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化详细全解(滴灌)
狭义来讲,就是通过灌溉系统施肥,作物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养分。
通常与灌溉同时进行的施肥,是在压力作用下,将肥料溶液注入灌溉输水管道而实现的。
溶有肥料的灌溉水,通过灌水器(喷头、微喷头和滴头等),将肥液喷洒到作物上或滴入根区。
广义讲,就是把肥料溶解后施用,包含淋施、浇施、喷施、管道施用等。
植物有两张“嘴巴”,根系是它的大嘴巴,叶片是小嘴巴。
大量的营养元素是通过根系吸收的。
叶面喷肥只能起补充作用。
我们施到土壤的肥料怎样才能到达植物的嘴边呢?通常有两个过程。
一个叫扩散过程。
肥料溶解后进入土壤溶液,靠近根表的养分被吸收,浓度降低,远离根表的土壤溶液浓度相对较高,结果产生扩散,养分向低浓度的根表移动,最后被吸收。
另一个过程叫质流。
植物在有阳光的情况下叶片气孔张开,进行蒸腾作用(这是植物的生理现象),导致水分损失。
根系必须源源不断地吸收水分供叶片蒸腾耗水。
靠近根系的水分被吸收了,远处的水就会流向根表,溶解于水中的养分也跟着到达根表,从而被根系吸收。
因此,肥料一定要溶解才能被吸收,不溶解的肥料植物“吃不到”,是无效的。
在实践中就要求灌溉和施肥同时进行(或叫水肥一体化管理),这样施入土壤的肥料被充分吸收,肥料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水肥一体化的前提条件就是把肥料先溶解。
然后通过多种方式施用。
如叶面喷施、挑担淋施和浇施、拖管淋施、喷灌施用、微喷灌施用(南方最普及水带喷施)、滴灌施用、树干注射施用等。
其中滴灌施用由于延长了施肥时间,效果最好,
最节省肥料。
滴灌施肥是一种精确施肥法,只施在根部,显着提高肥料利用率,与常规施肥相比,可节省肥料用量30~50%以上;大量节省施肥劳力,比传统施肥方法节省90%以上。
施肥速度快,千亩面积的施肥可以在1天内完成;灵活、方便、准确地控制施肥时间和数量;显着地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增强作物抵御不良天气的能力;可利用边际土壤种植作物,如沙地、高山陡坡地、轻度盐碱地等;有利于防止肥料淋溶至地下水而污染水体;有利于实现标准化栽培;由于水肥的协调作用,可以显着减少水的用量。
加上设施灌溉本身的节水效果,节水达50%以上;滴灌施肥可以减少病害的传播,特别是随水传播的病害,如枯萎病。
因为滴灌是单株灌溉的。
滴灌时水分向土壤入渗,地面相对干燥,降低了株行间湿度,发病也会显着减轻。
滴灌施肥只湿润根层,行间没有水肥供应,杂草生长也会显着减少。
滴灌可以滴入农药,对土壤害虫、线虫、根部病害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冬季土温低,可以将水加温,通过滴灌滴到根部,提高土温。
在温室大棚有很强的应用性。
对于较粘重土壤,将滴灌管埋于一定土层深度,通过空气压缩机向土壤灌气,解决根部缺氧问题。
由于滴灌容易做到精确的水肥调控,在土层深厚的情况下,可以将根系引入土壤底层,避免夏季土壤表面的高温对根系的伤害。
滴灌施肥可以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施肥。
吸收量大的时候多施肥,吸收少时少施肥。
很多作物封行时正是需肥高峰期,但人进不了田间,无法追肥(如马铃薯、甘蔗、菠萝等),而滴灌则不受限制,可以随时追肥。
滴灌施肥由于精确的水肥供应,作物生长速度快,可以提前进入结果期或早
采收。
首先,使用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可以轻松实现少量多次施肥,可以按照作物需肥规律施肥;其次,可以减少因挥发、淋洗而造成的肥料浪费,从而大大地提高肥料利用率。
一般来说,土壤肥力水平越低,省肥效果越明显。
滴灌施肥和浇水不用下地,不用开沟、覆土,速度快,上千亩的面积可以在一两天内完成灌溉施肥任务。
滴灌施肥是设施灌溉和施肥,整个系统的操作控制只需一个劳动力就可轻松完成灌溉施肥任务。
这于作物种植集中地区及山地果园,其
节省劳力的效果非常明显。
绝对可以的!其实滴头流量有很多种选择,常见的范围在1.0~10.0升/小时。
滴头流量的选择主要是由土壤质地决定的,通常质地越粘重,滴头流量越小。
滴头每秒的出水量虽然很小,但是灌水时间长。
以规格为2.3升/小时的滴头为例,如每棵果树安排两个滴头,灌水时间为2.5小时,每株果树将得到11.5升水,灌溉5小时则出水23升。
滴灌可以通过延长灌溉时间和增加滴头数量来增加供水量,可以满足作物在各种炎热气候下的需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