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村“四化”村建设实施方案

xx村“四化”村建设实施方案

xx村2015年“四化”村建设实施方案
按照“生产专业化、生活社区化、环境田园化、农民知识化”的新农村建设要求,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做强主导产业,美化人居环境,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结合xx村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xx镇xx村辖x个合作社,x户,x人,现有耕地x亩。

x年,全村经济总收入x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x元。

近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县委一号文件精神,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促农增收为核心,全村已初步形成了以饲草玉米、加工番茄、草畜、枸杞、中药材种植为主的产业格局。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以创建“四化”村为依托,以“生产专业化、生活社区化、环境田园化、农民知识化”为发展模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提升农民素质、营造优美生活环境、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促进全村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

三、目标任务
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现代农民培育、科学民主管理”四项要求,坚持“整合资金、统一规划,农民自愿,分步实施,项目支撑”的原则,切实加快新农村建设。

(一)基础设施建设
1.道路建设。

按照部门项目支持、财政项目奖补、群众自筹的原则,2015年完成村内3公里道路硬化,其中:1社主干道0.8公里,4社主干道1.2公里,5社主干道1公里。

2.渠系建设。

多举措筹集资金,争取有条件的社衬砌农毛渠5公里,来满足全村农户灌水需求,进而全方位改善灌水条件。

(二)村容村貌整治
全村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典型引导、梯次推进”和“抓点、连线、成片、全覆盖”的要求,继续推进以“四化”村为目标的“五改”工作,2015年计划对2、3社50户农户后院、后圈进行改造;在1、4、5社和6、7社修建青贮窖示范点2处60座,在全村普及推广村容村貌整治,使农村环境面貌发生明显变化,农民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力争使全村所有的社基本达到“生态环境优良、村容村貌整洁、乡风文明和谐、
管理机制完善、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现代农民培育
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来抓,充分发挥村务活动中心各种设施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教育和科技培训,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30期,参训党员群众能达600人次以上,党员群众素质和种养技术稳步提升。

组织实施11555能人培训工程,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知识化水平。

以提升群众道德素质,培养社会新风尚为抓手,扎实开展“五星文明户”、致富标兵、种养能手、身边好人、贤孝人物、最美家庭成员等精神文明创评活动,在全村形成示范带头作用,为推动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为农业提质增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科学民主管理
以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能力为抓手,切实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提升为民服务能力、提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能力。

健全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对全村重大事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及关系群众利益的问题,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进行,确保各项工作让群众满意、体现和发扬基层民主。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靠实工作责任。

村上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其他村社干部为成员的“四化”
示范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统筹协调,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切实做到高效便民,为群众增收出谋划策。

镇党委、政府安排得力领导和相关站所加大指导、协调、督查力度,细化工作任务,分解量化指标,定期督促检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

(二)深入宣传,创新工作方法。

在认真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县委一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鼓励引导群众积极探索现代化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因地制宜,科学种养,不断创新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新经验。

(三)多方参与,凝聚群众合力。

努力争取各级组织和社会各界支持,灵活参与建设的方式方法,激发农民群众创造热情,动员和组织群众广泛参与,集中民智,凝聚力量;建立健全能充分体现新农村建设内容和要求的村民自治章程,实现村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加强村民法制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塑造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移风易俗的新型农民。

(四)强化措施,改进工作作风。

进一步转变观念,改进方法,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努力加强村社干部和党员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化解矛盾稳定人心,抓实教育凝聚人心,民主管理拉近人心,增加收入收拢人心“的工作措施,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健全工作制度,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群众开动脑筋,开阔思路,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形成争先发展、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努力营造转型跨越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