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知识点
1.证券:是对发行人未来收入与资产的索取权。
2.债券:是债务证券,他承诺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中进行定期支付。
3.利率:是借款的成本或为借入资金支付的价格(通常表示为借入100美元所支付的年利
息战100美元的百分比)
4.股票:代表持有者对公司的所有权,是对公司收益和资产的索取权是公司筹资的重要手
段。
5.外汇市场就是货币的兑换产所,是资金跨国转移的中介市场。
6.汇率:用其他国家货币表示的一过货币的价格。
7.货币:在商品或服务支付以及债务偿还中被广泛接受的东西。
8.经济周期:经济总产出的上升和下降运动
9.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持续上涨,货币持续供给是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
10.物价总水平:一个经济社会中商品和劳务的平均价格。
11.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在一年中所产生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其中两
项不应归于这个指标(①对过去所生产的商品的购买,如梵高的画,股票或债券的购买
②中间商品,因为会造成重复统计)
12.总收入:指一年中生产要素在生产商品和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全部收入,总收入与总产出
是相等的。
13.一级市场:是筹集资金的公司或政府机构将其新发行的股票或债券等证券销售给最初购
买者的金融市场。
14.二级市场:是交易已经发行的证券的金融市场。
两种组织形态(1.交易所2.场外市场)
15.金融市场的结构:1.债务与股权市场2.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3.交易所和场外市场4.货币
市场和资本市场)
16.交易成本:金融交易中所消耗的时间和金钱
17.信息不对称:在金融市场上,交易一方对另一方缺乏充分了解,以至于无法做出正确的
决策。
18.逆向选择:交易之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问题。
金融市场上的逆向选择指那些最有可能造
成不利后果即制造信贷风险的潜在借款人,往往是那些积极寻求贷款并且最有可能获得贷款的人。
19.道德风险:交易之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问题。
金融市场中的道德风险是指借款人从
事不利于贷款人的活动的风险,因为这些活动增加了贷款无法偿还的概率,所以贷款人可能决定不发放贷款。
20.通货:纸币和硬币的组合。
21.财富:指用于价值储藏的各项财产的总和,包括货币,债券,普通股,艺术品,土地,
家具,汽车和房屋。
(注意区分货币和财富)
22.收入: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收益的流量,如日收入,月收入,年收入都是有时间限制才能
判断收入的高低。
23.货币的功能:①交易媒介(以通货或支票形式出现的货币)②记账单位③价值储藏。
交
易媒介是货币区别于股票,债券,住宅的主要功能。
24.支付体系的演进:商品货币,不兑现纸币,支票,电子支付,电子货币。
25.到期收益率:使债务工具所有的未来回报的现值与今天的价值相等的利率。
26.贴现基础上的收益率总是低于到期收益率,并且贴现发行债券期限越长,二者之间差异
越大。
27.债券的回报率等于当期收益率与资本利得率之和。
28.当期收益率:是息票债券到期收益率的近似值。
定义为年息票利息除以债券价格。
债券
的现价与利率是负向相关的:当利率上升时,债券价格下降。
反之。
这是因为已经发行的债券,利率是已定的,不可能再改变.市场利率上升,已发行债券的利率不变,对市场资金的吸引力下降,债券的价格就自然下降.而新发行债券为吸引资金购买,就要提高利率(债券的利率)才有人购买. 例子:息票利率为10%的息票债券,当利率(市场利率)从10%上升到20%时由于利率与债券价格的负向关系导致债券价格下降。
因此债券的资本利得率下降,因此债券的回报率也随之下降。
29.从上面例子可以得出结论:1.只有持有期与到期期限一致时,债券的回报率才等于最初
的到期收益率(如一年期的债券)2.期限越长的债券,其价格受到利率的影响程度就越大。
因此长期债券的价格和回报率的波动性比短期债券大。
(如两年期的债券受利率上升的影响导致第二年债券价格下降,则其资本利得率下降,回报率也随之下降甚至出现负值。
这就是所谓的利率风险。
30.名义利率:没有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实际利率与之对应。
31.实际利率越低,借款人借入资金的动力就越大,贷款人贷出资金的动力就越小。
32.一个人面临是否购买并持有某一资产时需考虑的因素:1。
财富2.一种资产相对于其它
资产的预期回报率3. 一种资产相对于其它资产的风险(风险大,需求少,反之)4. 一种资产相对于其它资产的流动性(流动性强,需求大,反之)。
