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有限公司选矿厂尾矿库初步设计文本第一章总论1.1 概述1.1.1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新疆阿图什市兴龙矿业有限公司选矿厂直距喀什市北东约160km,行政区划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政府管辖。
从阿图什市出发经哈拉峻乡省道至选矿厂均为柏油公路,交通方便。
选矿厂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77°10′35″,北纬40°14′42″。
规划选矿厂总占地面积1.35万m2,尾矿库占地面积0.8万m2。
规划区拐点坐标见表1-1。
表1-1 矿区拐点坐标表1.1.2自然地理与环境选矿厂处于山前倾斜平原,戈壁地貌,地势北高南低。
海拔在1620~1605m之间,比高约为15m。
厂区为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区内年降雨量不足100mm,年蒸发量2888.3mm。
雨季集中在春夏两季,且多为阵雨。
厂区附近居民较少,主要为柯尔克孜族牧民,以牧业为主,农业极为有限。
当地经济十分落后,生产、生活物资主要由哈拉峻乡、阿图什市供给。
采矿区选矿厂插图一选矿厂交通位置图1.1.3企业性质新疆阿图什兴龙矿业有限公司,为一家独立经营选矿厂的有限责任公司,厂址行政区划属阿图什市。
该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
该选矿厂为新疆阿图什市铁克热乔克铁矿配套建设项目,距铁克热乔克铁矿矿区正南约15.1km,项目主要处理铁矿开采矿石。
1.1.4地质资源根据新疆阿图什市铁克热乔克铁矿地质报告,在新疆阿图什市铁克热乔克铁矿矿区划定范围内共圈定Ⅰ、Ⅱ、Ⅲ号三个矿体,333+334级资源量为6.4874万t,估算铁含量2.6618万t,铜金属量663t,伴生锌金属量1047t。
矿山回采率为85%,可利用矿石量为5.5143万t。
矿山设计生产规模1.0万t/a,新疆阿图什兴龙矿业有限公司选矿厂,只服务于新疆阿图什市铁克热克乔克铁矿,设计选矿规模及尾矿库库容均与矿山保有资源及开采规模相适应。
1.2 尾矿编制的原则及依据1.2.1编制依据1)新疆铁克热乔克铁矿尾矿库初步设计委托书;2)《阿图什兴龙矿业有限公司选矿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勘探规划设计研究院,2007年12月;3)ZBJ1-90《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1年;4)《中国有色金属尾矿库概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编辑委员会,2.0364万t,铜金属量507.32t,伴生锌金属量799.57t。
矿山设计生产规模1.0万t/a,服务限为5.5年。
选矿厂矿石入选原矿综合品位:TFe36.93%;Cu0.92%;Zn1.45%。
产品生产工艺指标见表1-2表1-2 生产工艺指标1.3.2选矿厂规模依据委托方要求及矿山储量情况,按照合理服务年限验证,尾矿生产规模定为5771.66t/a(合约3355.62m3/a),57.72t/d(合约33.56m3/d)采用坝后放矿方式将尾矿浆输送于尾矿库。
1.3.3供电选矿厂接入当地35kV供电网,线路具有输送1200kW的供电能力,现有供电线路完全能够满足正常的生产需要。
选矿厂区内供电采用TN-C-S系统。
1.3.4供水选矿厂生产用水采用井水,在规划区掘有深井2口,单井日供水能力可达500t/d,能够满足生产需要。
由于井水未经化验,生活用水由哈拉峻拉运。
1.3.5其它协作条件选矿厂距阿图什市约210km,该库设备大、中修主要依托阿图什市,生产生活物资供应来源于阿图什或哈拉峻。
