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房价带来的社会影响及对策

高房价带来的社会影响及对策

集美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高房价带来的社会影响及对策专业:工程管理准考证号:姓名:指导教师:松教师职称:副教授2014 年 3月高房价带来的社会影响及对策[摘要] 这些年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 房地产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

但与此同时,不断上涨的房价却远远超出了大部分城镇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 影响了居民消费需求,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而且有碍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了解我国房地产价格高涨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控制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对实现房地产行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现实而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对房地产行业现状分析,列举影响高房价的因素及其社会影响,并相对应的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 高房价社会影响对策目录引言 (1)1.我国大部分地区房价的现状 (2)2.造成高房价的原因 (4)建安成本上涨 (4)建房用地成本上涨 (4)追逐 (5)投机 (5)3.高房价带来的影响 (6)高房价带来的经济影响 (6)高房价对消费的影响 (7)高房价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7)高房价对物价的影响 (7)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8)4.高房价各方的应对措施 (9)政府的应对措施 (9)4.1.1多建公租房、廉租房 (9)4.1.2改革土地出让方式 (10)4.1.3宏观调控及市场引导 (11)房产开发企业的应对措施 (11)4.2.1加强企业的自律性 (11)4.2.2走规模化,集团化道路 (11)4.2.3采取多项措 (11)百姓的应对措施 (12)4.3.1不要加入投机的行列 (12)4.3.2改买房为租房 (12)4.3.3回农村居住 (13)结论 (14)致谢 (15)参考文献 (16)引言城市的高房价问题是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普遍遇到的一个难题。

高房价不仅透支国民未来财富,扩大收入分配差距、影响社会和谐,还会使经济发生泡沫,最终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2007年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价格一路上涨,人们出于对房产价格的利好预测、房地产的利润空间以及较高的投资收益率,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房地产市场。

但是,房产价格的过高不仅会导致房地产市场的泡沫,还会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在北京和上海等发达地区,房产价格与家庭可支配收入之比已达到30 : 1,这意味着,北京和上海等地市民需要30年的可支配收入才能购买到一套房子,这个比例显然是非常高的。

[1]为此,国家在2011年开始出台了一系列限购、限贷等调控措施,但是房产价格总体上没有明显的降低,房产价格依然在高价位波动,房地产泡沫依然存在。

本文将试图探讨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现在的高房价,以及高房价所导致的社会问题,政府又该采取哪些措施将房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企业和普通大众又该怎样面对高涨的房价1.我国大部分地区房价的现状近年来,中国的房地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同时,房价的上涨等现象也引起了人民的关注,房价问题已成为目前中国经济的一大热点。

2002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价格一直处于上升状态。

在2004年,国家出台了一些宏观调控政策,使房地产投资过快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房地产供求关系有了一定的改善。

但从2005年开始,房地产的价格又一路暴涨,泡沫不断积累,全国的房价涨声一片。

为了使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抑制投资过热,政府出台了规范土地交易,上调利率等一系列的调控措施,房地产市场才有所降温。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开始显现,政府又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刺激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房地产价格明显高于其合理价格水平,为了防止房地产市场泡沫化,促进房价回归到合理水平。

[2]近几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房地产调控措施,但效果都不是太理想。

201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6013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增速比1-11月份提高个百分点,比2012年提高个百分点。

其中,住宅投资58951亿元,增长%,增速比1-11月份提高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

201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如图1所示:图1但总的来说,我们在看到一线城市房价上涨比较快的同时,也要看到去年城市的房价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分化趋势,二三线城市总体上上涨比较平稳,个别三四线城市特别是四线城市有的房价还出现了下跌。

2.造成高房价的原因建安成本上涨建安成本主要是指建筑过程中的房屋建设费用,约占房屋总价的30%。

建安成本的上升会导致开发成本的上升,从而导致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带来了房屋建设成本的增加,近年来,建筑材料尤其是钢材、水泥的价格呈现上升趋势,而且涨幅较大,据预测,这种上涨趋势还将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尽管经过国家宏观调控以后,建筑材料的涨幅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徘徊,这必将使建安费用增加,导致房屋成本增加,而最终反应到商品房的销售价格上。

二是建房工人工资增加引起房价的上升。

近年,建筑业农民工的工资大幅攀升,甚至出现了用工荒,企业用人成本水涨船高,导致企业的建筑成本增加,间接导致了房价的上涨。

三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把目光投向配套设施齐全的小区。

这些小区无论是其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设计的户型还是小区环境的营造,都有很大的提升。

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在建设住宅中的应用,特别是绿色生态住宅和智能化住宅的建设,也大大增加了服务和建设成本。

