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机化合物单元测试题A

有机化合物单元测试题A

第3章有机化合物单元测试题A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书法离不开文房四宝做笔用的狼毫、研墨用的墨条、宣纸(即白纸)和做砚台用的砚石的主要成分依次是() A.多糖、石墨、蛋白质、无机盐B.塑料、石墨、多糖、无机盐C.蛋白质、炭黑、多糖、无机盐D.蛋白质、煤炭、多糖、有机玻璃2.如上图是常见四种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乙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C.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D.丁在稀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3.下列各组物质中不符合“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的是()A.互为同位素的14C、12C B.互为同系物的丁烷和庚烷C.互为同素异形体的金刚石和石墨D.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丙烯和环丙烷4.某烷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只能生成一种一氯代物,则该烃的分子式不可能的是()A.CH4B.C2H6 C.C4H10D.C5H125.在①丙烯(CH3—CH=CH2)、②氯乙烯、③苯、④乙醇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6.在常压和100 ℃条件下,乙醇汽化为蒸气,与乙烯以任意比例混合,其混合气体为V L,若完全燃烧,需要相同条件下氧气的体积为()A.2V L B.2.5V L C.3V L D.无法计算7.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苯、己烷、四氯化碳B.苯、乙醇、四氯化碳C.苯、乙醇、乙酸乙酯D.硝基苯、乙醇、乙酸8.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不能用水浴加热B.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C.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9.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B.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10.苹果醋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形成的具有解毒、降脂、减肥等明显药效的健康食品。

苹果酸(2­羟基丁二酸)是这种饮料的主要酸性物质,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B.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C.1 mol苹果酸与足量Na反应生成33.6 L H2(标准状况下) D.1 mol苹果酸与Na2CO3溶液反应一定消耗2 mol Na2CO3 11.关于生活中的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可以发生氧化反应、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B.工业上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制取肥皂和甘油C.皮肤接触浓硝酸会变黄因为是蛋白质的颜色反应D.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12.某校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合理的是()A.用高度白酒进行皮肤消毒B.用米汤(含淀粉)检验加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C.用食用碱(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2分,共52分)13.(16分)Ⅰ.下图表示4个碳原子相互结合的方式。

小球表示碳原子,小棍表示化学键,假如碳原子上其余的化学键都是与氢结合。

(1)图中属于烷烃的是______(填字母)。

(2)上图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 与 _______; B 与 _______(填字母)。

Ⅱ.在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_____;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用序号填写) ①乙烷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 ②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腿色 ③ 乙烯使溴水褪 色④由乙烯制氯乙烷 ⑤苯与浓硝酸制硝基苯 ⑥乙醇使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为绿色 Ⅲ.有下列几种烃:A. CH 4 B .C 3H 6 C .C 6H 6 D .C 2H 4 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

(1)等物质的量时,耗O 2最多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2)等质量时耗O 2最多的是________。

14.(12分)已知乙烯能发生如右图的转化:(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 。

(2)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① ;反应类型:② ;反应类型:15.(12分)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按下列合成步骤回答问题: (1)在a 中加入15 mL 无水苯和少量铁屑,由b 向a 中加入4 mL 液溴烧瓶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装置c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①向a 中加入10 mL 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②滤液依次用10 mL 水、8 mL 10%的NaOH 溶液、10 mL 水洗涤。

NaOH 溶液洗涤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经上述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的名称是_______,进一步提纯操作方法:________。

(4)该实验中,a 的容积最适合的是______(填字母)。

A .25 mL B .50 mL C .250 mL D .500 mL A①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②填充模型为; ③能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 B①由C 、H 两种元素组成; ②球棍模型为 C①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 ②能与Na 反应,但不能与NaOH 溶液反应;③能与D 反应生成一种有香味的油状物 D ①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②球棍模型为回答下列问题:(1)A 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生成物的结构简式是 。

