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市密云区初三零模地理2019.4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两部分,44道小题,满分9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绘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2019年2月5日,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在中国内地上映,电影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和地球将开启预计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
图1为蓝色的地球绕燃烧着的大火球(太阳)运动的照片,图2为“流浪地球大小示意图”,读图1、2,完成1~5题。
1.有关地球的表述正确的是A.地球的形状是圆形B.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C.地球是一个大火球D.地球上只有海洋,没有陆地2.正确表述地球大小的是A.地球的体积是51亿平方千米B.地球表面任意一点到地心的半径都是6371千米C.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适用的是赤道地区D.如果要给地球做一件外衣包裹全身的话,所需面料为4万平方千米3.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经线都是圆形B.所有纬线长度相等C.经线指示南北方向D.赤道是最长经线圈4.拨动地球仪,演示“流浪地球”的自转,正确的做法是A.地球仪上南极遥指北极星的方向B.面对地球仪,自左向右拨动球体C.手握底座,整体顺时针旋转地球仪D.移动地球仪沿椭圆轨道做水平运动5.电影《流浪地球》上映之日,有关北京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年降水量大B.降水季节差异大C.冬季寒冷干燥D.晴,东风3-4级2019年4月5日是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祭奠活动日。
小明回到家乡踏青扫墓(如图3所示)读图,完成6~8题。
6.小明儿时生活的村庄背北向南建在山坡上、村庄西部有一条宽阔的山谷 这个村庄最可能是图示中的A.①B.②C.③D.④7.走近村庄,抬头远望,可见到两座青翠的山峰,目测两座山峰的高度有明显差异,两座山峰,可能相差A.50米B.110米C.210米D.422米8.读图可知,更适合修建梯田的是A.A.地B.B.地C.C.地D.D.地2018年10月18日,北京市某同学参加了“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和“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
图4(a)为天安门地区平面图,(b)为某同学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9~11题。
9.图4(b)的拍摄地点最有可能位于图4(a)中的A.①B.②C.③D.④10.图4(b)照片拍摄时的天气是A. B. C. D.11.出发前用手机查阅地图,通过输入“起点”和“终点”可以查阅行走路线和距离,还可通过“放大”和“缩小”地图,查询到更多信息,这类地图为A.电子地图B.交通地图C.旅游地图D.遥感地图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之比。
读“2015-2017我国人口统计图”(图5),完成12、13题。
12.我国人口A.2017年自然增长率最高B.2016-2017年人口总数在减少C.自2015年人口总数持续增加D.自201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13.关于人口数量及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数量不受环境承载力的限制B.人口数量越少,越利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C.控制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有延缓作用,利于环境保护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秦岭是中国重要地理分界线,更是涵养八百里秦川的一道生态屏障。
2018年7月以来,对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进行拆除,从全面拆除到全面复绿体现了“美丽中国”的建设。
读图6,完成14~16题。
14.秦岭A.纵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B.主峰太白山位于山西省C.地跨陇、秦、鄂、豫等省D.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15.秦岭全面复绿对“美丽中国”建设产生的深远意义是①保持水土②调节气候③维护生物多样性④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6.引汉济渭工程A.输水距离短,工程难度小B.有利于缓解渭河平原的用水紧张C.扩大了汉江的补给来源D.有助于加快汉江流域城市快速发展读图7“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特征比较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交通运输方式正确的是A.甲———公路B.乙———水运C.丙———铁路D.丁———航空18.从北京郊区运往城区超市销售的新鲜蔬菜,其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水路运输D.航空运输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读图8“台湾地形剖面图”完成19、20题。
1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台湾地势特征是四周高、中部低B.受地形影响,西部降水比东部多C.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D.台湾省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20.台湾海峡地区发现海陆变迁的证据是A.古代书籍记载此处是陆地B.台湾海峡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失C.它东面的台湾岛曾是海洋D.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图9为2018年第12号台风“云雀”的移动路径图,读图,完成21~23题。