建房用地成本上涨土地价格的增加,是造成房价逐年上升的最直接因素。

土地资源有限,国家为了保证农业用地,从严控制土地,确保全国耕地,无可争议,但土地成本上涨,后果却是要更多的百姓为此买单。

持续上涨的地价占房地产价格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土地价格之所以持续上涨,是由于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城市中心建设用地日趋紧缺,加上全国各地普遍实行了土地的收购储备制度,土地增值收益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地方政府希望通过土地市场的价格调控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这些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导致了土地价格的上涨,进而推动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根据我国土地稀缺的实际状况,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加速了对土地的需求。

为了保护土地,特别是实施严格的保护耕地制度,这些都导致了土地价格的持续上涨。

追逐由于房地产需求的错误预期以及高收益的诱惑,面对需求膨胀的买方市场,房地产商不仅捂盘惜售、“边涨边推”,还不断释放“刚性需求”主导的言论,主观上制造或者说是加剧了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

开发商还错误的把大量资金投入到了高档物业的开发之中,而需求较高的中低档物业却开发不足,导致大量高档物业形成空置,而中低档物业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了价格上涨。

房地产为市场体系的一分子,它的利润水平应该趋向市场平均水平。

但是,由于房地产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风险高、周期长,必然会要求获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利润。

而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导致一些区域范围内房地产的稀缺性,以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在需求旺盛的大背景下,使得房地产商的期望利润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总想获得巨额利润。

例如在2000-2004 年的5 年间,我国上市公司毛利润率下降了近4 个百分点,房地产上市公司毛利润率却提升了个百分点。

近年来,房地产业的平均利润水平虽然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为了获得较高的超额垄断利润,必然导致房地产在高价位成交,致使房地产价格只升不降。

投机社会对于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预期,使大量资本涌入房地产业追逐高额的利润,且更倾向于进行时间短、见效快的房地产投机活动。

因此投机需求一旦实现就迅速转化成供给,导致市场上供给迅速增加,而紧接着跟上的更多的投机需求就造成了总需求的虚高,由此造成房地产价格超过其内在价值,产生虚高。

房地产市场的恶意炒作和投机行为造成的危害,不仅在于哄抬了房价,其更大的危害在于它制造了巨大的房产“隐性空置率”。

投机者炒房导致房地产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假象,掩盖了市场中越滚越大的泡沫,房地产市场中越来越大的需求是投机者所支撑的。

而作为泡沫经济载体的房地产,其泡沫一旦破灭,对整个国民经济而言,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3.高房价带来的影响高房价带来的经济影响中国内需缺乏,其主要原因是民众的购买力低下。

而导致购买力不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众在住房上投入了太多的资金,这一点从房价收入比就可以看出。

2000 年全国住宅均价为1948 元,2012 年全国住宅均价为5382. 65 元,上涨了176%。

[4]而从2003 年至2012年,一线城市的房价甚至涨幅普遍在两倍至三倍以上。

例如广州2003年一手楼均价3888元/平米,2012年14044元/平方米,涨幅261%;北京2003年一手楼均价4456元/平方米,2012年20700元/平方米,涨幅365%。

我国目前的房价,对于多数人来说都是难以坦然和承受的。

在许多城市,购买一套房相当于吞噬掉一个中等收入家庭数十年的全部收入。

这对于一个家庭其他消费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住房是和民生息息相关的行业,这一定会给住房民生带来危害,造成社会的不稳定,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高房价、高收入比极大地降低了大多数人的真实收入,可以说是房地产商对普通居民和终端消费工业的剥夺。

有调查显示,2005年底北京、上海、天津等10个城市平均月供收入比为35%。

有%的人房租、月供占到了其收入的50%以上,而这一比例到2009年又进一步提高,严重超过了国际警戒线1/3的危险水平。

高房价造成家庭住房消费过度透支,成为房奴的人不得不挤压其它消费,缩减各项开支,对其它产品的需求被迫降低,这自然就影响了更多工业的发展。

高房价不但使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下降,同时使农村的消费水平下降,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购房的年轻人来自农村,面对高昂的房价通常会要求尚在农村的家人给予支持。

城市农村两方面的夹击造成全面消费萎缩,内需不振(家电下乡没有取得效果的主要原因),2005年我国最终消费占GDP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62%下降到%,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下降到%,到2009年消费仅占GDP的29%,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这一现实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政策背道而驰。

高房价对消费的影响为了应对持续大幅上涨的房价,城市居民尤其是那些没有房产或者居住条件有待改善的中低收入阶层,不得不将收入中的大部分用于支付房款或月供。

这些购房者一方面要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将受到制约;另一方面他们为了节省开支,不得不推迟甚至取消其它方面的生活消费,严重制约了与住房无关产业的消费需求的增加,很明显不利于我国通过扩大内需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高房价对产业结构的影响高房价对产业结构的扭曲破坏是深远和严重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