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LTE物理层解析---上行物理信道

第二章 LTE物理层解析---上行物理信道


LTE 协议解读
配置 常规循环前缀 扩展循环前缀
N
RB sc
12 12
N
UL symb
7 6
在频域上物理资源块的编号 nPRB 与一个时隙中资源粒子 (k, l) 之间的关系由下式给出:
n PRB
=
⎢ ⎢ ⎢⎣
k
N
RB sc
⎥ ⎥ ⎥⎦
2.5.3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PUSCH
代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基带信号由以下步骤生产: - 扰码 - 调制符号映射,生成复数符号 - 预编码,生成复数符号 - 将复数符号映射到资源单元 - 在每个天线端口生成复数时域 SC-FDMA 信号
LTE 协议解读
b~(i) = (b(i) + c(i))mod 2
end if i=i+1 end while x 和 y 为 TS.36.212 中 5.2.2.6 节所定义的标记。扰码序列 c(i) 的生成方式再 2.4.2.1 节有详 细的描述,在每一子幀的开始加扰序列生成器会被初始化为
cinit = nRNTI ⋅ 214 + ⎣ns
2.5.3.4 物理资源映射
第 4 页 共 17 页 版权所有,未得本人同意不得转载 Created by LTE 通信人家 /yongzhid 联系:imt_advanced@
LTE 协议解读
复数符号块 z(0),..., z(M symb −1) 与一个幅度因子 βPUSCH 相乘,以跟协议 TS36.213 定义的
LTE 协议解读
yongzhi
Digitally signed by yongzhi DN: cn=yongzhi, c=CN, o=Deng, ou=Deng, email=yongzhid@ Reason: 希望大家能够尊重我的劳动成果 Date: 2010.08.30 21:47:38 +08'00'
2.5 上行
2.5.1 概述
上行传输的最小资源单元定义为资源粒子(RE)。 2.5.1.1 物理信道
上行物理信道包括三种信道: -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PUSCH -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PUCCH -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RACH
2.5.1.2 物理信号 上行物理信号不携带任何来自上层的信息,定义为参考信号。
由高层(RRC
层)提供,子带
N
sb RB
由下式给出,
⎣( ) ⎦ N
sb RB
=
⎪⎧ ⎨
⎪⎩
N
UL RB
N
UL RB

N
HO RB

N
HO RB
mod
2
Nsb
Nsb = 1 Nsb > 1
其中,子带数 Nsb 由高层(RRC 层)给定,函数 fm (i) ∈{0,1}决定是否使用镜像(mirroring)。
调制之前需用用
UE
专属扰码序列进行加扰,生成的扰码序列比特为
~
~
b (0),...,b (M
bit
−1)
,加
扰的过程如下: Set i = 0 while i < Mbit if b(i) = x
// ACK/NAK 或 Rank 指示占位比特
~ b (i)
=
1
else
if b(i) = y
// ACK/NAK 或 Rank 指示重复占位比特
发射功率 PPUSCH 相一致,然后映射到分配给 PUSCH 传输的物理资源块,映射从 z(0) 开始。
根据分配的资源块(除了用于传输参考信号以及预留发射探测信号的资源外)进行映射,先 从在一个子幀的第一个时隙开始,以资源粒子的标号 k 的升序方式进行,然后是时域标号 l, 也即是先频域后时域的方式进行映射。
RB sc
由表
3
给出,故一个上行物理资源块由
N
UL symb
×
N
RB sc
个资源粒子组成,对应
于时域的一个时隙和频域的 180KHz 带宽。 表 3 资源块参数
第 2 页 共 17 页 版权所有,未得本人同意不得转载 Created by LTE 通信人家 /yongzhid 联系:imt_advanced@
LTE 协议解读
subcarrier s
subcarrier s
One uplink slot Tslot
N
UL symb
SC-FDMA
symbols
k
=
N
UL RB
N
RB sc
−1
Resource
block
N
UL symb
×
N
RB sc
resource elements
Resource element
2.5.2 时隙结构和物理资源
2.5.2.1 资源栅格
每个时隙的传输信号被定义为
N UL RB
×
N RB sc
个子载波和
N
UL symb

