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我国微信银行发展趋势及其现状

浅析我国微信银行发展趋势及其现状

微信银行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今年3 月,招商银行率先推出信用卡微信客服,7 月又升级推出微信银行,随后,十几家全国性商业银行相继推出微信银行服务,掀起了一波微信银行建设的小高潮。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微信平台为何引起商业银行如此大的关注?微信银行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又是怎样的?一是基本上所有全国性商业银行都已推出微信服务。

二是根据服务项目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一种是微信客服,主要提供与信用卡相关的服务;另一种是微信银行,提供包括信用卡、借记卡、理财产品等在内的一系列服务。

目前,绝大多数银行采取的是微信银行模式,主要面向个人办理零售业务,尤其以信用卡业务、借记卡业务、理财产品销售为主。

三是微信银行尚处在发展初期,目前能够提供的服务比较简单:首先是信息查询,如信用卡账单、积分及优惠信息查询,借记卡余额查询,网点信息查询等;其次是办理部分标准化业务,如账单分期、转账支付、网点预约、生活缴费等;最后是提供业务办理渠道,如申请信用卡、申请贷款、购买理财产品等。

四是对于微信银行这一新生事物,各家银行反应不同,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已拉开差距。

部分银行已完成整合,展现在客户面前的是完整的零售银行业务体系,有的银行则是同时服务于信用卡客服与银行客服,少数银行只提供信用卡客户服务。

二、微信银行迅速兴起的原因及其意义微信银行的迅速兴起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近年来,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快速增长,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逐年上升,2013 年6 月已达78.5%(如图1 所示),预示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如今,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即可随时随地消费、支付、投资、理财。

这极大冲击了传统商业银行依靠网点数量提升业务规模的商业模式,促使其创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金融模式。

与此相对应的是,微信是当前极为流行的即时通信软件。

腾讯公司日前公布,截至2013年9 月30 日,微信月活跃账户数已达2.719 亿,比上一季度增长15.3%,比去年同期增长124.3%。

商业银行在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恰逢微信快速普及,微信银行自然而然地诞生了,并成为银行服务客户的一种新方式。

事实证明,微信银行可以为银行创造实实在在的效益,这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1. 降低服务成本微信银行用智能客服替代传统人工座席,可以有效节约成本。

以信用卡业务为例,2012 年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客服的人工话务量超过6000 万通,每通电话的成本大约为5 元(包含人员工资、通信费、水电、座席硬件设备等)。

如果微信的自助和互动服务能节省10% 的话务量,则一年节省的费用大概为3000 万元。

而实际替代率可能更高。

目前,各家银行习惯用短信推送优惠活动信息。

短信的发送成本为3 ~ 5 分/ 条,以每个月2 条短信计算,如果换成通过微信发送,则1000 万用户规模的发卡行可节省1200 万元。

由于微信的信息发送成本极低,商业银行可以每天发送新的优惠活动信息。

此外,微信银行还可以在很多方面为银行节约成本,如逐步取代信用卡纸质账单,提供新的低成本办卡、放贷、理财产品销售渠道等。

2. 提升用户体验过去客户遇到问题(无论是账单查询这样的日常问题,还是丢卡挂失这样的紧急情况),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通过拨打客服热线寻求帮助。

而拨通人工座席后通常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有时候甚至无法接通。

有了微信银行之后,客户可以随时随地查询账单、办理挂失,时间不过数秒,客户体验的提升不言而喻。

又如,客户在银行网点办业务需要取号和排队,通常要等候很长时间。

有了微信银行之后,客户可以轻松查看周边银行的排队信息,提前预约,省时省力。

3. 实现精准营销过去,银行要实现精准营销并非一件易事。

以信用卡业务为例,优惠活动信息通常只能按客群批量推送,很多缺乏针对性的信息显然是无效的。

而有了微信银行之后,情况就大不同了。

例如,某持卡人从北京到上海出差,想了解附近有什么优惠活动,只需打开微信银行,选择“定位”,几秒钟之后,他所在位置周边的优惠活动信息马上显示出来。

即使他没有主动了解优惠信息,但是只要在上海南京路刷卡消费吃了一顿饭,银行系统马上就能识别出他所在的位置,并在发送微信交易提醒的同时,提示他南京路附近还有哪些优惠活动。

这种精准营销有利于商业银行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有效的促动。

未来,商业银行可以围绕微信银行打造一个服务平台,集中银行各种服务和合作伙伴的资源,形成一个个专属于每个客户的“微生活圈”,这个平台的价值将超乎我们的想象。

三、微信银行的定位及未来发展趋势当前,困扰许多银行的一个问题是微信银行该如何定位?尤其是微信银行和手机银行客户端功能基本相似,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处理它们的关系?以笔者之见,微信银行将成为银行O2O(o n l i n e t ooffline,线上线下打通)的纽带和客户管理的利器。

