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自动监测技术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自动监测技术
10.3 自动监测点位的确定
10.3.2 道路交通噪声自动监测点位布设的原则
通过高差对比实验、区域对比实验,发现单一的道路交 通噪声变化规律随距离、高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自动监测点位设置在能够合理地监测交通噪声变化的地 点都可视为合理,为便于仪器的布设安全,数据科学合 理,建议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位在同一城市中统一布设。
10.3 自动监测点位的确定 10.3.5 道路交通噪声自动监测评价方法
10.1 概述
一、噪声的定义 噪声是发生体做无规则时发出的声音,声音由物体振动引
起,以波的形式在一定的介质(如固体、液体、气体)中 进行传播通常所说的噪声污染是指人为造成的。 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 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 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产业革命以来,各 种机械设备的创造和使用,给人类带来了繁荣和进步,但 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强的噪声。
(1) 测点应选在两路口之间,道路边人行道上,离车行道 的路沿20cm处,此处离路口应大于50m,这样该测点的噪 声可以代表两路口间的该段道路交通噪声。
(2) 为调查道路两侧区域的道路交通噪声分布,垂直道路 按噪声传播由近及远方向设测点测量。直到噪声级降到临 近道路的功能区(如混合区)的允许标准值为止。
10.1 概述
二、噪声的来源
⑴交通噪声: 包括机动车辆、船舶、地铁、火车、飞机等 发出的噪声。由于机动车辆数目的迅速增加,使得交通噪 声成为城市的主要噪声来源。
⑵工业噪声: 工厂的各种设备产生的噪声。工业噪声的声 级一般较高,对工人及周围居民带来较大的影响。
10.1 概述
二、噪声的来源
⑶建筑噪声: 主要来源于建筑机械发出的噪声。建筑噪声 的特点是强度较大,且多发生在人口密集地区,因此严重 影响居民的休息与生活。
对噪声源、噪声的传播路径及接收者三者进行隔离或防护, 将噪声的能量作阻绝或吸收。例如噪声源(马达)加装防震的 弹簧或橡胶,吸收振动,或者包覆整个马达。传播的路径 一般都是使用隔音墙阻绝噪声的传播。而针对接收者的防 护,一般是隔音窗,耳塞等。 而世界各国的政府通常也有相应的法律或规定以管制过量 的噪声。
点位布设在城市主导风向的背风向;测点距道路红线外 1 m,应避开广告牌、电话亭、盲道等干扰监测的公用 设施;测点应距任意反射面不小于1 m;测点高度距被 测路面4 ~10 m。
10.3 自动监测点位的确定 10.3.3 道路交通噪声自动监测测量
测量时应选在无雨、无雪的天气进行。测量时间同城市 区域环境噪声要求一样,一般在白天正常工作时间哪进 行测量,每隔5秒记一个瞬间A声级(慢响应),连续记 录200个数据。测量的同时记录车流量(辆/h)。
10.3 自动监测点位的确定 10.3.4 道路交通噪声自动监测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测量结束一般用统计噪声级和等效连续A声级 来表示。将每个测点所测得的200个数据按总大到小顺序排 列,第20个数据即为L10,第100个数据即为L50,第180个 数据即为L90。经验证明城市交通噪声测量值基本符合正态 分布,因此,可直接用近似公式计算等效连续A声级和标 准偏差值。
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噪声监 测子站 1
数 据 通 信 专服 网务 器噪声监 Nhomakorabea测子站 n
备份 数据库
管理 中心
数据存 储服务
器
地理
信息
系
统
互
联
信息 网
发布 或
系
专
统
网
城市声环境地图
噪声显示屏
公众声环境质量 信息
内部声环境信息 管理信息
10.3 自动监测点位的确定 10.3.1 监测点位的确定方法
本章要求:
了解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系统组成;了解 其自动监测点位的确定方法、测点具体位置 和高度的确定等。
第十章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自动监测技术
10.1 概述 10.2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自动监测系统 10.3 自动监测点位的确定方法
10.3.1 监测点位的确定方法 10.3.2 测点具体位置和高度的确定
10.2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自动监测系统
噪声监测系统是可以实现大范围甚至是全国范围内环境噪声、 温度、粉尘、风向等参数的在线自动监测,将环境的状态利 用传感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有机结合而构 成新型环境监测系统。
噪声监控的现场噪声测控单元、粉尘测控单元、风向测控单 元、温度测控单元可以实时、准确地采集环境对应各被测量, 然后经过无线传输把数据送到用户端监测中心,噪声、温度、 粉尘、风向的数据可以通过计算机存储、修正、统计等处理 后,以图形和报表的形式及时、准确地通过网络传给各个管 理部门。此外,系统还具有实时报警、实时查询、趋势图显 示等功能。
10.2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自动监测系统
噪声监测系统主要通过信号监测仪、信号监测数据采集设备, 无线传输设备实时监测区域噪声、粉尘、风向、温度,然后 经过分析、处理、打包通过GPRS/CDMA/ADSL/LAN等通 讯方式上传数据到监测中心存入到历史数据库和实时数据库 进行显示和存储以及处理。因此,监控系统包括两个部分: 现场测控单元和监测中心。现场测控单元通过数据采集模块 自动采集噪声、粉尘、风向、温度等信息后,通过 RS232/485接口与GPRS/LAN透明数据传输终端相连,将数 据通过无线通信发送到用户监测中心。
⑷社会噪声:包括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家用电器、音响设备 发出的噪声。这些设备的噪声级虽然不高,但由于和人们 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使人们在休息时得不到安静,尤为 让人烦恼,极易引起邻里纠纷。
(5)家庭生活噪声污染等。
10.1 概述
三、噪声的控制 为减低噪声对四周环境和人类的影响,主要噪声控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