21.受此次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是A.日本B.韩国C.朝鲜D.俄罗斯22.8月2日23时台风中心到达我国的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23.此次台风登陆给我国造成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B.洪涝C.寒潮D.地震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10)。
据此完成24、25题。
24.该省区A.东部与皖相邻B.行政中心是南京C.境内长江向南流D.洪泽湖位于苏南25.苏南、苏北两个区域A.年降水量均大于800毫米B.冬季气温均在0°C.以上C.均为我国水稻、小麦主产区D.都应重视水利工程建设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受风、洋面、地形等因素影响。
图11示意我国沿海局部海域波浪能密度的分布。
读图11,完成26、27题。
26.图中区域A.位于我国渤海和黄海沿岸B.波浪能密度北部小于南部C.海域的水深北部大于南部D.海岸线平直处波浪能集中27.波浪能A.可以再生B.不可以再生C.极为稳定D.非清洁能源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从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的设立到港澳相继回归,珠三角区域已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地区。
读图12及“香港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图,完成28、29题。
28.“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改革开放使深圳完成了从小渔村到现代化城市的巨变。
资料中的“小渔村”和“现代化城市”的本质区别是A.规模大小不同B.房屋高矮不同C.经济水平不同D.生产方式不同29.香港可为祖国内地提供A.日常生活消费品B.产品消费市场C.众多廉价劳动力D.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图13为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示意图。
读图13,完成30、31题。
30.南极地区特征及其原因,阐述正确的是A.酷寒—平均海拔高,纬度低B.淡水库—降水丰富,冰盖储存C.冰雪高原—气温低,海拔高D.白色沙漠—冰雪覆盖,降水多31.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和平开发备受世界关注,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A.科考人员将垃圾埋在雪地里或丢弃海中B.科考人员增强环保意识,使用绿色环保产品C.为解决全球能源问题,要大力开发矿产资源D.为了让人们享受美食,可大量捕杀企鹅、鲸鱼读“俄罗斯地形和矿产分布图”图14,完成32、33题。
32.俄罗斯A.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基础薄弱B.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C.河流流量大,大部分河流全年通航D.地跨两大洲,人口主要分布在欧洲33.下列关于俄罗斯交通和城市说法正确的是A.东欧平原铁路稀疏B.亚洲部分铁路稠密C.城市多沿铁路线分布D.铁路延伸方向为南北向北美洲是世界上第二发达的大洲,其中美国经济位居世界前列,美国粮食产量居世界第二(全球占比例达16%),仅次于中国;美国出口的农产品占全球农产品贸易的1/4,其中玉米和大豆为美国生产和出口的优势品种。
读“北美洲北部略图”(图15)完成34~36题。
34.北美洲北部A.四面环海B.是黑色人种的故乡C.海岸比较曲折,多岛屿和峡湾D.西部为大平原,东部为落基山脉35.与A.地相比,B.地A.海拔更低B.距海洋更近C.冬季更漫长D.无极昼极夜现象36.美国的农业A.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B.生产目的主要是为了自给自足C.农作物以咖啡、大豆为主D.生产地区专业化,机械化水平高影片《一路向南》中,故事主人公于阿拉斯加(a)会合,开始了他们的美洲穿越计划。
他们从北极圈出发,一路向南,以阿根廷最南端(b)为目的地。
读世界等温线分布局部图(图16)完成37、38题。
37.从会合地到目的地气温的变化过程是A.逐渐升高B.逐渐降低C.先升高再降低D.先降低再升高38.在狭长的南美洲南部地区,东西两侧都濒临海洋,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如右图),其影响因素是A.植被B.海陆位置C.地形D.纬度位置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
读欧洲西部气候类型分布图(图17),完成39、40题。
39.欧洲西部是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其发展国际旅游业的优势条件有①居民多信奉佛教,乐善好施②经济发达,交通便利③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④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物产丰富A.②③B.①④C.③④D.①③40.欧洲西部人酷爱乳产品和牛羊肉,他们的餐桌上常见牛排、奶油、奶酪等食品是因为A.工业发达,人们的收入高,可以用钱大量购买乳畜产品B.气候寒冷,乳畜产品脂肪含量高,可以增加热量来御寒C.种植业不发达,粮食产量低,用畜产品来补充食物的不足D.地理位置和气候适宜,地形以平原为主,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第Ⅱ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41.回眸历史,展望未来(9分)三千年前,在北京的众多原始居民点中,北京出现了第一个古城———蓟(图18)。
1949年10月1日北京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至今70年。
历史的长河中,北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读图18、19,回答下列问题。
(1)三千年前,蓟城建城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2017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批复,提出首都功能更加优化、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发展目标。
(2)2019年3月14日正值两会期间,两会在京召开体现出北京是_______中心。
(1分)(3)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均位于京津冀区域的_______区,拥有绵长海岸线的是________区,濒临_________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