SC-FDMA
符号组成的资
源栅格,如图
3
所示,其中
N
UL RB
为上行链路的资源块数,决定于小区中的上行带宽,需满
足:
N
min,UL RB

N
UL RB

N
max,UL RB
的资源块数,应满足:M
PUSCH RB
=
2α 2
⋅ 3α3
⋅ 5α5

N
UL RB
,其中
α2,α3,α5 为
一个非负整数集合。一般来说为 2 的指数的资源块是比较好的,在做 DFT 时会比较快,但 是这样的规定对分配给 UE 的资源会有很大限制,因此给予了更大的灵活性,只要是 2,3,5 的倍数都可以考虑,同时也为了满足复杂度的要求,也只是限定于这三个基数的组合。 另外从上面的公式也可以看出,在上行信息到资源块的映射顺序,是先频域后时域的方式。 这也是很显然的,虽然 DFT 看起来是一次性计算,但是在发送的时候还是按照时间顺序来 进行的。
( (( ) ( )) ) ( ) nPRB(ns ) =
nVRB + fhop
i

N sb RB
+
N sb RB
−1
−2
nVRB
mod
N sb RB
⋅ fm (i)
mod(
N
sb RB

Nsb
)
i
=
⎧ ⎨
⎢⎣
ns
2⎥⎦
⎩ns
子帧间跳频 子帧内与加帧间跳频
nPRB
(ns
)
=
⎧⎪ ⎨⎪⎩nPRB
Scrambling
Modulation mapper
Transform precoder
Resource element mapper
SC-FDMA signal gen.
2.5.3.1 扰码
图 4 上行物理信道过程描述
比特块 b(0),...,b(M bit −1) ,其中 M bit 为一个子帧中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传输的比特数,在

i)e
j
2πik
M
PUSCH sc
i=0
k
=
0,...,
M
PUSCH sc
−1
l = 0,..., M symb
M
PUSCH sc
−1
得到了一个复数符号块
z(0),..., z(M symb
−1)
。其中
M
PUSCH sc
=
M
PUSCH RB

N
RB sc
,而
M
PUSCH RB

eNB
分配给
UE

PUSCH
高层提供的跳频模式(Hopping-mode)参数决定跳频是子幀间(inter-subframe)还是子幀内
加子幀间(intra and inter-subframe)。
跳频函数 fhop (i) 和函数 f m (i) 如下:

0
Nsb = 1
∑ fhop (i)
=
⎪⎪( ⎨ ⎪⎪⎩(
fhop (i fhop (i
(k, l)
N sRcB
RB sc
N
×
UL RB
N
l=0
k =0 l = NsUymL b −1
图 3 上行资源栅格
2.5.2.2 资源粒子
资源栅格中的每个元素为一个资源粒子(RE),并且在一个时隙中被 (k,l) 唯一标识,其

k
=
0,...,
N
UL RB
N
RB sc
− 1 ,l
=
0,...,
N
UL symb
2.5.3.3 预编码变换
复数符号 d (0),..., d (M symb −1) 被分为 M symb
M
PUSCH sc
个子集,每个对应于一个
SC-FDMA
符号,按照下式进行预编码变换:
z(l

M
PUSCH sc
+
k)
=
∑ 1
M
PUSCH sc
M
PUSCH sc
−1
d (l

M
PUSCH sc
+
2a
QPSK+BPSK
21
2b
QPSK+QPSK
22
所有 PUCCH 格式,它的每个符号都使用一个循移位序列,其中 nccsell(ns ,l) 用来导出不同
PUCCH 格式的循环移位序列。 nccsell(ns ,l) 随符号序号 l 和时隙序号 ns 而变,如下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