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1、背景:
(1)明朝时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封建制度衰落。
(2)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的兴起。
2、目的:
(1)从目的看,郑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目的。
宣扬明朝国威;加强与海外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主要形式是和平友好的贡赐贸易。
(2)西欧航海家的航海冒险,主要是出于经济目的,侵占海外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性质。
3、特点:时间早;规模大;次数多;贸易性质:前者是封建国家朝贡性的贸易,后者是掠
夺性的贸易。
4、影响和后果:
(1)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的伟大壮举,极大地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但其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违背了经济规律,对中国新的经济因素未产生直接作用,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因此也不可能持久。
(2)西欧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导致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开始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5、形成差异的原因:根源在于两次航海的经济基础不同。
前者是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上的航
海;后者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兴起的基础之上。
6、郑和下西洋废止原因及其启示:
原因:朝贡贸易不计经济效益,违背经济规律。
耗费浩繁,国库枯竭。
明末的禁海令,实行闭关政策。
启示:发展对外关系必须适应经济发展规律,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
中考模拟
4.郑和下西洋和西欧开辟新航路活动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其根源在于
A.目的不同B.条件不同C.规模不同D.经济基础不同
高考模拟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哥伦布)、维氏(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句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