每年都要举行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表彰科技领域取得重大成果的科研人员,鼓励他们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请结合材料,运用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科技工作者进行创新的重大意义。
答案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的本质是发展。
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技创新,有利于推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推动人类思维水平的提高,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4)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拥有引领发展的领导权。
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