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童话式教学
作者:张凤琪
来源:《文理导航》2017年第03期
【摘要】目前国内小学语文教育面临着瓶颈,即面对儿童的教学光凭课本上的讲解显得枯燥无味,在课堂中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主要论述在小学语文中怎样引导学生学习,利用通话式教学,让教育充满生机。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式教学;教育
一、“童话式”教学的概念
童话因其神奇的幻想吸引儿童的注意,因此“童话式”主要指一种无拘束的想象,运用语言等手段营造一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
将每个课堂打造成童话式的课堂,将每一节童话课都上得寓教于乐,将语文课中的每一种文体的学习都变成童话一般吸引儿童认真学习。
二、“童话式”教学的具体运用
1.识字
任何一套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都有对每个学段明确的识字要求,除此之外,还特别强调要求要达到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以及能够借助工具独立识字。
识字在整个小学的语文教育中是最为重要也最为基础的一环,只有做好了这一环节的教学,才能使儿童在语文的世界中畅游。
“童话式”的识字,利用汉字本身所带有的人文情愫,结合儿童“万物皆有情”的特点,激发儿童对于汉字积极性,从而将枯燥的识字、认字学习变成愉快的童话,提高学习效率。
有研究表明小学儿童识字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字形(占54.4%)。
而小学阶段的儿童思维主要依靠具体形象,分析、推理的抽象逻辑思维还正在初步发展,这就意味着他们特别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进而产生不自觉的模仿行为,学习活动是否有趣成为学习的主要动机。
这时期的儿童的识字能力因为心理特征决定他们还难以自主建构一个系统的识字方法体系,所以他们头脑中形成的往往只是支离破碎的方法。
这个时候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童话式识字”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在学习“碧”的时候,就可以编这样一个字谜:王子和白雪公主坐在碧绿的石头上。
这个谜语就是利用了“童话式”的幻想,结合学生所喜欢童话故事的任务所编的,这样学生就可以高效率地记住这个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