33.资产需求理论:就是讨论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资产需求数量与财富规模正相关,
资产需求数量与其相对于其它资产的预期回报率正相关,资产需求数量与其相对于其它资产的回报率风险负向相关,资产需求数量与其相对于其它资产的流动性程度正向相关。
34.市场均衡:当人们愿意购买(需求)的数量与人们愿意出售(供给)的数量相等时就实
现了市场均衡。
达到均衡的价格称作均衡价格或市场清出价格,达到均衡时利率被称为均衡利率或市场清出利率。
35.债券需求曲线的位移:①在经济周期扩张阶段,随着财富的增长,债券的需求量随之增
加,需求曲线向右位移,反之。
②对未来利率(市场利率)较高的预期会降低长期债券的预期回报率,减少债券需求,引起需求线向左移动,反之。
其中通货膨胀率上升导致不动产的预期回报率增加,引起债券相对于不动产的预期回报率下降,导致债券需求减少。
③债券风险上升导致债券需求下降,需求线向左位移。
其它替代性资产的风险上升导致债券的需求上升,需求曲线右移。
④债券流动性增强导致债券需求上升,需求曲线右移,其它替代性资产流动性增强减少债券需求,需求曲线左移。
36.债券供给曲线的位移:①在经济扩张周期的扩张阶段,债券的供给会增加,供给曲线右
移。
在经济衰退阶段,债券的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左移。
②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增加债券的供给,推动供给曲线右移。
③政府的财政赤字越大,债券的供给量就越大,供给曲线右移。
37.机会成本:是指没有持有替代性资产(这里指债券)而丧失的利息收入(预期回报)随
着债券利率i的上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增加,于是,货币的吸引力下降,货币需求减少。
例子:当利率为25%时,货币的需求量是1000亿美元。
如果利率降低为20%,则货币的机会成本(即持有货币而没有持有可替代性资产债券而丧失的利息收入)就会随之降低,货币的需求量会增至2000亿美元。
38.收入效应:较高收入水平导致货币需求量增加,推动需求曲线右移。
39.价格效应:物价水平的上升导致货币需求的增加,推动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40.可贷资金理论利用债券的供给与需求来解释利率的决定,流动性偏好理论用货币的供给
与需求来说明均衡利率的决定。
41.利率的风险结构:到期期限相同的债券有着不同的利率,这些利率之间的联系就是利率
的风险结构。
有三个因素解释利率的风险结构:①违约风险②流动性③债券利息支付的所得税政策。
(具有税收优势的债券利率也会较低,如免缴联邦所得税的市政债券)
42.利率的期限结构:具有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之间的利率的联系就是利率的期限结构。
43.违约风险:指债券发行人无法或不愿意履行其之前承诺的利息支付或债券到期时偿付面
值的义务。
美国国债通常被认为是无违约风险的债券,因为其可以通过增加税收来清偿债务。
44.风险溢价:有违约风险债券与无违约风险债券之间的利差,它是指人们为持有风险债券
所必须赚取的额外利息。
具有违约风险的债券的风险溢价总为正,且风险溢价随着违约风险的上升而增加。
(可作图进行分析)
45.垃圾债券:评级低于Baa(或BBB)的债券,也可叫做投机债券。
但其的投资回报率最高。
46.收益率曲线:将期限不同,但风险,流动性,税收政策相同的债券的收益率连成的一条
曲线。
47.期限结构的预期理论: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在其有效期内人们所预见的短期利率的平均
值。
预期理论认为到期期限不同的债券具有不同的利率是因为它们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值不同。
这一理论的关键假设是债券投资者对于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没有特别的偏好,因此如果某债券的预期回报率低于到期期限不同的其它债券,投资者就不会持有这种债券。
(完全替代品)
48.期限结构的分割市场理论:将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市场看作完全独立和相互分割的。
其
利率取决于该债券的供给与需求,其到期期限的债券的预期回报率对此毫无影响。
其假设条件是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根本无法相互替代。
因此某一到期期限的债券的预期回报率对于其它到期期限的债券的需求不产生任何影响。
(对某一债券具有强烈的偏好)49.流动性溢价理论:长期债券的利率应等于长期债券到期之前预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加上
随债券供求状况变动而变动的流动性溢价。
其假设条件是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50.期限优先理论:它假定投资者对某种到期期限的债券有着特别的爱好,即更愿意投资于
这种期限的债券。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