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西点军校”------唯一收录的中国经典战例

“美国西点军校”------唯一收录的中国经典战例

“美国西点军校”------唯一收录的中国经典战例2009年10月1日,是我们伟大祖国建国60周年的华诞。

沐浴在祖国和平温暖的阳光里,过着幸福安康美满富足的生活,此时此刻,我倍加怀念当年为了祖国的解放和民族的统一,而浴血奋战的塔山英雄先烈们。

是他们,在那次创造了历史的关键的伟大战斗中,前仆后继,英勇拚杀,浴血奋战,顽强死守,取得了以少胜多的奇迹。

不仅取得了塔山阻击战的胜利,而且直接推进了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彻底解放了全东北,最终取得了全国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当年打塔山的英雄部队之一的12师如今驻扎在广西的贵港市。

站在4纵12师这支塔山雄师的师史馆前,面对“塔山英雄团”、“白台山英雄团”这两面用无数烈士鲜血染红的锦旗,凝视张万年副主席“白台山英雄团再展雄风”十个金光闪闪的题词,我心潮澎湃,壮怀激荡,眼前一幕一幕地浮现着12师34团,36团和3 5团的先辈们当年与敌人激战塔山的英雄壮举。

1948年的秋天,解放战争炮声隆隆,硝烟弥漫,人民军队经典战役--陆战经典之辽沈战役---- 塔山阻击战打响了。

东北人民解放军经过艰苦的转战,到1948年夏秋,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北战局。

东北97%的土地面积和86%的人口已获解放,东北解放区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东北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已发展到100余万人,装备改善,士气高涨。

而东北国民党军由于连连受挫,损兵折将,55万余人被分割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

长春、沈阳的陆上补给线全被截断。

军心动摇,士气低落。

力量对比,东北人民解放军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超过了国民党军,已经有实力争取一战而消灭全部敌军,解放全东北。

面对东北非常不利的形势,蒋介石很焦虑。

为了保存力量,曾考虑放弃长春、沈阳、打通铁路交通线,把沈阳主力转移到锦州,伺机转用于华北、华东战场;但是又顾虑放弃东北,将会在政治上、军事上产生严重后果,因而,是撤是守举棋不定。

在蒋介石对东北抉择犹豫不决的时候,毛泽东从有利于全国战局的发展,有利于东北早日解放着眼,做出了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北宁路,把作战重心放在锦州,而置长春、沈阳两地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由沈阳来援之敌的战略决策。

并号召东北人民解放军,要树立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即在沈阳敌军全军来援时敢于同他作战,将其就地歼灭。

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对锦州至山海关段铁路发起攻击,至10月1日,攻克锦州北面屏障义县和锦州南面的高桥、塔山、兴城,孤立锦州。

锦州是山海关内外陆上交通的咽喉,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蒋介石接到东北"剿匪"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的告急电后,立即从南京飞到北平、沈阳,经过精心谋划,决定集中22个师,组成东西两兵团,分别从锦西、沈阳出动,东西对进,夹击围攻锦州的东北野战军。

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获悉国民党军增兵锦西后,担心担负阻击任务的兵力太少,阻挡不住,因为两锦之间距离仅为50公里,担心打锦州的部队陷入敌人内外夹击之中。

于是在10月2日22时致电中央军委,提议回师打长春。

但过了不多时,他又报告中央,决心仍然打锦州,并调整了兵力部署。

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收到林彪的报告后,立即复电,重申必须集中兵力迅速打下锦州,"对此计划不应再改",并且指出,"回头打长春那更是绝大的错误想法,因为你们很快就放弃了,故在事实上未生影响。

"按照新的部署,东北野战军以2个纵队7个师和炮纵主力,组成北突击集团,以2个纵队6个师组成南突击集团,以1个纵队组成东突击集团。

从10月9日开始,从北、南、东三个方向对锦州发起攻击,扫清外围后,于10月14日10时发动总攻,经过31小时激战,攻克锦州,全歼守敌10万人,俘虏范汉杰。

在攻击锦州的同时,东北野战军担任阻击任务的部队,分别在彰武、新立屯和塔山地区,进行了防御作战,尤其是塔山阻击战,激战6昼夜,击退"东进兵团"数十次猛烈进攻,坚守住了阵地,涌现出了"塔山英雄团"、"白台山英雄团"、“塔山守备英雄团”、“纵队炮兵团”等四个英雄团,为攻克锦州赢得了时间。

