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区病变的诊断与治疗要点
生堡凼型盘查!!!!生!旦筮!!鲞箜!塑鱼坐!』!!!!里坠型:』塑!!旦!!!!:!!!.i!:型!:!
・49
.临床一线中的实践好伙伴.
鞍区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朱惠娟
鞍区是蝶鞍及周嗣解剖区域的总称,蝶鞍为颅中窝正中 部、蝶骨体上部的马鞍状结构。垂体位于前床突和后床突之 间的垂体窝内,垂体柄穿过上方的鞍隔与下丘脑相连。垂体 窝两侧为海绵窦,其中有重要的颅神经及颈内动脉穿过,因 此无论是鞍内、鞍上或鞍旁的病变均可导致相应的临床表 现。鞍区病变由于病变部位深、病变性质复杂多样,其鉴别 诊断和治疗成为内分泌科和神经外科的难点。 一、鞍区病变的病因 鞍区病变的性质复杂,不同病因的治疗方法差异巨大, 有效地治疗取决于正确的病因学诊断。鞍区常见的病变包 括垂体腺瘤、垂体增生、各种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囊性病变、 炎性病变以及自身免疫相关的病变等。 1.垂体腺瘤:垂体腺瘤是特指腺垂体细胞来源的良性肿 瘤,为最常见的鞍区占位性病变。随着影像学检查的普及, 发现人群垂体腺瘤患病率高达10%~25%,但是具有临床 治疗意义的垂体腺瘤很少¨。J。垂体腺瘤根据是否具有分泌 功能分为无功能垂体腺瘤和功能性垂体腺瘤.后者包括催乳 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促甲状腺激 素腺瘤、促性腺激素腺瘤。根据垂体腺瘤的大小分为大腺瘤 (直径≥10 mm)和微腺瘤(直径<10 mm);而根据生长方式 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 2.垂体增生:青春期的青少年和妊娠期女性常伴有不同 程度的生理性垂体增生。此外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减的患 者常出现垂体增生,易被误诊为垂体腺瘤。分泌异位生长激 素释放激素(GHR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的肿瘤是极罕见的导致垂体增生的病因。 3.鞍区良性肿瘤:包括颅咽管瘤、脑膜瘤、血管瘤以及较 为少见的垂体细胞瘤。颅咽管瘤是起源于Rathke囊遗迹的 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3%’…。常为儿童青少年发生的 囊实性、实性或囊性鞍区占位性病变,病理学可分为釉状上 皮瘤和乳头状瘤。 4.鞍区恶性肿瘤:鞍区恶性肿瘤并不常见,包括原发于 鞍区的恶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转移至鞍区。原发于鞍区的恶 性肿瘤包括生殖细胞来源的肿瘤、垂体腺癌、脊索瘤、中枢神 经系统的淋巴瘤、胶质瘤、纤维肉瘤等。其中生殖细胞来源 肿瘤最为常见,约占颅内肿瘤的1%,好发于儿童青少年,根 据病理类型分为生殖细胞瘤、卵黄囊瘤、内胚窦瘤、胚胎癌、 畸胎瘤等,不同病理类型的生殖细胞瘤能够分泌B绒毛膜促 性腺激素(13hCG)、甲胎蛋白(AFP)和胎盘碱性磷酸酶 (PALP)等标记物,不同病理类型的患者预后不同。肺癌、乳 腺癌等恶性肿瘤可转移至鞍区表现为占位性病变。 5.鞍区囊性病变:鞍区囊性病变包括Rathke裂囊肿、颅 咽管瘤、蛛网膜囊肿‘5j、皮样囊肿等良性病变,亦可见于垂体 腺瘤坏死囊变或脓肿。Rathke裂囊肿常见于儿童青少年,常 因囊肿较大,压迫、影响了正常的垂体或垂体柄功能就诊。 6.其他:自身免疫相关炎性病变或浸润性病变也可表现 为鞍区的病变。淋巴细胞垂体炎常发生在妊娠晚期和产后 女性,男性患者较为罕见。近年发现部分使用抗恶性肿瘤药 物抗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的部分患者发生淋 巴细胞垂体炎[61。IgG。相关疾病(IgG。一RD)是一类新定义 的可引起多器官纤维化的全身性炎性疾病,它以弥漫性或局 灶性器官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血清IgG。水平升 高的自身免疫相关疾病,垂体病变是其可能表现之一,表现 为垂体功能障碍及垂体弥漫性增大。