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基础知识
从其他学科概念到统计指标
统计指标作为一个概念,与经济学、社会学以及其他学科 的概念紧密联系,来源于这些实质性学科的概念。 统计指标作为一个概念,不同于经济学、社会学以及其他 学科的概念。它必须能够形成数量判断。
统计指标
其他学科概念
经济产出 资本投入
科技投入 创新投入
生产总值 销售收入 总产值
统计指标:从概念到判断
统计指标还可以是一个判断,是从概念延伸出的对事物数 量特征的判断。
空间限制 中国 广东 中国 广东 指标名称 国内生产总值 生产总值 R&D经费支出 R&D经费支出 指标数值 63.6 67810 13016 1605 计量单位 万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时间限制 2014年 2014年 2014年 2014年
部门数据
国家数据 地方数据
国家统计数据
农、林、牧、渔业生产数据(农村司) 工业数据:企业财务数据,产品产量数据(工业司) 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业数据(投资司) 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数据(贸易司) 工业企业科技统计数据(社科文司) 能源数据(能源司) 城乡人民生活数据(城市司、农村司) 价格数据(城市司、农村司、投资司等) 人口、就业、工资数据(人口与就业司) 国民经济核算数据(核算司)
数据、专利数据、商品进出口数据、环境数据等。
有些分地区、分城市的数据只能从不同来源部门取得后自
己拼接。
政府统计存在的问题
政府统计缺乏必要的整合,即使是国家统计局内部也缺乏
各业务司和业务处室之间的协调。这就需要研究者懂和会 统计整理的技术。
国家统计局不能给予部门统计和地方统计有效的指导。各
地方统计数据
地方统计机构分为地方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派出机构(地
方统计调查队),由于各地区情况不同,合作的形式不同, 各自负责的统计内容也不相同。
各地方统计局由于力量强弱不同,专业技术水平不同,地
方政府的要求不同,经费的充裕程度不同,统计内容也大 不相同。
由于近年来直报系统(一套表)的建立,许多地方统计数
据,如工业企业数据、工业企业科技数据、建筑业统计数 据等,都可以通过国家统计系统得到。
国家、地方和部门统计之间的联系
有些国家统计数据中的一部分来源于部门统计。
就业人员数据中个体私营就业人员数来源于工商总局; 农业统计中有些数据来源于农业部; 科技统计中有些数据部分来源于科技部和教育部;
有些分地区、分城市的数据只能求助于国家部 Nhomakorabea,如商标
地方统计和部门统计出现一些稀奇古怪的统计指标。
对地方统计机构的认识不统一。 社会各界对统计调查的配合程度越来越差。 数据共享是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
使用统计数据应注意的问题
要注意经济学概念与统计指标之间的差别 许多指标并不能如它的名称一样完全反映客观事实 要注意许多相似的指标之间的差别 不能盲目信任政府统计数据 部门统计数据的质量优于国家统计数据和地方统计数据 统计工作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
统计指标:从判断到推理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中国R&D经费支出 广东地区生产总值 中国R&D经费 支出与GDP比值 2.05% 广东R&D经费 支出与GDP比值 2.37%
广东R&D经 费支出与 GDP比值比 全国高0.32 个百分点
广东R&D经费支出
统计指标的局限性
由于统计指标来源于其他学科的概念,并要求能够进行数量 判断,因此统计指标的应用必然受到一些限制: 无法用某个指标对某些事物进行描述,如制度、腐败、法制、 稳定等。 有些统计指标与对应的概念之间有较大出入,如经济产出与 生产总值,创新投入与R&D支出,科技产出与反映科技产 出的成果数、论文数、专利数等。 有些指标在搜集数据过程中受到多方面限制,使得数据表现 与现实状况存在较大出入。
工资被增长
2009年 4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一 季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时,不少 人对工资统计数据提出质疑。 2009年 7月28日,国家统计局 发布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 工资数据时,各行业月平均工资 都有不同程度上涨。人们对统计 数据的真实性再次提出质疑。
房价被指严重失真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计公报》显示,2009年中 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 价格同比上涨1.5%。该数 据一经公布,立刻引发了 热议,不少人觉得此数据 与自己感觉到的涨幅不一 致,甚至要低很多。
关于统计数据 的基础知识
2016.11.03.贵阳.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运用统计数据和统计 方法研究分析客观事物。统计分析成为了解客观事情的重 要手段。 统计数据是统计分析的基础,没有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自 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正确使用统计数据是成功进 行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出发点。 要正确使用统计数据的前提至少应该是能够得到想要的统 计数据,这就需要知道:这个概念是不是统计指标?这个 指标有没有数据?这个指标或者数据是谁生产的?通过什 么渠道,或者采取什么方法才能得到这些数据。 因此,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统计指标的基本知识,统计 数据生产者和生产过程的知识。
固定资产投资额 固定资本形成 新增固定资产 资本形成 R&D经费支出 科技活动经费支出
统计指标是统计思维形式
最基本的统计指标是一个概念,是一个反映事物数量特 征的概念: 生产总值 就业人员数 科技活动人员数 财政科技支出
研究与发展经费内部支出
技术引进经费支出
专业技术人员数
消化吸收经费支出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
统计数据和政府统计数据
统计数据的生产不是政府的专利,许多民间统计机构也生 产和发布统计数据,因此,统计数据可分为:政府统计数 据和非政府统计数据两大类,前者由于政府的支持和参与, 具有相对较好的公信力,相对系统的数据,相对完善的发 布制度。
政府统计数据按照管理体制来划分,可分为:国家统计数 据、部门统计数据和地方统计数据。
地方统计数据
农、林、牧、渔业生产数据(调查队) 工业数据:企业财务数据,产品产量数据(工业处) 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业数据(投资处) 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数据(贸易处) 工业企业科技统计数据(社科文处) 能源数据(能源处或工业处) 城乡人民生活数据(调查队) 价格数据(调查队) 人口、就业、工资数据(人口与就业处) 国民经济核算数据(核算处)
国家统计局业务司
设 管 司 农 村 司 核 算 司 工 业 司 综 合 司 投 贸 资 易 司 司
社 科 文 司 服 务 业 司
能 源 司
城 人 市 口 司 司
普 查 中 心
部门统计数据
部门统计数据指的是国务院各部委根据自身业务需要搜集 的统计数据,如: 财政部的财政数据; 环保部的环境数据; 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数据; 工信部的有关信息化数据; 海关总署的商品进出口数据; 工商总局的商标数据,私营和个体工商户数据; 交通部的公路、海运、铁路、管道运输数据; 教育部的大、中、小学数据; 卫生部的医疗卫生数据; 科技部的科研机构数据、技术市场数据、高新区数据等。
分析四个阶段的工作,重视前三个阶段的工作,特别是统 计整理工作,对于合理使用统计数据成功进行统计分析具 有重要意义。
请提宝贵意见,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