塔山并不是山,只是锦州与锦西之间一个有着百多户人家的村庄,称塔山堡。

距锦州30公里,距锦西10公里。

周围是平缓的起伏坡地,东临渤海,西靠虹螺岘山和白台山。

村东面是铁路,通往锦州的公路从村中间穿过。

村南有一条干枯的滩河,宽约30米,叫饮马河。

塔山这个史书上鲜见的地名,在辽沈战役中却载入了史册。

其原因就是:它是锦西至锦州的必经之道,是国民党军西进兵团驰援锦州的必经之路,也是东北我军堵住国民党援军的必争之地。

敌我两军在这里进行了生与死的搏斗。

担任塔山地区阻击战任务的是我军四纵、十一纵和热河独立四师、六师和炮兵旅,由第二兵团司令员程子华统一指挥。

而从锦西、葫芦岛方向驰援锦州的敌军是九十二军二十一师、六十二军、三十九军两个师、五十四军和暂编六十二师、独立九十五师,共11个师。

也就是说,东北我军以8个师阻援,而国民党军是以11个师进攻。

我军8个师顶住敌军11个师的进攻,战斗是异常激烈的,其激烈的程度也可以说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林彪安排四纵扼守塔山,是基于对四纵的信任。

四纵是在罗荣桓从山东带来的胶东部队的基础上组成的,在东北打了许多胜仗,并且创造了在东北战场最早歼灭敌人一个整师的光辉战绩,但像这样死守阵地的硬仗、恶仗还打得不多。

而对于塔山阻击战,林彪尤为关注,林彪的犹豫动摇,也是基于我军很难阻击住锦西、葫芦岛方向增援之敌的考虑。

林彪坚定攻打锦州的决心后,对阻援锦西、葫芦岛方向之敌问题的担心并没有消除,在帽儿山视察地形时还说,攻击锦州最重要的保证,是要把锦州方面的敌军挡住。

为了消除林彪的担心,加强四纵指挥员的信心和决心,保证攻克锦州,打好搭山阻击战,罗荣桓主动建议派野司参谋处长苏静去四纵协助指挥作战。

征得林彪同意后,罗荣桓把苏静找来,交代任务:“苏静同志,决定派你去四纵,那里将有一场恶战。

四纵、十一纵和两个独立师的任务就是把敌人隔在锦州以西,以便保证我们能够顺利攻下锦州。

四纵的任务可能更艰巨。

你的任务就是当参谋,出主意,协助四纵首长指挥部队死守塔山,叫敌人尸骨成山,血流成河,不能前进一步。

要告诉吴克华司令员、莫文骅政委,指挥员不要怕牺牲,不惜代价,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

总部的战略意图你是清楚的,但部队一时不一定能理解得了。

你要向指挥员多次、反复解释总部的意图,一定要顶住敌人,顶住了就是胜利。

”国民党军对塔山的进攻可分为两个阶段。

从10月10日到10月11日,以54军、62军为主的攻势;10月13日至10月15日,以独95师为主导的攻势。

10月16日之后至10月28日,由于遭受了重挫,国民党军实际放弃进攻,只在前沿保持小部队的接触。

第一阶段:10月10日到11日的进攻与防御由于轻视解放军的防御力量,国民党军在进攻前仅进行了半小时的炮火准备,虽然对塔山的表面阵地有较大破坏,但仍遗留有大量的地堡、铁丝网,成为阻挠步兵突破的巨大障碍。

