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湘阴郭嵩熹广场设计2 建设单位:湘阴县城市建设有限公司3 建设地点:湘阴县新县城中心区,县政府大楼南侧。

4 建设用地面积:117亩(78000平方米)1111二设计依据1 招标文件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3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4 已获甲方通过的《湘阴县郭嵩熹广场设计方案》等相关文件5 甲方提供的用地红线范围内地形图三设计范围和深度1 设计范围设计红线范围内景观设计,总建设面积117亩(78000平方米)2 设计深度根据合同范围,本次初步设计包括:总图、景观、建筑、小品、绿化、结构、给排水、强电等工种的初步设计说明和初步设计图纸。

一区位湘阴县郭嵩熹广场选址于湘阴县新县城中心区,县政府大楼南侧。

基地北侧紧邻东西主干路新世纪大道;东临南北主干路芙蓉大道,直通规划火车站;南侧冬茅路;西侧嵩焘路,处于县城中心区的核心位置,具有重要的展示湘阴精神和城区形象的窗口作用。

地块周边以居住建筑为主,混合商业功能,并兼有政府,教育机构及交通枢纽,人群相对密集,组成多样。

二现状场地总面积约为6公顷,东西向长220米,南北向长280米。

整个场地基本为规则矩形,呈北高南低趋势,平均高差4-5米。

地势呈中间高起、两侧低洼之态。

场地内树木繁茂,草木丛生,池塘秀丽;东侧有少量民居成组成团。

优质资源:较为清洁的水体场地原有植被三定位该广场将以体育健身和文化休闲为主题,突出市民的参与性。

文化休闲应以突出地域原生态的文明——草根文化为特色,反映生活气息,体现文化源于生活的本质,更体现政府“施政为民,以民为本”的亲民性。

四设计概念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地方原生文化特色,将地域文化融入现代景观设计,体现地方文化精髓以人为本:为当地居民提供宜人舒适的户内外休闲娱乐空间,重视居民的使用感生态低碳:合理绿化,充分利用本土建材和植物,节约人力物力成本五总体设计1 总体功能结构布局郭嵩熹广场主要分为中心广场区,运动健身区,休闲文化区三个大区。

2 竖向设计设计尊重基地地形地貌,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以尽量少动土方为最大设计原则。

广场区地形最高点标高在45.5米左右,最低点标高在40.5米左右,相对高差5米左右。

由于绿地面积较大,为增加景观趣味性和种植的层次感,对竖向做微地形塑造。

场地的标高变化和排水方向的设计基本上将地表水排向四周的道路,进入道路上的排水管沟。

建筑设计时在建筑散水外侧设有排水沟,草地中的部分雨水可排入此排水沟。

地形塑造时,表面至少覆盖50cm 厚过筛后的种植土,以利于植物生长。

3 交通规划场地内交通道路分为园区主路(3m),园区休闲慢步道(3m),园区小路(1m)。

其中园区主路主要串联各个节点;园区休闲漫步道绕场地一圈,穿梭于草地林荫间;园区小路主要为快速便捷道,便于行人从人行道进入场地内健身休闲等。

4 生态设计整体原则4.1 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和规划: 有若干个组成部分,每个原则互相关联,体现可持续发展规划和应用原则。

4.2 雨水体系:最大化建筑的雨水收集结构,以收集更多的雨水用于绿化浇灌和厕所用水。

4.3 固体材料:道路铺装采用透水材料,以增加对地表水对地下的渗透。

全区景观材料尽量回收利用原场地材料,如原有毛石挡墙的废料可利用到新设计的文化景墙中。

六分区设计1 中心广场区该景观分区位于场地中心区域,正对政府大院。

设计注重城市轴线的视觉感受,以干净、整洁、大气的铺装结合树阵引导视线,分隔空间。

该区分级设置台阶,以此逐步消化场地内高差,同时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合理设置无障碍通道。

