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地表形态的塑造一、考纲要求1. 地壳物质循环;2.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3.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二、要点疑点考点1. 地壳物质循环(1)岩浆及三大类岩石的形成生成物质原物质地质作用岩浆岩岩浆冷却凝结作用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变质作用(高温高压)岩浆各类岩石重熔再生作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组成地壳的物质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下,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上升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经过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已生成的岩石经过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被高温熔化,又成为岩浆回到地球内部。
这就是地壳物质循环的主要过程和环节。
成⑴-⑵题。
右图表示岩浆与三大类岩石之间的物质循环, 读图完⑴•若②是变质岩,箭头含义正确的是A. a-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B. b、d-变质作用C. c-重熔再生作用D. e-岩浆的冷却凝固作用⑵.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⑶•岩层①②③按从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③②①C. ②③①D.②①③⑷.岩层①②③④中不可能含有生物化石的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 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使地表变得冋低不平运动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3)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地壳运动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地质构造,包括褶皱和断层。
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叫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类型判断依据对地貌影响实例A. 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B. 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D.变质岩能形成新的岩浆读地层分布示意图,回答⑶-⑷题。
r—河卷U砂岩评石东岩 .花岗岩■大理岩形态岩层顺序地形成因褶背斜上拱中心老两山岩层上拱而成山喜马拉雅山、皱翼新谷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而谷阿尔卑斯山向斜卜弯中心新两谷岩层卜弯而成谷系翼老山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而成山断地垒两条断层之间岩块块状山地庐山、泰山层相对两侧上升地堑两条断层之间岩块裂谷、凹陷地带东非裂谷、渭相对两侧下降河谷地、汾河谷地)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①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
”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
见下图②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如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资源如煤、铁矿等,会更多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时在向斜构造处。
因为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
③利用背斜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
(见右图)④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⑤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
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是雨水汇集区,在向斜部位开凿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⑥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 地震发生时,有断层的地方烈度会变大。
(5)板块构造与地貌全球岩石圈(地壳和上地漫顶部)被一些构造带(海岭或中脊、海沟、断层等)分割成 若干板块。
全球共划分出六大板块,大板块内又划分出若干小板块。
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 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板块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表的基本面貌。
濒块张袈駆(生长边轧裂谷或斛次东非大裂氛丈醉m 瞅印度髓臍次洋勾A.海-牯針系曲太平详西海岸曲海飢千岛悔飢小笠原海亂菲律鼬飢聰踊块馱馳等)由观釈千岛群岛出本群轨疏球耦、台騎、菲律宾卿等冈边黠銚(日本鼠林、南梅靱瞬B ■悔沟和悔岸山臥如南鄴fi 西麒的朋禅釈馳軸和嫦斯山脉伙械块#戯块脱册成巨大般皱山系血專马拉剋系厠M 斯山系等①板块边界与地貌: ②火山地震带:由于板块的运动,使板块交界处受到挤压和摩擦,就容易发生火山爆发和地震等灾害, 形成火山地震带。
世界最主要的火山地震带有两条: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包括太平洋东面、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西部山地, 以及南北美洲之间的加勒比 -安的列斯地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是世界最大的火山地震带, 面积占世界火山地震带的一半。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又称欧亚地震带”,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 横贯欧亚两洲及涉及非洲地区。
欧亚地震带所释放的地震能量占全球地震总能 量的15%。
这条地震带也是近代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带,它又可分为几个段落,其中印度北板哲板黠撞地区| (清亡翊 ¥4flL欧 板 烘亚 洲太 平 洋 板 块板洲洲板 板块块块板块南£印度;秦益冥祈r:边・曲*)申一住芯也张押*K 斬必部是重要一段,称喜马拉雅地震带”。
【学以致用2】⑴.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A.断层、向斜、背斜B.断层、背斜、向斜C.向斜、断层、背斜D.背斜、向斜、断层右图为某地岩层及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完成⑵-⑶题:⑵.该地地质构造及地表形态是A.背斜•山脊B.向斜.山脊C.背斜•山谷D.向斜•山谷⑶.形成该地地表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地壳运动B.火山地震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⑷•图甲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图乙为沿质构造、地形及可能存在的资源分别是AC线所作的岩层剖面图。
