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检测(四十八)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A卷基础过关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1974年,中国向联合国赠送了一幅长10米、宽5米的巨幅艺术壁毯,上织长城风光图案,现挂在联合国大会厅旁的主要代表休息厅里,对其寓意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 A.中国的挂毯艺术享誉全球B.长城蕴涵着中华民族的精神C.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D.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解析:选B 长城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成为维护国家稳定与人民安全的象征,这与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宗旨是一致的,故选B项。
2.“西藏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初为唐朝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所建,清代重修。
‘布达拉’梵语为佛教圣地。
”这则材料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有( )①藏族在唐时称吐蕃②唐蕃和亲③佛教文化的历史传承④藏族文化在中国和世界文化中占重要地位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③④解析:选B 依据材料中“唐朝时吐蕃赞普”可知,①正确;由“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所建”可知,②正确;“‘布达拉’梵语为佛教圣地”可知,从唐延续到清,③正确;材料不能体现藏族文化在中国和世界文化中的地位,④错误。
故B项正确。
3.颐和园中呈现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的建筑群有( )①万寿山前山景区②后山后湖③政治活动区④居住区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选B 结合所学可知,颐和园的政治活动区和居住区建成封闭的院落,呈现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③④正确;万寿山前山景区由两条垂直的轴线统领,无法体现封闭的四合院风格,①错误;后山后湖也基本采用轴线风格,②错误。
故B项正确。
4.世界“新七大奇迹”评选结果于2007年7月7日晚间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揭晓,中国万里长城以得票最多名列“新七大奇迹”之首。
下列关于长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最早的长城开始修建于秦灭六国后B.秦修长城的主要目的是发展生产C.滥用民力修长城是秦亡原因之一D.清代最后一次对长城进行大规模修建解析:选C 最早的长城开始修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故A项错误;秦修长城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匈奴再度南下骚扰中原百姓生产生活,故B项错误;明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对长城进行大规模修建,故D项错误。
故选C项。
5.中国现代银行的开山鼻祖,被余秋雨先生誉为中国大地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
它是 ( )A.唐代飞钱B.四川交子C.山西日升昌D.民国洋行解析:选C 山西票号是我国最早的一种私人金融机构,其中以日升昌为代表,故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6.(2018·温州十校联合体期末)G20杭州峰会期间,只要写下对G20峰会的祝福,就能在“六和钟声”免费敲钟。
这是六和塔文化公园“助力G20·文明我先行”推出的特别活动。
如图为北京颐和园建筑布局的中心,它是仿照杭州“六和塔”建造的,为古代建筑的精品。
它是( )A.仁寿殿B.智慧海C.佛香阁D.玉澜堂解析:选C 图为北京颐和园中的佛香阁,它是全园的中心,周围建筑对称分布,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气势雄伟。
佛香阁矗立在21米高的石砌台基上,八面三层四重檐,仿照杭州“六和塔”建造,结构复杂,为古代建筑的精品,故C项正确。
7.(2018·嘉兴选考模拟)中国古代宫殿、皇家建筑和陵墓多是坐北朝南,但也有例外。
下列各项中属于“例外”的是( )A.秦兵马俑军阵B.拉萨布达拉宫C.故宫太和殿D.颐和园佛香阁解析:选A 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故A项正确;布达拉宫依山而建,坐北朝南,故B项错误;故宫取义“面南而治”,坐北向南,故C项错误;佛香阁建筑在万寿山前山,坐北朝南,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故D项错误。
8.大昭寺建筑平面呈凹字形,中轴线有门廊、庭院和经堂大殿,周围有僧舍、库房等。
这体现的建筑风格是( )A.汉族风格B.藏族风格C.汉藏风格D.尼泊尔风格解析:选A 据材料可知大昭寺采取中轴设计,经堂大殿殿顶覆盖鎏金铜瓦,殿内的梁架、斗拱和藻井等均采用汉族建筑风格,故A项正确。
9.颐和园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汇聚了各种不同的园林风格,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
其中能体现北方四合院风格和藏式寺庙建筑风格的分别是( ) A.宜芸馆和四大部洲B.宜芸馆和佛香阁C.谐趣园和四大部洲D.谐趣园和佛香阁解析:选A 据所学可知宜芸馆属于颐和园的居住区,呈现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四大部洲建于后山中部,是典型的藏式寺庙建筑风格,故A项正确。
佛香阁仿杭州六和塔而建,是古典建筑的精品,故B项错误;谐趣园属于江南园林风格,故C项错误;谐趣园和佛香阁均不符合材料,故D项错误。
10.(2019·嘉兴选考教学测试)“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
在昆曲的发展过程中,对昆曲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有( )①魏良辅②梁辰鱼③张野塘④关汉卿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A ④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而昆曲出现于明代,故④项错误。
A项符合题意。
