醌类化合物天然药物化学
43
O
α-(1,4)萘醌
O O
1 2
6
O
1
O
2
β-(1,2)萘醌 amphi-(2,6)萘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药紫草中的紫草素、维生素K类化 合物属于α-萘醌。
OH O
OH O
CH3
CHCH2CH OH
C
CH3
O CH3
[ O
] 3H
紫草素
维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苯醌类
分为邻苯醌和对苯醌两大类,邻苯 醌不稳定,天然存在的多为对苯醌。
O
O
O
O
对苯醌
邻苯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萘醌类
分为α-(1,4)、β-(1,2)及amphi-(2,6)三 种类型。自然界中绝大多数为α-萘 醌类。
8 7
O
12
6 5
O
O
[H]
OH
[O]
O
蒽醌
互变异构体
蒽酮
蒽酚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蒽酚及蒽酮类一般只存在于新鲜植 物中,存放期间易被氧化,生成蒽醌类。
(2)蒽酚的中位羟基与糖缩合成苷后,则 难以被氧化,较稳定,因为形成的苷只有 被水解,除去糖才易被氧化而转变为蒽醌 衍生物。而苷的水解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化学检识: 取决于其氧化还原性质以及分 子中的酚羟基的性质。
(1)与碱的反应(Bornträger)反应----羟 基蒽醌及其甙遇碱液显红色或紫红色的 结构。 蒽酚,蒽酮,二蒽酮类化合物遇碱液显 黄色。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醋酸镁显色反应----可初步鉴定含羟基蒽 醌的取代情况,常用0.5%醋酸镁的乙醇 溶液,可根据结果初步判断取代情况: P110
1.大黄素型: 羟基分布在两侧的苯环上。
OH O OH
大 黄 酚 R1=CH2 R2=H
大 黄 素 R1=CH3 R2=OH
大 黄 素 甲 醚R1=CH3 R2=OCH3
R1
R2
芦 荟 大 黄 素R1=H R2=CH2OH 大 黄 酸 R1=H R2=COOH
O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羟基蒽酚抑菌作用较强,对霉菌有较 强的杀灭作用,可治疗疥癣之类皮肤病。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二蒽酮类衍生物 二蒽酮类成分可以看成是两分子蒽 酮相互结合的产物。
g lc O O O H
10 HH
10'
COOH COOH
g lc O O O H
番泻苷A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O
7
8 8a
9 9a
1
2
6 10a104a
3
5
4
O
1,4,5,8位为α -位 2,3,6,7位为β -位 9,10位为meso-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O [H] [O]
O [H] [O]
O 蒽醌
OH 氧化蒽酚
O
OH
蒽酮
蒽酚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根据羟基在蒽醌母核上的位置不同, 可将羟基蒽醌分为两大类:
2.茜草素型: 羟基分布在一侧的苯环上。
O O H
R1 茜 草 素
R1=O H R2=H R3=H
羟 基 茜 草 素 R1=O H R2=HR3=O H
R2 伪 羟 基 茜 草 素R1=O HR2=CO O HR3=O H
O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蒽酚(或蒽酮)衍生物
蒽醌在酸性条件下被还原,生 成蒽酚及其互变异构体蒽酮。
三、菲醌类
天然菲醌衍生物包括邻菲醌和 对菲醌两种类型。
O
O
O
邻菲醌Ⅰ
O
O
邻菲醌Ⅱ
O
对菲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如丹参中所含有的丹参醌ⅡA,丹参 新醌甲等。
O O H
OH
O
CH(CH3)CH2OH
O
O
CH3
丹参醌ⅡA
丹参新醌甲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四、蒽醌类
包括蒽醌衍生物及其不同程度 的还原产物。如氧化蒽酚、蒽酚、 蒽酮、二蒽酮。
从结构上讲,醌类化合物可分为苯醌、萘醌、菲醌和 蒽醌等。其中蒽醌及其衍生物种类较多,生理活性也 较广泛。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二节 结构与分类
醌类化合物是指分子内具有不饱和 环二酮结构(醌式结构)或容易转 变成这样结构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天然醌类主要有四种类型 苯醌 benzoquinones 萘醌 naphthoquinones 菲醌 phenanthraquinones 蒽醌 anthraquinones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一节 概述
醌类化合物是一类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的化合物,它包 括醌类及容易转变为具有醌类性质的化合物。
醌类化合物类是许多天然药物如大黄、何首乌、虎杖、 决明子、芦荟、丹参等药材的有效成分。
醌类化合物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如致泻、抗菌、 利尿和止血等,还有一些醌类化合物具有抗癌、抗病 毒、解痉平喘等作用,是一类很有前途的天然药物。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化学性质
1 酸性:
醌类化合物因分子中酚羟基的数目及位置不同, 酸性强弱有一定差别。 (1) 酚羟基数目增多,酸性增强; (2) 萘醌和蒽醌的苯环上的羟基酸性:
β-羟基>α-羟基 β-羟基蒽醌的酸性较一般酚类要强,能溶于碳酸 钠溶液中。 α-羟基蒽醌只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3)有羧基取代的蒽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大于含酚羟 基的,呈强酸性。能溶于碳酸氢钠溶液中。
如:大黄酚与大黄酚甲醚的升华温度在 124°C, 芦荟大黄素185 °C, 一般升华温 度随酸度的增强而升高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 溶解度: 苷元:通常可(易)溶于苯、乙醚、氯
仿,在碱性有机溶剂如吡啶、N-二甲基 甲酰胺中溶解度也较大,可溶于丙酮、 甲醇及乙醇,不溶或难溶于水。 蒽苷:极性较大,易溶于甲醇及乙醇, 也能溶解于水,在热水中更易溶解,但 在冷水中溶解度较小,几乎不溶于乙醚、 苯、氯仿等溶剂。
C10-C10,键容易水解而断裂,生成较稳定的 蒽酮游离基,继而氧化成蒽醌类化合物。
一般随着植物原料储存时间延长,二蒽酮
类含量下降,单蒽酮类含量上升。
O
O
二蒽酮
O
长时间贮存
[O]
2
.
H
蒽酮游离基
蒽醌类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三节 醌类的理化性质 一、物理性质
1 性状:
2 升华性:游离蒽醌具有升华性,常压下加 热可升华而不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