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政治认识国情 理解国策

九年级政治认识国情 理解国策

第一单元认识国情理解国策一、认识国情1.为什么说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①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2.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关系: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

3.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党的基本路线(1)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和根本出发点依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出发点: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含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原因:①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②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③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我国的立国之本意义: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

(5) 改革的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6)奋斗目标和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8)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①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在实际工作中就要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

③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5、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1)常用政治观点:①实行对外开放,符合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②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③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④实行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相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⑤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②中国要发展、进步、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

③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我国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要开放。

)(3)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的要求:(1)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

(2)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3)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

6、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①根本原因;②其它原因)二、我国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1.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占主体地位。

具有关键性作用。

2.国有经济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的作用:①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②担负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

③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3. 非公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及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

我国的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公有制经济只能是按劳分配,非公有制经济只能是按生产要素分配,5.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国内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

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我国是法治国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

作为国家的主人,关心国家大事,参与国家管理,依法行使监督权,既是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表现,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1)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

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

(图示理解: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主要职权有: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重大事项的决定权、监督权。

(3)人民代表大会与其她国家机关的关系: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并受他监督,向它报告工作。

(4)全国人大同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大,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其它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他监督。

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高检察院都要向它报告工作,全国人大有权对国务院及其各部门提出质询案。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

三、一国两制2008年12月15日中国大陆和台湾开始实行“三通”:通航、通邮、通商。

这项历史性的措施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有助于两岸关系的改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途更加光明。

1.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两种制度”: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 “一国两制”的重大意义: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稳定、0繁荣和发展。

3.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实现两岸统一的前提: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4.关于台湾问题的政治观点有:①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②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的政治基础。

③“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④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⑤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5.实现祖国统一,我们青少年应当如何做?P19四、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重要性):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我们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面临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④现代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⑤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创造着人们的生活;⑥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3、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教育是一民族最根本的事业:①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意义的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③教育和广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2)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只有把教育搞上去:①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

②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③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4.什么是科教兴国:科教兴国就是通过科技和教育来振兴国家。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①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5.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措施)(1)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3)实施科教兴国,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6.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键是什么?为什么?实施科教兴国,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

7.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我们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业技能,确立正确成才目标,胜任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的人口国情。

人口问题是发展问题。

(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2)我国人口现状的一般特点还有: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3)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带来的影响: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从人均生活水平、就业压力、社会保障压力、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来回答。

)(4)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