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 组起源于组织细胞的、浸润性生长的多器官受累的疾病,以 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较为常见,其常见病变部位 在肺、肝脏、骨骼和甲状腺,也可累及垂体,儿童青少年及青 年患者多见,常累及垂体柄并可侵袭性生长甚至影响下丘脑 功能。而Erdheim—Chester病(ECD)是少见的非Langerhans 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可以累及骨骼、肺及垂体柄。 另外,结节病、肉芽肿病变也可合并鞍区病变并导致相应的 临床表现。 二、鞍区病变的临床表现 1.垂体前叶功能障碍相关临床表现:鞍内病变最常影响 垂体前叶功能,分泌型垂体腺瘤无论大腺瘤还是微腺瘤均会 出现相应激素高分泌的临床表现,如催乳素腺瘤患者出现闭 经、泌乳和体重增加;生长激素腺瘤患者出现巨人症或肢端 肥大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库欣综 合征。而无功能垂体大腺瘤或其他鞍区病变常常还表现出 垂体前叶功能低减的临床表现,可累及一个或多个垂体一靶 腺轴的功能。对于大腺瘤的患者还可能因肿瘤突然出血出 现垂体卒中的临床表现,如剧烈头疼、视功能障碍等。鞍上 病变由于累及垂体柄甚至下丘脑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垂体 前叶功能低减的临床表现。 2.中枢性尿崩症:病变累及垂体柄和下丘脑的患者常会 出现多尿、烦渴、多饮的中枢性尿崩症临床表现。如果下丘 脑的El渴中枢受累患者可出现渴感缺失;若不能及时补充水
[1]Gsponer
J,De Tribolet of N,D6ruaz
的下丘脑综合征临床表现。除了多个下丘脑一垂体.靶腺功 能障碍、中枢性尿崩症外,患者还可以表现暴食、体重增加、 渴感缺乏、嗜睡、体温调节障碍、无汗或多汗、精神神志异常 等下丘脑生理功能受累的临床表现。 4.周围组织结构受压的相关临床表现:鞍区上方有鞍隔 和视交叉,两侧海绵窦内有重要的颅神经和血管。因此鞍区 病变累及上述结构时会出现相关的临床表现,如双颞侧偏盲 等视功能障碍、头疼、动眼神经麻痹等。 5.其他临床表现:鞍区病变根据病因不同可以伴有其他 系统的临床表现,例如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可有病变骨骼的 骨折、骨痛;累及肺时可以出现肺大泡、气胸;累及甲状腺时 出现甲状腺肿大等。IgG。RD患者可以出现其他受累器官如 泪腺、胰腺等的临床表现。 三、鞍区病变的诊断思路和方法 鞍区病变的诊断遵循定性诊断、定位诊断和病因学诊断 的思路。首先要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系统全面的问诊和 查体,包括相关的垂体前叶所有轴系功能、垂体后叶功能、周 围受压的临床表现,然后选择相关的内分泌激素测定,必要 时要进行相关的功能试验判断垂体功能的亢进(常使用抑 制试验,如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等)和低减(常使用刺 激试验,如低血糖生长激素刺激试验),禁水加压素试验用于 判断是否存在中枢性尿崩症。通过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进行初步的定性诊断,即患者哪些下丘脑一垂体一靶腺功能出 现异常。进而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定位判断(部分功能试验 有助于定位诊断如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MRI是鞍区 病变最常采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MRI动态增强扫描更增加 了微腺瘤的检出。CT对部分鞍区病变患者(如颅咽管瘤)和 有核磁检查禁忌的患者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而PET—CT 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特别是可疑恶性病变的患者具有重要提 示意义。针对病因的鉴别诊断通常是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并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鞍内病变特别是垂体腺瘤通 常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诊断;而累及垂体柄和下丘脑的病变 常常病因诊断困难,通常需要结合全身系统性检查找到间接 诊断依据,如肺、骨病变活检有助于组织细胞增生症的诊断。 