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选择题
流水对地貌形态的影响普遍而强大,但在不同地区,流水作用有明显的差异。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流水作用的正确叙述是( )
A.在中下游平原地区,河流向下侵蚀强烈,常形成峡谷
B.在上游山区,河流以侧蚀为主,常形成“V”形谷
C.山区河流出山口处,由于流水的搬运作用,常形成冲积扇
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
2.瀑布的形成原因既有内力作用,也有外力作用,下列有利于瀑布发育的条件是( )
①河流径流季节变化②流水的沉积作用③断层构造带发育④河床岩石软硬不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长江以西的叫西梁山,在长江以东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陈桥洲是此处的江心洲。
下图示意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四地与图中陈桥洲成因相似的是( )
A.火地岛B.崇明岛
C.新西兰南岛D.爱尔兰岛
4.若沿东、西梁山作一长江横剖面图,下图中较吻合的是( )
读图,回答5~7题。
5.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
A.侵蚀、搬运、堆积B.搬运、侵蚀、堆积
C.侵蚀、堆积、搬运D.堆积、搬运、侵蚀
6.图中d农业区和c城区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 )
A.瀑布、河漫滩平原
B.冲积扇、三角洲
C.三角洲、冲积平原
D.河漫滩平原、冲积扇
7.下列关于图中铁路、农业区、城区的布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处位于山前地带,土层厚、水源丰,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B.b处附近处于河流沿岸低地,地势平坦,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C.c处位于河流下游入海口附近,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利于城市的发展壮大
D.与公路建设相比,铁路投资少、技术要求低,故图示区域的交通运输方式以铁路运
输为主
冲积扇与三角洲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貌形态。
据此回答8~9题。
8.对冲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冲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②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③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
④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与冲积扇相比,三角洲地区( )
①地形平坦,汊流较少②波浪作用明显
③土壤肥沃,气候温和④多沙洲,沙岛发育
A.①③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简图,P地为钢铁厂。
读图完成10~11 题。
10.图中农业区分布的地形主要在( )
A.冲积扇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D.河流三角洲
11.图中城区的分布特点有( )
①紧邻矿产资源②沿河流建设
③紧邻农业区④沿交通线分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的情况,并绘成三幅图,甲图:该河段示意图、乙图:EF河段河床剖面示意图、丙图: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
据此回答12~13题。
12.甲图中AB段河流流向是( )
A.由西北流向东南B.由东流向西
C.水位A处低于B处D.不能确定
13.关于甲乙图的河床剖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F岸对应C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B.E岸对应C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C.F岸对应D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D.E岸对应D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下图是北半球某段河流河道形态和断面图,虚线表示河流主航道中心线。
据此完成14~15题。
14.图中河道形态一般出现于( )
A.发源地B.上游
C.山区D.平原
15.图中②处河道断面形态的成因主要是( )
A.地转偏向力B.河道弯曲
C.地势高低D.人类活动
二、综合题
16.读河流平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河流在A、B、C三处对应的剖面图(甲、乙、丙)以及流水外力作用方式:
A:__________,以__________作用力为主,
B:__________,以__________作用力为主,
C:__________,以__________作用力为主。
(2)A处河段特征:河流侵蚀作用明显,________深,________大,多________,水能资源________;C处河段特征:流速________,泥沙________,江面宽广,利于________。
(3)若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下图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 )
A.U形谷B.喀斯特溶洞
C.河流瀑布D.河口三角洲
(4)C处易形成________(地表形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我国北方某平原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表示乡村聚落,其中A、B、C发展的主要有利因素是:靠近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和________,地形以________为主。
这样的聚落一般顺河道伸展成________状。
(2)A、B、C、D四个聚落中,有可能最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因为那里地形________,水源________,________便利。
(3)如果图中A、B、C与西安、宝鸡、渭南三城市的早期聚落相对应,请用连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则该区域是我国的________平原。
A 西安
B 宝鸡
C 渭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
解析:第1题,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河流的侧蚀作用强烈,常形成宽广的“U”形谷;而上游山区,河流的下蚀作用强烈,常形成“V”形谷;河流出山口处的冲积扇,是河流的沉积作用形成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
第2题,在断层构造带发育的地方,流水易沿断层面侵蚀;如果河床岩石软硬不一,下部的岩层较软、上部的岩层较硬,下部岩层常易被侵蚀,从而形成有一定落差的瀑布。
答案:1.D 2.D
3~4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陈桥洲是长江中泥沙沉积形成的,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也是泥沙堆积形成的。
第4题,图中的长江河段大体由南向北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该处的河水会向右偏,造成东岸严重侵蚀、西岸严重堆积,故横剖面的西坡较缓、东坡较陡。
答案:3.B 4.D
5~7
解析:第5题,a处为河流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b处为河流中游,以流水搬运作用为主,c处为河流下游,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
第6题,d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山区河流流速快,搬运能力强,河流从山区进入平原的时候,携带的大量碎石、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c处位于河流下游的入海口附近,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
第7题,山区修路时,铁路的建设成本和技术要求都高于公路,故选D。
答案:5.A 6.B 7.D
8~9
解析:冲积扇和三角洲与干湿地区无必然联系。
三角洲地区一般位于河流下游入海口处。
答案:8.D 9.B
10~11
解析:从题设已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且图中农业区的位置位于山麓地带,再根据其形状很容易选择A。
读图即可看出图中城区的分布特点是沿河、沿交通线而分布。
答案:10.A 11.D
12~13
解析:由水位变化图丙可看出,B水文站水量平稳,说明B经过湖泊调节,位于A点的下游,所以流向应为A流向B,即从西北流向东南。
E、F处于河曲处,E岸为凹岸,侵蚀作用明显,坡度较陡,对应乙图中的D岸。
答案:12.A 13.D
14~15
解析:从图中形态可看出,河流出现了河湾,这种现象发生在中游以下,所以应为平原。
从②处河道断面形态看,左岸(面向河流流向)较陡,而北半球的河流应右岸受侵蚀较陡,很显然不是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而是河道弯曲造成的,左岸为凹岸,受侵蚀,较陡。
右岸为凸岸,堆积作用明显,较缓。
答案:14.D 15.B
二、综合题
16.解析:从剖面图上可看出,从上游到下游依次为乙、甲、丙,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答案:(1)乙流水侵蚀、下切甲流水侧蚀丙沉积(2)下切落差峡谷丰富慢沉积航行(3)C (4)三角洲河流入海处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17.解析:从图中看出聚落A、B、C都靠近河流,便于取水、灌溉、航运等;都位于河流冲积平原上,地形平坦开阔。
A、B、C、D四个聚落中,B聚落处于河流与公路干线的交汇处,水陆运输便利,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
西安一直是行政中心,交通最为便利,A、B、C中交通最发达的是B,故B是西安,宝鸡在西安的西边,渭南在西安的东部,故A为宝鸡,C为渭南。
答案:(1)河流灌溉航运平原条带
(2)B 平坦充足水陆交通
(3)渭河A—宝鸡B—西安C—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