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往年的这一天对我来说都只意味着十一小长假的开始。
但从今年起,今天这个日子又多了一层意义——缅怀烈士。
上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以立法形式将民众愿望上升为国家志愿,皆源于——不能忘却的纪念!传递初中华族铭记历史、守望和平的信心和决心。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
在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里,既有抗战胜利的扬眉吐气,也有血泪国难的凝重沉淀。
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伟大历程,就是一部充满奉献和牺牲的英雄史诗。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比任何时期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
我们必须时时警醒,前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蓝图不可能一蹴而就,梦想不可能一气呵成,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必须秉承先烈意志,凝聚中国力量,不畏艰险,砥砺前行。
提到烈士,我又回想起了那位在奋斗在电力一线,为革命牺牲的王孝和烈士。
每当回忆起他,我的脑海中总是会浮现出在电厂参观看到的他那件血迹斑斑的囚服。
当时为了让他屈服,国民特务对王孝和轮番施以“老虎凳”、“磨排骨”、“辣椒水”等酷刑。
王孝和以其坚强的意志,顶住了敌人的摧残。
即使在最为严酷的电刑下,国民特务也没能从他口里得到那所谓的口供。
在被迫害判处死刑后,王孝和毫无惧色,以满腔的激情写了三封
信,一封给狱中难友;一封给年迈的双亲;一封给妻子。
给难友的信中,王孝和写道:“有正义的人士们,祝你们身体健康,为正义而继续奋斗下去!前途是光明的!那光明正向大家招手呢!只待大家努力奋斗!”在给双亲的信中,王孝和写道:“父母养我育我,含辛茹苦。
儿不能再为双亲尽孝养老,请多谅解。
然而,儿为正义而死,死而无憾……”。
在给妻子的信中,王孝和写道:“你要挺住,要活下去,把孩子抚养成人,告诉孩子,父亲是被谁杀的,教育孩子一定要继承父志……你已尽了做妻子的责任,我很感激。
”每当我翻开当初的日记,看着这三段文字,内心总是久久不能平静。
王孝和牺牲时,年仅24岁,这正是一个最富有活力的年纪。
但就是这样一个年轻的生命,却承载着如此无畏的革命精神。
联想到自己转眼间也已经是一名21岁的大三学生。
从刚进入大学时的懵懵懂懂,到现在每天都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
在大学的日子里,在党组织的关心教育下,我收获了很多。
记得大一那时,我对于一名优秀党员的理解是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心中牢记为大家全心全意服务;但如今通过对党新思想的不断学习,我认为一名优秀的党员光做到独善其身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他人。
这也是我在反复品读王孝和给狱友的信中体会到的。
这一点对我很有挑战性,而一个共产党员所负的责任正是这样,既要乐于为他人服务又要领导人们都来关心大家。
身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我要把握住想那些优秀党员学习的机会,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维护集体利益、坚持原则的同时带动周围的人一起进步。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一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大学生,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我会把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学生活和工作中。
在学习上,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地学习理论和业知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抵制和反对铺张奢华的思想和生活作风;在工作上,奋发图强,不怕苦难,不避艰险,努力完成各项工作。
继续向伟大的党组织靠拢,努力向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进发!以上是我这段时间思想上的汇报,恳请党组织批评改正,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继续帮助我,考验我!
汇报人:xx
2014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