如疑诊生殖细胞来源肿瘤可以通过脑脊液进行13hCG、AFP 和PALP等标记物以及肿瘤细胞学的检查来帮助诊断。对 于垂体柄病变性质不明的患者也曾通过试验性的糖皮质激 素治疗或诊断性放射治疗间接判断病变性质。随着神经外 科内镜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对鞍内或鞍上垂体柄病变可进行 内镜下经鼻病变活检直接获得病理学证据。 四、治疗 根据病因不同,鞍区病变的治疗各不相同。功能性垂体 腺瘤通常需要进行治疗,包括手术、药物和放射治疗;而无功 能大腺瘤常需要手术治疗以缓解其对正常垂体的压迫。无 功能的垂体微腺瘤可进行动态观察。催乳素瘤作为最常见
Rathke
Cysts[J].J
Metab,2015,100(10):3943-3948.
S,Kilburg
cysts
[5]A1一Holou WN,Terman
natural history of
C,et
a1.Prevalence and Neumsurg,
arachnoid
in
adults[J].J
DOI:10.3760/cma
j
issn.0578-1426.2016.01.012
分,特别是儿童患者会严重脱水甚至导致不可逆的中枢神经 系统损伤。 3.下丘脑综合征:当鞍上病变累及下丘脑时会出现相应
作者单位: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 医院内分泌科Email:shengxin2004@163.COITI
JP,et
a1.Diagnosis,
treatment,and
outcome
pituitary.tunlors and other abnormal analysis of 353
intrasellar masses.Retrospective
patients[J]
Medicine(Baltimore),1999,78(4):236-269.
万方数据
50・
生堡凼型苤查!!!!笙!旦筮!!鲞笙!塑曼!鱼!丛!里丛趔:』塑!!翌!!!!:!!!:!!:盟!:! 的功能性垂体腺瘤首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药物抵抗 或者药物不耐受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其余垂体腺瘤 常首选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达到最大程度的治愈或缓解。 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通常作为垂体腺瘤患者的补充或协同 治疗。如奥曲肽、兰瑞肽等长效生长抑素类药物可用于生长 激素腺瘤和促甲状腺素腺瘤患者的术前准备和术后补充治 疗。新的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帕瑞肽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 瘤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颅咽管瘤、脑膜瘤等鞍区良性肿瘤如果明确影响了正常 的垂体功能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等选 择经鼻蝶切除或者开颅手术。生殖细胞来源肿瘤对放化疗 敏感,根据病理分型不同和累及部位不同个性化的制定放化 疗方案。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通常需要接受全 身的化疗。而鞍区的其他恶性肿瘤通常预后差,手术、放化 疗是这些患者可能的治疗选择。 淋巴细胞垂体炎、IgG。RD患者对中等剂量的糖皮质激 素治疗有良好的反应,疗程和预后个体差异较大。所有鞍区 病变的患者均有可能存在垂体前叶功能低减,因此要根据患 者的年龄、病情等进行生理剂量的靶腺激素替代治疗,如左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等,而对生长激素的 生理补充治疗根据病因不同治疗时机需要慎重选择。存在 中枢性尿崩症的患者应该量出为人,可给予垂体后叶激素治 疗以保持正常的水电解质平衡。鞍区病变患者治疗后需密 切随访,以及时发现可能的病情复发并给予恰当的治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