(2)B 具有的性质是 。

A.无色无味液体,密度比水大B.与酸性KMnO 4溶液和溴水反应褪色C.有毒,不溶于水D.任何条件下不与氢气反应(3)A 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物质E,E 的组成符合通式C n H 2n+2,当n= 时,这类有机物开始出现同分异构体。

A.2B.4C.3D.5写出在浓硫酸作用下,B 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苯 溴 溴苯 密度/g·cm -30.88 3.10 1.50 沸点/℃80 59 156 水中溶解度 微溶 微溶 微溶(4) C 与D 反应生成的产物名称是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

1.答案 C 狼毫为动物的毛,属于蛋白质;墨条由炭黑制成;宣纸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属于多糖;砚石的主要成分为无机盐。

2.答案:D 由四种有机物的比例模型可知,甲为甲烷,乙为乙烯,丙为苯,丁为乙醇,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取代)反应常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不能用稀硫酸,故D 错误。

3.答案 D A 项,同位素原子因为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所以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D 项,丙烯和环丙烷不是同类物质,化学性质不相同。

4.答案 C CH 4、CH 3CH 3只有一种一氯代物,A 、B 错误;C 4H 10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H 3CH 2CH 2CH 3(一氯代物有2种)和 (一氯代物有两种),C 正确;只有一种一氯代物,D 错误。

5.答案:B 丙烯和乙醇分子中都含有—CH 3,—CH 3中的碳氢原子不都在同一平面上(呈四面体结构),所以含有—CH 3的有机物的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氯乙烯和苯均为平面形结构。

6.答案 C 乙醇的分子式为C 2H 6O ,可写为C 2H 4·H 2O ,在燃烧时耗氧部分为C 2H 4,与乙烯相同,即常压和100 ℃时等体积的乙醇蒸气与乙烯的耗氧量相同,1体积消耗3体积氧气,故二者以任意比例混合,其混合气体为V L ,完全燃烧消耗相同条件下氧气体积为3V L 。

7.答案 B A 项,苯、己烷、四氯化碳均不溶于水,前两种密度比水小,后一种比水大,故用水不能鉴别苯和己烷;C 项,苯、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而乙醇溶于水,故用水不能鉴别苯和乙酸乙酯;D 项,乙醇、乙酸均溶于水,故用水不能鉴别乙醇和乙酸。

8.答案 B 水浴温度不会超过100 ℃,故A 正确;长玻璃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C 正确;羧酸和醇的酯化为可逆反应,增大一种反应物的用量可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D 正确;氢氧化钠可以使乙酸丁酯水解,故不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可用碳酸钠溶液,B 错误。

9.答案 A 10.答案 D 11.答案 A 12.答案 B13.答案)Ⅰ. (1)AC (2)C EFH解析 (1)据烷烃的定义:碳碳原子之间仅以单键互相结合,剩余的价键全部与氢原子结合,知上图8种分子中只有A 、C 为烷烃。

(2)据同分异构体的概念不难推知A 与C 互为同分异构体,B 与E 、F 、H 互为同分异构体。

Ⅱ.答案 ①⑤ ②⑥ ③④ Ⅲ.答案 (1)C (2)A (3)AD14.答案 (1)CH 2===CH 2 (2)CH 3COOCH 2CH 3 (3)①CH 2===CH 2+H 2O ――→催化剂加热、加压CH 3CH 2OH 加成反应②2CH 3CH 2OH +O 2――→Cu△2CH 3CHO +2H 2O 氧化反应 解析 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乙醇),乙醇催化氧化生成C(乙醛),乙醇和D(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15.答案 (1)导气冷凝和回流(2)除去HBr 和未反应的Br 2 (3)苯 蒸馏 (4)B 解析 (4)用烧瓶加热时,液体不能少于13,不能超过23。

由于液体的体积为19 mL ,所以应选用50 mL 的烧瓶。

16.答案:(1)CH 2BrCH 2Br (2)C(3)B+HO —NO 2+H 2O (4)乙酸乙酯 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