据图判断该地区的地A.背斜-山地-石油、天然气C.向斜-山地-地下水⑸.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因素之一,B.背斜-盆地-石油-天然气D.向斜-盆地-石油、天然气图示方案中,最适宜建大坝的是丙新---------------- 老S3 區m侈岩石肌岩更岩甲/i/il /?N / o乙下图为全球六大板块(局部)分布图。
读图完成 ⑹-⑺题。
⑹•图中甲、乙两地分别位于A.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D.亚欧板块 美洲板块 ⑺•板块边界分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图中四个箭头与所示板块边界受力方向不符的是A.①B.②C.③D.④读图,回答⑻-⑼题。
⑻•图中区域所示的板块个数为A.3B.4C.5D.6⑼.以下对图中事物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区地震发生概率高于④地区 C.②地区属于生长边界 3. 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外力作用与地貌作用对地貌的影响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为侵蚀提供物质基 础)B.板块挤压处⑤的地层年龄较轻 D.③附近的海域有岛弧链30°S-120°t 大陆轮廓三旌沟\断层 \梅岭\地层年龄(单位:百万年)风力侵蚀 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磨菇等地表形态侵 流水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 形河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蚀侵蚀地表形态(黄土咼原的地表形态)作溶蚀 形成溶洞及钟乳石、石笋、石柱等用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 形谷海浪侵蚀 形成海蚀地貌搬 风力搬运 飞沙走石”运 流水搬运 泥沙俱下”作 冰川搬运 物质迁移用 海浪搬运 物质迁移沉 冰川沉积 沉积物颗粒大小部分,杂乱堆积,形成冰磧地貌积 流水沉积 形成冲积扇、冲积平原、河漫滩、三角洲 沉积物颗粒大的先沉积,作 风力沉积 形成沙漠(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黄土地 颗粒小的后沉积,具有分用 海浪沉积 形成海岸地貌(沙滩) 选性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学以致用】F 图为 不同气候区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当地年均温及年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⑴-⑵题。
⑴.对图示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A.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均温呈负相关B.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年 3 000-年降水竝年均溢(龙) 探度(巴⑶.引起图中海岸变迁的主要作用可能是A.海浪侵蚀B.流水沉积C.风力沉积D.冰川刨蚀 ⑷.图中海岸最不可能见到的地貌是A.三角洲B.海滩C.沙丘D.沙洲图1是 护送2019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大本营”图片,图2是浙江 雁荡胜境”图片。
读图回答第⑸题。
⑸.形成珠峰大本营附近碎屑堆积物和 雁荡山陡崖峡谷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 风力侵蚀、流水堆积B. 冰川堆积、流水侵蚀C. 流水堆积、冰川侵蚀D. 冰川侵蚀、风力沉积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
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
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谷飞禽。
部分岩体已被淘蚀得薄如蛋壳。
花岗岩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
根据资料完成⑹-⑺题:⑹.造成这种 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岩浆活动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⑺.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A.沙丘B.火山堆C.冲积扇D.风蚀洼地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水平距离单位:千米,等高距为 ⑻.图示区域位于A.青藏高原B.江南丘陵C.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C.年降水量与年均温呈正相关 D •岩石的风化深度与气温年较差呈正相关⑵若图中有甲、乙、丙、丁四地,其对应的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分别为(3°C, 800 mm )( 15°C ,900 mm ) (7°C , 5 mm ) (23°C , 2 900 mm ),则岩石风化深度大致相同的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丁D.丙和丁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回答 ⑶-⑷题。
10米),完成⑻-⑼题。
⑼•造成图示地貌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风力侵蚀B.冰川堆积 C •流水侵蚀 D •火山喷发典型植被分布图。
据图回答(14)-(15)题。
(14) .X 处和Y 处河谷形成的原因是 A.均为冰川侵蚀作用 B.均为内外力共同作用 C.均为河流侵蚀作用D.均为断裂下陷作用⑽•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 ①侵蚀作用②搬运作用③溶蚀作用④堆积作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 •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夏至日前后,一位画家在我国某地旅行,于日出时刻绘出如图所示的速写图。
据图回答(12)-(13)题。
(12) •图示地区盛行风向最可能是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3.关于该地区叙述正确的是A.此地区气候与阿拉伯沙漠区气候成因相同 B •此地区河流与海河丰水期相同 C •此地区地貌与华北平原地貌成因相同D.此地区植物与撒哈拉地区植物种类相同F 图为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不同河段的X 、Y 、Z 三处截面上的剖面图及其所在地区的读下面两幅图,完成 ⑽-(11)题:阜原牛•林供叶林)9次小林(阔卩f ■林f I 宓稻田、桑删新 -------------- 老(15).近年来,Z处的沉积物增长速度加快,由此造成的后果为A. X处的森林近年来遭到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B. Y处的森林在近年来被开发为农田,导致入河的泥沙增多C. 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凸出,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大D. 海岸线倒退,河口三角洲面积减小高原地区山区冲积平原自然条件地势高、气候寒冷地势崎岖不平平坦开阔山前的冲积扇(洪积冲积平原河流地貌深切的河谷扇);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地貌条件①河谷地势低,气候①地势平坦;①土壤肥沃;温暖;②地下水或地表水资②水资源丰富;②两岸泥沙淤积而成源比较丰富;③河网密布,有便的河漫滩平原土壤肥③淤积有肥沃的土捷的内河航运和沃、水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