由于即时通信工具本身所具有的超高黏性,微信银行用户活跃度和用户规模增长速度远远超过手机银行客户端。

一个可参考的案例是,2013 年上半年,招商银行信用卡移动客户端“掌上生活”绑定用户近80 万;而微信客服上线仅3 个月,绑定用户就突破了100 万。

由此可见,微信银行应定位为银行实现移动互联网战略转型的关键一环,其重要性不逊于手机银行客户端。

中短期而言,微信银行对抢占移动互联网时代先机非常重要,投入必不可少。

唯一需要担忧的是,长期过分依赖微信可能会对银行业务造成不利,犹如支付宝最后成长为银行难以抗衡的巨无霸。

为避免这种情况,应对思路有三:一是增强银行服务的核心竞争力。

微信只是承载银行服务的一个通道,如果银行自身的产品、服务过硬,通道的谈判能力就会弱化。

二是做好微信银行的同时,还须致力于改良自有手机银行客户端,力争使手机银行客户端的功能体验与微信银行相差无几,以备不虞之需。

三是做好自有终端和微信银行的关联,甚至有意识地引导客户迁移至自有终端。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微信银行仍会高速发展。

首先是它能完整实现零售业务各种功能,如开户、转账、支付、取款、投资理财等一条龙服务,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银行重要的业务窗口。

其次是向精准营销方向发展。

微信银行可能成为银行O2O 的关键纽带,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基于地理位置的精准营销、市场细分、生活圈概念、社区金融等会逐步出现。

最后是衍生新的中间业务。

当微信银行集聚了大量客户之后,银行仿佛有了一个自己的媒体。

那时候,会不会衍生一些新的中间业务呢?有可能。

支付宝和财付通在移动支付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前景第三方支付,实际上就是买卖双方交易过程中的“中间件”,也可以说是一种“技术插件”,是在银行的监管下保障交易双方利益的独立机构。

第三方支付是一种新的支付模式,它是一种居于网上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公正的中间人,它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一定手段对交易双方的信用提供担保从而化解网上交易风险的不确定性,增加网上交易成交的可能性,并为后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相应的其他服务。

它在电子商务企业与银行之间建立一个中立的支付平台,为网上购物提供资金划拨渠道和服务的企业。

在交易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买方检验物品后,就可以通知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

相对于传统的资金划拨交易方式,第三方支付可以比较有效地保障了货物质量、交易诚信、退换要求等环节,在整个交易过程中,都可以对交易双方进行约束和监督。

在不需要面对面进行交易的电子商务形式中,第三方支付为保证交易成功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因此随着电子商务在国内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行业也发展得比较快。

第三方支付平台服务的推出至少有以下几点优势:1、第三方支付平台采用了与众多银行合作的方式,可同时提供多种银行卡的网关接口,从而大大地方便了网上交易的进行。

2、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中介方,可以促成商家和银行的合作3、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对交易双方的交易进行详细的记录,从而防止交易双方对交易行为可能的抵赖以及为在后续交易中可能出现的纠纷问题提供相应的证据,并能通过一定的手段对交易双方的行为进行一定的评价约束,成为网上交易信用查询的窗口。

第三方支付的优缺点(1) 比较安全,信用卡信息或帐户信息仅需要告知支付中介,而无需告诉每一个收款人,大大减少了信用卡信息和账户信息失密的风险;(2) 支付成本较低,支付中介集中了大量的电子小额交易,形成规模效应,因而支付成本较低(3) 使用方便。

对支付者而言,他所面对的是友好的界面,不必考虑背后复杂的技术操作过程(4) 支付担保业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付款人的利益。

缺点(1) 这是一种虚拟支付层的支付模式,需要其它的“实际支付方式”完成实际支付层的操作(2) 付款人的银行卡信息将暴露给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果这个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信用度或者保密手段欠佳,将带给付款人相关风险;(3) 第三方结算支付中介的法律地位缺乏规定,一旦该终结破产,消费者所购买的“电子货币”可能成了破产债权,无法得到保障(4) 由于有大量资金寄存在支付平台账户内,而第三方平台非金融机构,所以有资金寄存的风险。

目前,国内有几十家第三方支付平台,但最主要的有四家:“支付宝”、“财付通”、“银联电子支付”和“快钱”。

这四家企业分别代表了目前我国电子支付市场的四种代表性支付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支付市场的趋势。

支付宝支付宝诞生的最初原因是为了解决淘宝网站交易收付款的问题,而其成功的最大因素也正基于淘宝网以及阿里巴巴的成长。

作为内置性支付工具,支付宝目前担负着处理淘宝网站几千万注册用户交易金额的任务。

在市场推广上,支付宝主打的信用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网民对网上交易安全性的担心,促成了其成长。

但目前支付宝作为阿里巴巴和淘宝网站的惟一支付工具,几乎与行业中所有阵营展开竞争。

如何应对来自各方面的竞争,是摆在支付宝面前的最大问题。

另外,由免费服务转入收费服务阶段后,如何留住客户也是支付宝发展的关键所在。

财付通财付通的最大收益来源却并非腾讯拍拍网,而是腾讯网络游戏。

在2007年的网上购物调查报告中,腾讯拍拍的市场份额只有3%.作为财付通最大收益来源的腾讯网络游戏,尽管目前拥有不错的成绩,但在风云变幻的网游市场,如何保证自己的份额,进而开掘新的收入来源,是财付通今后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同时,与支付宝最初的市场推广战略相似,财付通也实行了免费策略来抢占市场。

但是如何在攻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后,由免费服务转入收费服务阶段,是摆在财付通面前的课题。

根据Enfodesk易观智库数据报告显示,2010年第4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包括互联网支付、电话支付和手机支付)交易额达到3,747亿元,环比增长24%。

2010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全年交易额达到11,342亿元,环比增长95%。

易观国际研究发现,2010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交易规模仍然以互联网支付为主,约占整个第三方支付市场的9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