2 运动健身区该景观分区设有一体育馆和大量运动场地,给市民提供不同的活动健身场地。

同时该区域还设有体育文化景墙,给市民提供科普教育的场地。

休闲慢步道穿梭于草坡林荫间,人们在此呼吸清新空气,体验自然生态景观。

3 休闲文化区该景观分区设有溜冰场、儿童活动场地、林下活动场地等供人们休闲活动娱乐。

湘阴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造就了首任中国驻英法公使郭嵩焘等一大批先哲时贤。

孕育了极具湖湘文化底蕴的“团结拼搏,奋发图强”的湘阴精神。

因此设计了郭嵩熹亭和湘阴文化景墙,以此来纪念和宣扬湘阴文化。

在原有基础上设置趣味性体验路径和景观疏林草坪,供人们休息观景。

七主要设计材料1 主要景观小品:设计范围内主要景观小品有特色座椅、树池、特色雕塑、特色景墙、景亭、标识牌、垃圾箱等等,这些小品对于完善和发挥景观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景墙材质为文化石贴面,花池、树池采用砖砌,外侧贴青色片岩、花岗岩面材。

为节约投资和保证统一效果,建议部分采用购买成品的方法,减少现场制作,具体样式可以由甲方、设计方商议确定。

2 铺装设计:铺装色彩、用材上整体统一,通过同种铺装材料的不同拼接形式来区别空间,与空间划分相协调。

广场场地采用芝麻白花岗岩,园路采用灰色透水砖。

3 防水防腐做法:花池、墙体防水采用1:2:5水泥砂浆内掺5%防水粉。

所用木制材料全部采用经CAA防腐处理后的材料。

八照明设计照明系统的设计与城市设计的总体构架相吻合,体现广场的游览流线,方便市民游览,美化广场环境。

本案照明系统包括,广场照明,园路照明,草坪照明,运动场地照明以及景观小品照明。

灯具系统包括:庭院灯,泛光灯,树灯,埋地灯,高杆灯,球场灯,草坪灯等。

九环境卫生在设计范围内,在重点区域设立厕所,具体是结合体育馆设置。

此外,还将结合人流情况设置废物保洁箱,以尽量确保整个区域的环境卫生。

十安全措施设计中在建筑、电气、种植设置等方面均考虑了保证人身安全的措施,如:在地面高差大于0.75米的地方设防护栏杆;人易接近的地方不设带刺及有刺激气味的植物,等等,尽可能全面的保障人和各类设施的安全。

十一无障碍设计在本次设计中,全部考虑了无障碍设计的要求,设有大量的坡道,能为残疾人的观景提供方便,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目标。

第三章种植设计一绿化设计思路通过充分利用场地原有地形地貌的植被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结合绿地景观的植物种植手法,模拟地带性植物种类组成和复层混交的群落,满足观赏和功能性要求,达到春花烂漫,枝繁叶茂,秋叶浸染的绿化景观效果。

二植被群落分区及主要品种1 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区采用地被结合大树花卉的形式布置。

主要品种:乔木:银杏、香樟、桂花等地被:韭兰、白三叶、丛生福禄考。

四季草花等2 运动健身区运动场地旁边采用规则式阵列种植,休闲草地采用自然乔灌草复层搭配。

该区成片栽植樱花、海棠、玉兰,结合健身步道,提供以纯化为主要观赏特性的运动健身区。

主要品种:乔木:桂花、香樟、榉树、桂花、栾树、杨梅、榆树、二乔玉兰、广玉兰、樱花、垂丝海棠、碧桃、三角枫等灌木:海桐、金叶女贞、红叶石楠、春鹃、凤尾竹、月桂、茶花等地被:二月兰、玉龙草、鸢尾等3 休闲文化区该区植物景观以自然式种植为主,设有不同植物空间,其中以合欢疏林草坡为主,辅以不同大小的自然复层群落空间,营造为自然休闲生态氧吧。

主要品种:乔木;合欢、香樟、桂花、二乔玉兰、柚子树、榆树、国槐、榉树、丛生杜英、嫁接油茶、梅花、红枫等灌木:海桐、金叶女贞、红叶石楠、春鹃、紫薇、木槿、栀子花、金心黄杨、南天竹、茶梅等地被:韭兰、白三叶、玉龙草、丛生福绿考等三绿化结构域景观特色(一)因地制宜原则a 根据不同地块的场所功能特征,营造特色鲜明的植物景观。

b 考虑植物景观设计应与地形,建筑相结合,场地位于政府大院正前方,与政府广场一脉相承,植物选择应体现刚正质朴的特质。

(二)适地适树原则植物配置多采用当地树种、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如本乡本土或驯化较好、生长健壮、观赏价值高的植物种类。

