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遗传与变异》公开课课件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遗传与变异》公开课课件
“转座子”,1983获诺贝尔医学奖
四、DNA浮出水面
在细胞核中,酸性。
DNA的碱基只有4种。
能表现丰富多彩的生 命性状??????
蛋白质?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美国Hershy 噬 菌 体 感 染 实 验
五、核酸的结构---双螺旋揭示遗传稳定性的奥秘
核酸的构成
核酸
核苷酸
核苷
碱基+戊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碱基
多核苷酸
遗传物质的本质: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所包 含的遗传信息以及其结构、组织和变化等; 遗传物质的传递:遗传物质的复制、染色体的 行为、遗传规律和基因 在群体中的数量变迁; 遗传信息的实现:基因的原始功能、基因的相 互作用、基因作用的调 控以及个体发育中基因的作用机制等。
1. 孟德尔遗传定律 2.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3. 摩尔根的果蝇实验 4. DNA浮出水面 5. 核酸的结构 6. 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表达-中心法则 7. 基因研究与人类社会 8. 人类基因组计划
代DNA分子与原来DNA分子的碱基顺序完 全一样。在此过程中,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 链来自亲代,另一条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 制方式称为DNA半保留复制。
DNA的复制—遗传稳定性的基础
参与DNA复制的酶
•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Ⅰ
DNA聚合酶Ⅱ
DNA聚合酶Ⅲ
•连接酶
(2)、转录—信息传递
( 3 )
一、孟德尔遗传定律-豌豆中发现遗传因子
Mendel,奥地利 1822,
1856开始试验
1865发表论文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我的时代会到来的!”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二倍体生物 在杂合状态中所表现出的某 一亲本性状,即杂交子一代 所表现出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二倍体生物 在杂合状态中没有得到表现 的某一亲本性状,这种性状 只有在纯合状态时才表现出 来。
遗传与变异的对立统一关系
1. 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变异是绝对 的,发展的。 2. 没有遗传,就没有物种的相对稳定性; 没有变异,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就不可 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 育。 3.遗传和变异的表现都 与环境具有不可分割关系。 4.遗传和变异组成生物 多样性
简述遗传学的研究内容。
生命的特征
应激性
生长和发育——新陈代谢
自我繁殖——遗传性
复杂有序的物质结构
构成生命的有机化合物
—— 生物大分子
糖 蛋白质(酶) 核酸 脂类(维生素)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遗传与变异
遗传(heredity)
变异(variation)
1. 孟德尔遗传定律 2.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3. 摩尔根的果蝇实验 4. DNA浮出水面 5. 核酸的结构 6. 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表达-中心法则 7. 基因研究与人类社会 8. 人类基因组计划
Aa、aa存活能力要一样
自由组合规律是指控制性状的
2对等位基因分布在不同的同源染色
体上,在形成配子时,每对同源染
色体上的等位发生分离基因,而非
同源染色体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使后代表现不同的性状
(二)
自 由 组 合 定 律
孟德尔的再发现
20世纪初,
荷兰 Willis
德国 Collins
奥地利 Schumac
核酸的二级结构
Franklin Wilkins
Watson美国生物学家
Crick 英国物理学家
1962诺贝尔奖
DNA的二级结构 •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 绕同一中心轴相互缠绕 •嘌呤、嘧啶位于双螺旋结构 的内侧,磷酸与核糖在外侧 形成右手螺旋,双螺旋上形 成两条螺形凹沟一深一浅 •参数如图 •核苷酸链依靠碱基形成的氢 键相结合在一起
体是控制性状遗传的基因载体。
连锁遗传
白眼基因和决定性 别的染色体连在一 起,由于雄蝇Y染色 体上无显性的红眼 基因,所以在F2代 雄蝇中,那些具有 白眼基因的X染色体 与Y染色体结合,隐 性基因得到表现, 所以F2白眼果蝇全 是雄性
性别决定
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性染色体以外
的染色体叫常染色体,同源的常染色体形态、
源DNA之间某些区域有相同的序列 ,则复性时会形成杂交DNA分子。
六 、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表达-中心法则
后台导演
DNA 4种碱基
3碱基
前台演员
Protein 20种 氨基酸
1个氨基酸
(1)DNA半保留复制
在DNA复制过程中,两条螺旋的多核苷酸
链之间的氢键断裂,以每条链各作为模板,
在其上合成新的互补链,这样形成的两条子
结构、大小基本一样,性染色体往往有所不同
性别畸形
•睾丸退化症:XXY(47)、XXXY(48)
•卵巢退化症:X0(45)
•XYY体:
•多X染色体女人:XXX(47)、XXXX( 48 ) •多X染色体男人:XXXY(48)、XXXXY(49)
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
是指同源染色体单体间对应 节段的交换,而引起基因间 的交换重组。占1% 1940,Barbara,玉米紫色斑点, 基因的不稳定性及跳跃性
二、遗传因子在哪?
细胞学说:1839
细胞核/细胞质
染色体:分裂期,间期
1903年,美国萨顿
‘每条染色体上带有多个遗传因子 ‘
三、摩尔根的连锁交换定律
Morgan,1866 1933,诺贝尔奖
连锁遗传定律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叫
做连锁基因;连锁基因往往伴
同遗传,称作连锁遗传。连锁
遗传定律的发现,证实了染色
氢键
不同类型的DNA
、核酸的变性、复性和杂交
1、变性作用
1. 变性:核酸的双链双螺旋结构解开,氢键 断裂,但不涉及核苷酸间共价键的
断裂;
2. 复性:变性的DNA在适当的条件下,又可 使两条彼此分开的链重新缔合,成 为双螺旋结构; 3. 杂交:不同来源的DNA放在试管中,经热
变性后,慢慢冷却,让其复性,异
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
分离定律就是一对遗传因子
在杂合状态下并不相互影响,而
在形成配子中又按其原样分离到
新的配子中去。子二代性状出现
3:1的关系
(一)、分离定律
分离定律成立必须满足的条件
1. 完全显性和完全隐性 2. 杂种(如子一代)所产生的不同类型的 配子,在数目上是相等的 3. 雌雄配子受精结合的机会相等 4. 子二代3种遗传因子(基因)组合,AA、
mRNA 的 加 工
(4)、mRNA进入细胞质
(5)、翻译—信息表达
遗传密码字典
密码子的共性 •无逗号
•不重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