1.4 建设方案研究1.4.1尾矿库库址选择设计根据业主提供的选矿厂规划区域图,经现场踏勘结合自然地形条件,将尾矿库库址设立于规划区南侧。
占地面积0.8万m2,设计有效容积不小于尾矿体积。
该尾矿库地处戈壁地区,地形相对平缓,表层为土质,下部以沙石为主,夹有小砾石。
由于建设项目尾矿库所需库容量较小,设计尾矿库采用挖方筑坝、安全条件好的平原型尾矿库。
1.4.2尾矿库结构根据该尾矿库的选场地形,尾矿库位于生产区以南,呈不垂直于等高线的矩形。
设计尾矿库长约80m,宽约70m,库高0~7.5m。
坝体设计内坡坡比为1:1,外坡坡比为1:2,顶宽3m,采用就地取材的方式建筑沙石砾石坝。
筑坝方法设计采用机械化筑坝方法。
尾矿库总挖方量为约1.67万m3,建坝用土量约1.016万m3,工程具体做法见尾矿坝技改断面图及尾矿库总平面图。
该库全库容约3.4万m3,尾矿库预留的安全深度为0.4m,则预留后库容为3.2万m3,有效库容为2.38万m3,洪期库容为3.2万m3。
尾矿库库容大于尾矿体积,尾矿库等别为5级。
1.4.3尾矿排放设计根据现场踏勘,自然地形条件,选择库址,采用由沙泵经过尾矿管道排至尾矿库,设计现场采用两条DN90钢管,一用一备;长度160m. 输送泵为两台渣浆泵,Q=50m3/h,H=20m, N=25KW,一用一备。
有一定的富余量,运行正常。
1.4.4尾矿库回水设计回水管用DN85钢管,v=1.5m/s,i=2.7%,输送管长100m,水头损失 3.2m;输送高度(回水池底与主厂房地坪标高差) 8m。
回水泵为两台清水泵,Q=50m3/h,H=16m,N=18KW,一用一备。
1.4.5尾矿库排洪尾矿库排洪系统有排水井(或斜槽)-排水沟(或涵洞)。
溢洪道或截洪沟等方式。
根据兴龙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现状和规模,设计采用挡水堤、截洪沟排洪系统。
1)截洪沟:顶、底宽0.5~1.0m, 深1m,长约118m;挡水堤:顶、底宽0.5~1.0m, 高0.5m,长约118m。
库区北部设计建设1条高0.5m的挡水堤,堤前有1条深1m的截洪沟,挡水堤与截洪沟长约118m,表面均用2cm水泥建筑。
可将库外洪水全部排走,除库区降水外,就没有其它洪水汇入。
2)为加大泄洪能力,确保尾矿坝安全,排除溃坝的危害。
设计在坝体7.1m米处增设1条长约25m、DN250的泻洪管。
若遇大暴雨,库内水位达7.1m时,泻洪管协助泻洪。
保证尾矿坝的安全。
1.5 尾矿库环境保护1.5.1库区自然环境阿图什市兴龙矿业有限公司选矿厂位于阿图什市东北约210km 处。
库区地处戈壁地区,海拔在1620~1605m之间,比高一般为15m,地势北高南低。
地形坡度约为5.2o。
库区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区内年降雨量不足100mm,年蒸发量2888.3mm。
库区内水系不发育。
库区地震烈度8级。
厂区自然环境一般。
厂区开采中应该人为地改变一些自然环境,例如种树,种草,改善居住条件,美化自然环境等。
1.5.2排废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1)选矿排废物、废水选矿厂排废量主要是选厂生产中产生的尾砂,选矿排出工业废水、工业垃圾及职工生活垃圾,及破碎系统产生的粉尘,对工业厂区的影响,及对自然环境的污染,选矿生产中,尾矿年排放量为0.58万t/a,类比同类矿山,尾矿的密度按1.72t/m3、每年工作100天,每天排出尾矿33.56m3,因为尾砂中含有Sfe物含量较高,铜、锌、黄药对环境有污染。
生产废水1040.36m3/d,其中832.29m3/d由水泵吸至高位水池循环使用,回水利用率达80%,剩余废水存于尾矿库内自然蒸发。
类比同类型铁矿尾矿库的水质分析。
污染物中SS的指标最高,其次是CODcr,环境评价报告提供环境检测含有铜、锌、黄药等对环境有污染。
2)境保护措施设计采用不透尾矿坝,截流尾矿废水渗透到地下水,防止污染。