(三)生态多样性a 总体的绿化应尽量采用自然式设计b 造景植物的配置在兼顾形式美、景观美的同时,注重其生态习性要求,遵循自然植被群落的组成、结构等规律,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植物群落。

(四)景观可持续原则注重植物景观随时间、随季节、随年龄逐渐变化的效果,强调植物群落能够自然生长和自我演替,在景观的延续性上做到四季有花,四季有绿,有季相变化的持续景观效果。

(五)功能性原则充分利用植物造景、保健和改善环境的功能,营造具有功能性的植物群落。

四分类设计1 道路景观场地通行道:以规则式植物种植,界定空间,采用冠幅开展性树种——桂花,形成围合感,适当遮挡视线。

休闲慢步道:林荫道和沿路花灌木等,形成幽静的氛围。

花道:道路两侧有樱花、垂丝海棠、碧桃等植物,特色鲜明。

2 建筑广场景观中心广场:树阵结合草地+花卉的形式体验迎宾感和指向性。

以不同体量和不同种类的树阵来分隔空间,处理空间节奏。

主要中心广场采用树形优美的树种,以树阵景观打造软性雕塑景观。

特色景观点:1 建筑周边功能性节点:结合建筑的不同功能进行植物的变焦处理及休憩场地的环境塑造。

主要提供遮阴和塑造环境氛围的作用。

2 休憩场地:采用精细化组团的人工群落种植方式,打造舒适场所并分隔空间和视线。

五苗木规格指标1 具体苗木品种见苗木表。

其中:(1)高度:为苗木种植时自然或人工修剪后的高度,要求乔木保留顶端生长点,4个分枝以上;要求自然形状的树种要保留其完整的冠幅。

表中所列示的花木高度范围内,应每种高度都有,并结合植物造景进行高低错落搭配。

行道树高差不大于50cm,且枝下高度差小于20cm,树干要挺直。

分枝要求4个分支以上,胸径要符合设计要求,大小差小于2cm,力求列植后整齐划一。

(2)胸径:指种植乔木高度离地面1.1m处的直径,种植时最小不能小于下限。

(3)丛生树胸径:指丛生乔木丛生树干中最小树干1.1m处的胸径。

(4)地径:指不适合用胸径或丛生树胸径计量时,乔灌木离地面高度30c处的胸径。

(5)冠幅:苗木表中所规定的冠幅,是指乔木修剪后大枝的分枝最低冠幅。

而灌木的冠幅尺寸是指叶子丰满部分,只伸出外面的两三个单枝不在冠幅所指范围内,乔木也尽量多留些枝叶。

在保证花木能移植成活和满足交通运输的前提下,应尽量保留花木原有冠幅,以利于绿化尽快成效。

2 苗木质量要求:(1)所有花草树木必须健康、新鲜、无病虫害、无缺乏矿物质症状,生长旺盛而不老化,树皮无人为损伤和虫眼,根须发达。

(2)所有苗木的冠型应生长茂盛,分枝均衡,整冠饱满,能充分体现个体的自然景观美。

(3)严格按设计规格选苗,花灌木尽量选用容器苗,地苗尽量用假植苗,应保证土球完整,包装结实牢靠。

(4)乔木锯口处要干净、光滑、无撕裂或分裂。

正常截口应用蜡或漆封盖。

(5)开花乔木、主景树在种植时必须保持原有自然生长冠型。

(6)容器苗(袋苗),不能以裸根苗种植,以保证尽快见效和迅速恢复生长。

(7)所有茎或树干应有较好的形态,稳固且根系良好。

可在种植池中自行稳固支撑。

(8)草坪应是图纸中指定的种类。

应无杂草、杂质、虫害、病害。

草地应有均匀绿色与密草卷应规格一致,边缘平直,杂草不得超过5%,草皮土层厚度宜为3~5cm,草卷土层厚度宜为1~3c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