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克罗恩病诊治的难处和对策精品PPT课件

克罗恩病诊治的难处和对策精品PPT课件

阑尾开口充血水肿、全结肠黏膜弥漫呈颗粒状、黏膜有 片状糜烂、浅溃疡,表面有脓性分泌物附着。直肠炎症 较前次减轻。考虑溃疡性结肠炎(全结肠型)。
UC 还是 CD
3月后症状再发,出现黏液脓血便,5-6次/日,伴发热,体 温37.5-38.6oC,自服中药,后予5-ASA、SASP栓效果差。
5月后开始静脉激素(琥珀酸氢考200mg/日效果差,后改 300mg/日)治疗。大便转黄稀便、无肉眼脓血,但仍6-7次 /日,大便RT仍大量红白细胞、OB(+),Hb波动于107139g/L。
提纲
克罗恩病诊断的难处和对策 克罗恩病治疗策略及其困难之处 安徽省克罗恩病临床协作研究设想
克罗恩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中的困难和对策
WHO的诊断要点,临床难以满足
CD的持点
临床 X线 肠镜 活检 切除标本
①非连续性或节段性病
+
+
+

②纵形溃疡/铺路石征
+
+
+
③全壁炎
+(腹块) + +(狭窄)
UC与CD的鉴别诊断
UC 限于结肠
CD 全消化道(从口到肛门)
弥漫、连续、 表浅炎症
瘘管
跳跃式、非连续、 全壁炎症
颗粒状粘膜 糜烂 地图样溃疡
铺路石 纵行溃疡 不规则溃疡 阿夫他溃疡
Anal lesions
UC与CD难以鉴别时的诊断命名
未定型结肠炎(Indeterminate Colitis, IC)指结肠 炎病理难以区分UC和CD。现建议用于病理检查报告。
病变 CT/MR小肠成像或超声检查,有助于发现CD壁外并发症
(瘘管或脓肿),并有助于治疗后监测
克罗恩病诊断策略
临床诊断必须依靠综合分析 在排除各种需要鉴别疾病的基础上,考虑CD的临床诊断 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病变部位和疾病行为及并发症,
特别有助于指导制定治疗方案 治疗后随访是CD临床诊断的重要步骤(动态观察)
+
④非干酪性肉芽肿
+
+
⑤裂沟、瘘管 ⑥肛门部病变
+
+
++源自++
具有①②③者为疑诊,再加上④⑤⑥3项中之任何一项可确诊。有第④ 项者,只要加上①②③3项中之任何两项亦可确诊
CD组织学检查难以获得典型征象
非干酪性肉芽肿 阿弗他溃疡 裂隙状溃疡 固有膜慢性炎细胞浸润,底部和
粘膜下层淋巴细胞聚集 粘膜下层增宽 淋巴管扩张 神经节炎 隐窝结构大多正常,杯状细胞不
诊治观念 European evidence based consensus o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rohn’s disease Gut 2006;55(Suppl I):i16– i35 AGA statement about immunomodulators for IBD Gastroenterol.2006;130:935
半月后因出血,予环孢菌素A 250mg静点,当晚及次日晨 再排鲜血便2500-3000ml, BP50/25mmHg 、 Hbg46g/L,生 命征不稳,给予多巴胺、垂体后叶素及输血等。
急诊血管造影检查:右半结肠出血。
UC IC 还是 CD?
•结肠黏膜脱落伴裂隙状溃 疡形成,黏膜下疏松水肿伴 淋巴组织增生,炎性息肉形 成; •肠壁全层慢性炎细胞浸润, 符合非特异性炎症, 考虑为IC。
减少。
诊断标准(我国2007年济南共识意见)
在排除诊断的基础上,可按下列标准诊断: 1. 临床疑诊:具备上述临床表现者,安排进一步检查。 2. 临床拟诊:同时具备上述临床表现、影像学和肠镜检查
特征者 3. 病理确诊:如再加上述粘膜组织学检查或手术标本病理
检查,发现肉芽肿与其他1项典型表现或无肉芽肿而有3 项典型组织学改变者 4. 初发病例难以确诊时,应随访观察3-6个月。 如与TB混淆不清者应按TB作诊断性治疗4-8周,以观后效
克罗恩病诊治的难处和对策
克罗恩病近代临床进展
随着小肠疾病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手段的进步,打破了小肠这 个消化道的“盲区”
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可能改变CD自然病程 Inflixim等生物制剂可以促进粘膜愈合,为难治性CD开辟了
一条新治疗途径 新近发表的国外共识意见赋予CD更为详细和相对明确的当代
炎症性肠病类型待定(IBD type unclassified, IBDU):用于结肠炎临床难以区分UC和CD。
UC 还是 CD 男,20岁,学生
回盲部黏膜水肿、降结肠以下黏膜散在点状充血糜烂,血管 纹理模糊,以乙状结肠、直肠明显,上覆黏液,有接触性出 血。考虑UC可能性大(直肠为主,早期)
SASP治疗6月后 (自停药3月)
手术后两年 回纳术1年 IBDU 诊断:CD
白塞病
可表现为肠道单个或多个溃疡, 如同时有反复口腔溃疡,且符合 国际诊断标准(下列4项中2项阳 性:反复生殖器溃疡,眼睛病变, 皮肤病变,针刺试验阳性),则 有助于鉴别诊断
难依靠病理诊断
克罗恩病诊断策略
临床诊断必须依靠综合分析 在排除各种需要鉴别疾病的基础上,考虑CD的临床诊断 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病变部位和疾病行为及并发症,
特别有助于指导制定治疗方案 治疗后随访是CD临床诊断的重要步骤(动态观察)
认识CD各项特点
CD的持点
临床 X线 肠镜 活检 手术标本
全消化道病变
+
++
++
非连续性病变
++ +++
+++
纵形溃疡/铺路石征
++ +++
+++
全壁炎(狭窄/瘘)
+ +++ ++
+++
肛周病变
+++
非干酪坏死性肉芽肿 +
+
+
+ ++
CD检查程序与评价
对于可疑CD,进入回肠末段的结肠镜检查和活检,是建 立诊断的一线程序
小肠钡餐或钡灌检查可以确定CD的范围和/或肠管狭窄 小肠镜或胶囊内镜(狭窄禁用)可直接观察到小肠壁内
CD诊断状况的调查研究
对1998-2007年就诊的268例CD进行回顾性调查: 按我国2007年济南共识意见:拟诊236例, 完全符合诊
断规范5例 按WHO标准:疑诊20例, 完全符合诊断规范10例
庞文璟等,中华消化杂志,2009,29(3)
克罗恩病临床诊断的难处
临床表现多样性 消化道病变部位不一,严重度不一 疾病过程中病情多变 需要鉴别的疾病很多,常常难以区分病变特点 由活检发现的典型组织学改变检出率低,非手术病例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