3)具体环境保护措施见尾矿库环境保护章节1.6 尾矿库安全与卫生1.6.1影响尾矿库安全的主要因素1)根据库址地地质地形图分析,影响铁克热克乔克铁矿尾矿库安全的主要因素是尾矿库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要求基岩稳定,岩层致密;具备有良好的地质、工程地质条件,保证坝体的稳定性;2)矿库不宜选择当地工业企业,水源地、水产基地,大居民区的上游,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有开采价值的矿床上面。
该尾矿符合安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
3)矿库坝体强度应满足最大洪水期对坝体的冲击力要求,坝体结构抗压强度达到40Mpa 。
4)根据尾矿性质确定尾矿库结构形式。
1.6.2尾矿库安全性,卫生性分析1)尾矿库建设在一个山前倾斜平原的戈壁地区。
筑坝后尾矿库规模较小。
库区周围为游牧民夏牧场,是地广人稀的游牧区,尾矿库周围无居民点;符合尾矿库条件要求。
2)矿库库址基岩稳定,属山前倾斜平原地区戈壁地貌,不具备产生塌陷、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3)坝体设计长度258m,顶宽3m,底宽10~26m, 坝体结构抗压强度大于40Mpa,其强度可满足兴隆矿业有限公司矿选厂尾矿库要求,最大洪水期,不具备发生垮坝,溃坝现象。
4)设计尾矿库尾矿排放系统,防洪系统,回收系统,安全措施齐全,功能可以满足尾矿库需求,但要加强防渗透措施及环境保护,方可满足工业卫生,环境保护要求。
1.6.3尾矿库安全措施设计的尾矿库具体安全措施见安全专篇。
1.7 投资估算按尾矿库工程概计算,兴龙矿业有限公司矿选厂尾矿库设计概算项目总投资245.74万元。
详见下表1-2。
表1-2总投资概算表1.8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由于缺少选矿厂实际资料,业主提供资料有限,该尾矿库的地理坐标位置由实际测量为准。
2)缺少选厂尾矿库详细工程地质资料。
但该尾矿库的建设等别为5级,尾矿库库容小,服务年限短,本设计建议补充库区工程地质资料,为尾矿库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依据。
3)该尾矿库设计的库容大于尾矿体积,尾矿库可多容纳尾矿0.53万m3,建议该选矿厂可增加原矿石的筛分。
提高利用率。
第二章工程地质概况2.1 区域地质2.1.1区域工程地质新疆阿图什兴龙矿业有限公司选矿厂位于阿图什什市东北约210km,距铁克热克乔克铁矿矿区正南约15.1km,行政区划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政府管辖。
从喀什出发经阿图什市哈拉峻乡省道至矿厂,汽车均可通行,交通方便。
选矿厂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77º10´35" 北纬:40º14´42"。
选矿厂总占地面积1.35万m2。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下二叠统别良金群(P1b1)细碎屑和第四纪冲洪积物。
矿区内下二叠统别良金群地层主要为细碎屑岩建造。
地层走向30o~60o,倾向300o~330o,倾角30o~45o。
据岩石中蚀变矿物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上、下两个岩性段。
分述如下:㈠下二叠统别良金群下部岩性段(P1b12)矿区内出露主要岩性之一,其岩性为灰绿色绿帘石化凝灰岩,局部含石膏钙质长石石英砂岩薄层和含石膏阳起石化石英砂岩薄层。
矿区内铁矿体均产于该岩性段中。
厚度大于300~350m。
上述两个岩性之间呈断层接触。
㈡全新统主要为冲洪积物,分布于沟谷中,其砾石岩性随物源区岩性不同而不同。
砾石大小相关较大,最大可达1~2m,小者公数毫米,无分选,多呈棱角、次棱角状。
2.1.2岩浆岩矿区岩浆活动较弱,未见有岩浆出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