11.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江宁官府设立《翼宿神祠碑记》,碑文中有“苏州、扬州向习昆腔,近有厌旧喜新,皆以乱弹等腔为新奇可喜,转将素习昆腔抛弃,流风日下,不可不严行禁止”的文字,实际上反映了昆曲受到挑战的原因是( )A.水磨腔的出现B.折子戏的兴起C.政府压制雅部D.来自花部的冲击解析:选D 水磨腔和折子戏都是昆曲的表现形式,不会挑战昆曲的艺术形式,故A、B 两项错误;雅部即为昆腔,没有受到政府的压制,故C项错误;民间兴起花部,戏剧内容普遍贴近百姓生活,唱腔清新,冲击了昆曲,故D项正确。
12.昆曲,原称昆腔,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曲,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
下列对昆曲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经过乐师顾坚的改进,形成深受昆山人欢迎的曲调,到明初正式被称为“昆山腔”②魏良辅首次运用革新的昆腔创作了《浣纱记》,将昆曲剧目率先推上戏曲舞台③“娴雅整肃,清俊温润”是昆曲的突出特点④片面地追求旋律性、音乐性,牺牲了文学性和戏剧性,是昆曲的致命弱点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梁辰鱼首次运用革新的昆腔创作了《浣纱记》,将昆曲剧目率先推上戏曲舞台,故②错误。
C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6分)13.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逐步形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吾国真正的大一统政治,不能不说是秦开其端,而汉完成之……在一种巨变之下,必有许多问题产生。
秦、汉之际有哪些必待解决的问题呢?我以为(一)是需要一种大一统的学说。
(二)是需要一个极自然的尊君理论。
(三)是需要一种均富安民的政策。
(四)是需要对有才知之士予以正当的出路。
——李源澄《汉代大一统政治下之政治学说》材料二(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从李源澄先生所给的(一)(四)两个角度,指出秦汉是怎样逐步形成“真正的大一统政治”的。
(8分)(2)读《秦始皇陵园平面布局示意图》,写出陵园建造所遵循的原则。
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坑位于图中________处(注:请从图中①②③④中选择一处),结合所学概述兵马俑的历史文化价值。
(6分)解析:第(1)问,从大一统学说来看,可以结合秦朝法家学说和汉朝的新儒学回答;从给有识之士予以出路来看,秦朝是实行军功授爵,汉朝时实行察举制。
第(2)问第一小问,从陵墓的布局看,与秦始皇生前一致,体现了“事死如生”的原则;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以判断;第三小问,可以从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工艺价值和历史价值回答。
答案:(1)(一)是需要一种大一统的学说:在法家思想的影响下,秦朝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董仲舒在吸收了法家等思想基础上,形成新儒学,巩固了汉代的“大一统”局面。
(四)是需要对有才知之士予以正当的出路:秦朝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汉朝通过察举制选拔人才,并第一次设立国家培养政治人才的官办学校——太学。
(2)原则:“事死如生”。
位于②处。
价值:秦代雕塑艺术品中的杰作;反映出我国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它采用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是我国雕塑艺术史上的一支奇葩。
14.(2018·宁波十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日之皮黄(按:指京剧)由昆曲变化之明证厥有数端,徽、汉两派唱白纯用方言乡语:北京之皮黄平仄阴阳、尖团清浊分别甚清,颇有昆曲家法……汉调净角用窄音假嗓,皮黄净角用阔口堂音,系本诸昆腔而迥非汉调……徽班老伶无不擅昆曲,长庚、小湘无论矣,即谭鑫培、何桂山、王桂官、陈德霖亦无不能之其举止、气象皆雍容大雅,较诸徽、汉两派,判若天渊,此又由昆曲变化的确实证据。
——陈彦衡《旧剧丛谈》材料二从昆曲的历史发展上看,18世纪之前的400年,是昆曲逐渐成熟并日趋鼎盛的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昆曲一直以一种完美的表现方式向人们展示着世间的万般风情。
正是这种富丽华美的演出氛围,附庸风雅的刻意追求,使得昆曲日益走向文雅、繁难的境地。
18世纪后期,地方戏开始兴起,它们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演出格局,戏曲的发展也由贵族化向大众化过渡,昆曲至此就开始走下坡路。
材料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先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活化石”,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但是,在自身继承、发展和生存上,昆曲的现状却令人担忧。
——摘自《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京剧在哪些方面对昆曲有所吸收。
京剧正式形成于何时?(6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昆曲后来为什么会走下坡路。
(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昆曲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哪些困难。
(4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两省略号前后的内容概括即可;道光二十年(1840年),京剧正式形成。
第(2)问,结合材料二从昆曲自身的发展和时代的发展变化中分析。
第(3)问,昆曲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困难也要从昆曲自身的特点和时代发展等方面分析。
答案:(1)方面:平仄阴阳、尖团清浊分别清楚,净角采用阔口堂音,京剧大家都擅长昆曲。
时间:道光二十年(1840年)。
(2)原因:昆曲变得日益文雅、繁难;地方戏曲的兴起,使得戏曲的发展开始由贵族向大众化过渡。
(3)困难:人才匮乏、资金短缺、剧场不足、唱词艰深。
B卷能力提升卷1.孝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递整个村落以__▲__为中心,屹立在村落的中央,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以东向为主、向南向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
——摘编自《历史》选修6 材料二“父子间没有什么恩”这一个断语,实是招致“圣人之徒”面红耳赤的一大原因。
他们的误点,便在长者本位与利己思想,权力思想很重,义务思想和责任心却很轻。
以为父子关系,只须“父兮生我”一件事,幼者的全部,便应为长者所有。
尤其堕落的,是因此责望报偿,以为幼者的全部,理该做长者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