守军依托残破的工事进行了坚强的抵抗,同时,解放军的炮兵同国民党炮兵进行了激烈的炮战,并以密集为力猛击国民党军二梯队的集结地域。

当日国民党军共向白台山阵地进行了七次冲锋,向塔山阵地进行了九次冲锋,在遭受了重大人员伤亡之后,毫无进展。

11日国民党军仍按原部署继续攻击,只加强了炮火配备及海空军的火力支援。

各部队将10日的预备队调上一线,希望能保持进攻的锐气。

十一日拂晓,62军151师453团曾通过夜袭夺取了二○七高地,但旋即为解放军重新夺回。

稍后45 1团正、副团长带头冲锋,均被击毙阵地前。

战到傍晚,国民党军已经付出了伤亡1300人的重大代价,但还是不能前进塔山、白台山一步。

由于敌54军、62军在前两天的攻击中损失太大,国民党军调整了兵力部署。

以10日到达的独95师担任对塔山村的主攻,以54军第8师代替暂62师进攻塔山铁路桥头堡,62军仍攻击白台山。

以92军和暂62军作为预备队。

1996年10月16日,我有幸采访了当年参加塔山阻击大战且仍然健在的36团团长江海老英雄,在讲述他率领36团与敌激战白台山的英雄壮举时,他满脸通红,双目发出坚定威武的神光,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战场:根据纵队司令员吴克华的命令,我和政委王淳,率部于1948年10月6日拂晓,隐蔽地占领了白台山阵地,经过紧张的抢修工事和战前动员,全团已做好了迎击敌人的一切准备。

10月10日上午8点半,明朗的天空忽然黑云压顶。

刹时,上千发炮弹,呼啸而来,倾压在我白台山阵地上,炸声起处,硝烟弥漫,战火熊熊,片刻间,绿色阵地变成了一片火海。

面对突然而来的炮火,我命令全团阵地上只留下少数观察员,监视敌人动向,部队立即进入坑道地堡,当敌步兵向我冲锋,快接近我前沿时,全团指挥员杀声齐吼,手榴弹便一束束在敌群中开花,步枪、机枪一齐向敌群开火,敌成群地倒下,没死的也拖着枪,屁滚尿流地往回跑,敌人十几次冲锋都被我军打了下去。

守卫在七号阵地的警卫连是敌人进攻的重点,当敌人第六次冲锋时,二排阵地上,排长、副排长和三个班长以及在现场指挥的副连长全都光荣牺牲了,阵地上只有8名战士,并且都被敌人的炮火震晕在地,埋在战壕里。

这时,山下的二十几个敌人正猫着腰,端着枪,偷偷地爬上了高地,渐渐靠近了战壕!情况万分危急!在侧面阵地上指挥的一排长肖殿盛同志观察到了这个紧急情况,他急令三班副班长朱贵飞援二排。

好个孤胆英雄朱贵,当阵地上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他勇敢战斗,机智灵活,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硬是用手榴弹、冲锋枪、机枪打退了敌人一个连的进攻。

战后,他荣获了毛泽东奖章的最高奖赏。

四连班长徐忠智,战斗中机枪被炸坏了,面对疯狂的敌人,他扑入敌群,毅然拉响了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阵!他用年轻的生命顽强地保住阵地不失。

警卫连大个子李玉玺,子弹打光了,面对凶恶的敌人,他双目圆睁,大吼一声,跃出战壕,与敌人展开了白刃肉博,他一连杀死6个敌人。

战后,他俩都成为了战斗英雄。

钢铁的战士,英雄的兵团!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守住了塔山、白台山阵地,换来了塔山阻击战的伟大胜利!第二阶段:10月13日到15日的进攻与防御13日是塔山战斗中战况最激烈的一天。

拂晓四时三十分,国民党海、陆军的炮兵就开始向白台山、塔山的阵地猛烈轰击,我军防线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然而,国民党军士兵一冲到我军阵前,马上就被密集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

原来我军利用12日休战一天的机会加固工事,增修防坦克壕,在前沿埋设了地雷与各种铁丝网。

前两日的守卫部队伤亡太大,四纵将主力团10师28团调到了塔山以东阵地。

四纵在塔山堡阵地约1000米宽的正面上配置了16挺重机枪、49挺轻机枪、9门六○炮及团属迫击炮。

在这种空前猛烈的火力面前,国民党军仍采取密集冲锋的人海战术,必然要遭到重大伤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