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课堂练习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课堂练习

4.1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课堂练习2011-10-07 20:54:48 来源:评论:0点击:24一、单项选择题2009年底至2010年初,我国汽车销售异常火爆。

买车成了人们的新需求,进而促进了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

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说明()A.我国居民消费结构趋向优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B.我国已进入全面小康社会C.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起决定作用D.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2.由于汽车工业的发展,自行车在年轻一代人中使用的越来越少,很多年轻人将购买汽车当成自己的梦想。

这表明()A.人类的历史就是消费升级的历史B.没有人们对汽车的向往,就没有汽车生产C.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D.消费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3.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是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

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发展生产。

只有蛋糕做大了,分给每人的才能更多更好,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才能提高。

这说明()A.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B.主观愿望决定消费需求C.消费观念与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D.只要生产发展,社会就能和谐4.调查显示,我国80%的消费者在购买空调时愿意选择冷暖空调,因此,空调厂家就以生产冷暖空调为主。

如今,在许多北方地区的空调市场,已经难觅单冷空调的踪影。

这说明()A.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B.消费形成的需求对生产的调整起导向作用C.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D.绿色消费已深入我国消费者的生活2008年,北京成功地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据此回答5~6题。

5.读下图。

奥运会对于主办城市而言,机遇与风险并存。

在筹办期,由于奥运场馆和其他基础建设投资的大幅增长,经济发展相当强劲;在奥运期间,随着人流大量涌入,消费需求旺盛,经济也因此生机勃勃。

但是在后奥运阶段,主办城市经济却常常出现衰退,步入低谷。

形成“低谷”的主要原因在于()A.举办奥运会成本很高B.奥运经济影响经济发展速度C.价格波动受供求关系制约D.奥运会前后需求存在巨大落差6.下图的寓意是()A.生产方式决定消费方式B.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C.消费热点的出现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D.生产是消费的目的二、非选择题7.1931年在美国处于“过剩危机”时,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那些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做爱国者。

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

(1)从经济生活角度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体现了什么观点?(2)对“勒紧裤带过日子”的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解析】B不符合当前我国的客观实际。

C夸大了消费的作用。

D不符合材料主旨。

【答案】 A2.【解析】A、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B与材料主旨相悖。

【答案】 C3.【答案】 A4.2008年,北京成功地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据此回答5~6题。

5.【解析】奥运前后经济发展速度的波动,主要是由市场消费需求在奥运会举办前后存在的巨大落差引起的,因此D项正确。

示意图反映了一个过程,而不单纯从静止的某一个点看问题,因此B项说法不确切,A、C两项材料不能表明。

【答案】 D6.【解析】奥运会举办及其场馆的开发利用,会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故C项正确。

A、B两项材料不能表明,D项说法错误。

【答案】 C二、非选择题7.【答案】(1)体现了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

“消费爱国论”就是主张通过鼓励扩大消费来拉动经济的发展。

(2)“勒紧裤带过日子”既有积极意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又有消极作用——抑制了消费需求,一定条件下不利于生产发展,应一分为二地看待。

要不要“勒紧裤带过日子”,要具体看当时是生产不足,还是生产过剩。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二框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在我国,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这主要体现为()A.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B.对基建投资的控制力C.对关键领域的控制力D.对重要行业的控制力2、“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这是因为股份制是·()A.公有制经济的一种形式B.具有中国特色集体经济的一种形式C.可以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筹集资金D.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3、国务院决定注资450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对两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使其成为现代金融企业。

这说明……()A.股份制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B.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C.商业银行是现代银行体系的核心D.商业银行是政府管理金融市场的机构4、(文综北京卷第29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回答29. 我国石油市场曾经由四家国有企业垄断经营。

从2004年开始,商务部先后批准49家非国有贸易商进入这个领域,经营原油和成品油的进口业务。

非国有企业进入石油流通市场,必然会导致()A. 石油进口总量的增加B. 我国石油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C. 石油市场价格的下降D. 我国国有石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5、(江苏政治试卷第17题) 2005 年 2 月 24 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财产,不得非法改变非公有制企业财产的权属关系。

这表明A 非公有制企业的一切财产都受法律保护B 非公有制企业财产的权属关系始终不变C 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财产与合法权益不受侵犯D 非公有制经济不受政府的引导、监督和管理6.(上海政治试卷第23题)《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是第一次以中央政府名义颁发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文件,这体现了非公有制经济A.将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B.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D.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力量目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回答7.下列属于公有制经济的是A.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 B.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外资成分C有限股份公司中的公众股 D合伙企业8.(06江苏高考单项).自2002年到2005年,江苏省个体私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28.3%增长到34.2%。

江苏省个体私营经济显著发展的原因是,个体私营经济A.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B.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C.在国民经济中逐渐起主导作用 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9.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许多企业根据市场的变化,积极开发和研制新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也有一些企业因为商品滞销而减产甚至停产。

这说明A.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B.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C.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D.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10.没有汽车工业的大发展,就没有人们对轿车的强烈需求。

这主要说明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B.生产决定消费的水平和质量C.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D.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11.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不断深化改革。

下列对改革认识正确的是①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②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③改革就是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④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④12.被经济界人士称为“假日经济”的现象,极大地促进了商业、旅游等行业的火爆。

“假日经济”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这说明A.生产决定消费B.生产与消费互相决定C.消费反作用于生产D.生产消费决定生产13.“假日经济”现象的出现说明…()A.人们的消费观念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B.高消费已成为社会时尚C.老百姓手中的钱越来越多了D.人们的消费观念已发生了根本变化14.目前,北京市私营企业已达15.1万户,个体工商户达到31. 3万户,分别比两年前增长了45. 2%和29.3%。

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的原因是…()A.个体私营经济机制新,有活力,适应了市场要求B.部分国有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不高C.个体私营经济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的经济成分D.个体私营经济最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15.目前,北京市共有市场主体77.9万户,而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占59. 5%;个体私营经济对北京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60%。

这表明()A.我国经济在逐步私有化B.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C.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已被取代16、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异军突起,目前已占据半壁江山。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已发展到180多万个,从业人员770万人,所创造的产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47%。

(1)非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内容?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是什么?(2)结合材料说明非公有制经济的异军突起有什么重要意义?(3)为什么要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一框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ADABC BABBC DCAAC非选择题(1)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②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2)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可以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国家财政收入;可以活跃市场,方便人民生活;可以提高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

(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性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根本上说——由生产关系一定要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