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护理基本程序
院前急救的原则 :
院前急救总的目的是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技术,最大限 度的减少伤病员的痛苦,降低致残率,减少病死率,为医院抢救打 好基础。所以,院前急救必须遵守以下五条原则:
1.立即协助患者脱离险区,并快速评估。 2.坚持对症治疗的原则,先救命后救伤,先重伤后轻伤,先复 苏后固定,先止血后包扎,先救治后运送。。 3.急救与呼救并行,争分夺秒,就地取材。 4.分类检送,迅速安全转运。
1.北京模式 集院前急救、急救室、重症监护为一体,卫生行政和各大医院
联络的院外院内完善形式,如北京急救中心是北京市院前急救和重 大急救医疗任务的统一指挥、调度和抢救中心。其特点是院前急救 工作由医生、医士、护士协作承担,部分患者经院前救治处理后转 送中心监护室继续治疗,多数患者则被转运到其他医院。其急救流 程为:患者及家属通过“120”电话向急救中心呼救、中心站调度室 调度出车、出人到现场急救,然后监护运送患者回急救中心或附近 医院。
3.重庆模式 主要依托一个医院为主的急救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其特点是各急救中心主要
附属于一家综合医院,并拥有现代化的的急救仪器设备和救护车, 经院前处理后可送到附近医院或收入自己的附属医院。此种模式一 般多见于中、小城市和县中心医院兼急救中心。其急救流程为:患 者及家属向县、市急救中心呼救,急救中心的院前急救部派人到现 场,然后监护运送患者回急救中心,由院内急救部继续救治。
4.德国 急救工作中大部分患者的运送工作由红十字会完成,急救中心
是一个设备先进的指挥系统,全国使用“110”急救电话呼叫。急救 中心有4条线路与警察队相通,负责调度所在地的救护车和直升机, 并协调医院接收伤病员的工作。救护车服务分固定与临时在出事地 点集合两种。无论是从陆地上还是从空中运送伤病员,德国的救援 工作都是高效率的,尤其空中救援是德国急救工作的一大特点,被 认为是当代世界空中急救在组织管理上最在成效的。
5.澳大利亚 急救医疗方面制订了心肺复苏的生命支持操作流程,绝大多数
医院均按此或相似的流程进行。复苏的重点在预防及早期发现,一 旦发现急危重症患者,强调早期急救处理。
我国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 :
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事业到20世纪80年代进行了新的发展阶段,但由 于各地在经济实力、城市规模、急救意识、服务区域以及传统观念 的影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设立院前急救医疗机构时,所采取 的院前急救模式也有很大不同。
院前急救的意义 :
现场急救是危急重症患者能否获救并减少并发症的基本保证。近 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车祸、火灾等意 外伤害事件发生率越来越高,心脑血管的疾病的人数也在增加。在我 国,各种意外伤亡事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第4~5位死因,且为45岁以下 青壮年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已成为当今我国乃至全球严重的公害 之一。从受伤开始到得到有效救治的这段“黄金时间”,决定了绝大 部分伤员的愈合状况,因此,一个健全的院前急救系统是确保伤员能 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的前提。
3.日本
日本急救医疗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急救患者运送系统、 急救患者治疗系统及急救医疗情报联络系统。
急救患者运转工作由消防机构负责。消防机构的急救服务是唯 一的全日制服务单位。消防部门设有急救队,每个急救队通常配备 一辆急救车、3名急救人员,其任务是将患者从现场运送到医疗机构。 急救医疗机构的职责是收治由消防机构等运来的患者。急救医疗情 报系统的职责是及时了解并掌握各医疗机构的情况,收到呼救通知 时,立即根据所报病情,选择最恰当的医疗机构,并通知家属或急 救队输送患者。
2.上海模式 由医疗急救中心站及其所属分站与该市若干医院紧密协作的单
纯院外型急救模式。其特点是设有一个急救中心站,各县、区建有 分站,一般分站设在协作医院内或附近,协作医院大多是区、县中 心医院。院前急救由各分站负责,院内治疗则由各协作医院负责。 其急救流程为:患者及家属通过“120”电话向急救中心呼救,中心 站调度室调度指派就近分站出车、出人到现场急救,然后监护运送 患者到到协作医院,也可到患者的劳保医院继续院内救护。
5.加强转运途中的监护并及时做好记录。
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
国外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 :
1.美国
从20世纪70年代起,急救医疗工作逐渐发展,建立 了新的体系,即将院前和医院内的急救工作、康复工作 结合在一起,培养了一批新型的急救医疗人员,其中有 急救护士、医助、急诊科护士以及急救科医生。
1973年开始采用“911”作为全国通用的急救电话号 码,救护车上有急救医助随车出诊,救护人员使用遥控 装置,与中心保持联系,并佩戴证章标志。
2.英国 急救医疗发展较早,1948年即开始实行“国家卫生服务制”,
向所有居民免费提供医疗服务,包括急救医疗在内(外国居民和旅 游者可以享受免费的急救和急诊服务),成为欧洲唯一的国家医疗 制国家。英国急救工作的特点是服务项目种类繁多,急救站不仅为 急症患者和意外事故伤员服务,而且负责转送非急症的患者。一些 城市还成立专科急救小组,提供院前阶段的急救服务。
Quality Control Circle
院前急救护理的基本程序:
院前急救的概念 院前急救的组织体系 院前急救护理的基本程序
院前急救的概述 :
院前急救的概念:
院前急救也称院外急救,是指危、急、重症伤病员进入医院前 的医疗救护,包括患者发生伤病现场对医疗救护的呼救、现场救护、 途中监护和运送等环节。其中现场救护是院前急救的先导。
院前急救的任务 :
根据院前急救的重要社会职能和功能定位,可将院前急救的任 务概括为四个方面: 1.承担日常情况下居民的急救事件处理。 2.委以突发事件、灾难或战争时医疗救援工作。 3.为国际、国内各类大型集会或会议提供急救医疗保障。 4.向民众普及急救知识及技能。
院前急救的功能 :
院前急救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 1.维持伤员的基本生命体征,减轻痛苦,稳定伤病情,防止再损 伤,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2.评估病情并快速安全地分流与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