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内环境和稳态
皮肤
汗液
外直接与物质交换有关的系统: 消化、呼吸、泌尿、外循环
4.物质出入人体细胞的具体途径分析 (1)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
(2)O2进入细胞内被利用:
• (1)小肠、肺、肾脏、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结构特点 • ①小肠:小肠内表面有丰富的小肠绒毛,绒毛内具有毛细血管 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均由单层细 胞构成,便于小分子物质通过它们而进入循环系统。 • ②肺的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周围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 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一样,也是由单层细胞构成。 • ③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和肾小管组成。 肾小球壁、肾小管壁和毛细血管壁一样,由单层细胞组成,便于 对血浆的过滤(形成原尿)和对原尿的重吸收。 • ④以上凡是单细胞构成的结构(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 细淋巴管壁、肺泡壁、肾小球壁、肾小管壁等),物质通过时要 经过两层细胞膜,4层磷脂分子层。
发生于内环境的生理过程举例总结:
1、乳酸和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 pH值的稳态。 2、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3、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的结合。 4、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7、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P5
(1)渗透压 (约为770KPa)
1.渗透压的概念:
简单地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大小:
取决于单位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3.影响渗透压大小的因素:
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90%以 上来源于Na+和Cl-
拓展1、什么是生理盐水? • 哺乳动物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拓展2、为什么医院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 此溶液渗透压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所以是血浆
1.体液与内环境的关系 P2
体液:人体内的全部液体,统称为体液,其组成如下:
血浆与血液:血浆属于内环境,但血液不可全视作内环 境,因为血液中含各种血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等)。
2.内环境概念的理解 (1)内环境的“内”和“外”是相对的,从细胞角度看就是细胞外液,从人体 角度看就是内环境,细胞外液与内环境是同一概念,具有相同的内涵和外 延。 (2)易错点:注意区分三种环境(极易混淆,重点记忆)
例1、(双选)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2、CO2、血浆蛋白、H+
AD
B.突触小泡、抗体、激素、H2O
C.唾液淀粉酶、Ca2+、载体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2、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
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含量最多的物质是什么?组织液、淋巴与血浆的成分有何 区别?
②不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一般指存在于细胞内 的物质和分泌到肠液中的物质,可分为三类: a.细胞合成的结构蛋白,如血红蛋白、载体等; b.胞内酶,如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呼吸酶 (或者除消化酶之外); c.由于消化道属于人体外部环境,所以分泌到消 化道内的消化酶不存在于内环境中。
D
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
⑤乳酸与消化分解
A.②④⑤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⑥
不发生于内环境的生理过程举例总结:
1、细胞内的呼吸作用各阶段发生的生理过程。 2、细胞内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过 程。 3、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蛋白质 的消化水解过程。
内环境作用:体内细胞只有经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 质交换——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体
体
食物
空气 气体
消
化
营养
循 营养
淋巴
系 统
物质
物质
环
血浆
O2
组织 营养物质 细
液 胞 代谢终产物
呼 吸
O2
系
O2
代 谢 终 产
CO2
系 CO2 统
物
CO2
统
泌尿系统
代谢终产物:尿素
尿液
等细胞外液的等渗溶液。 • 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
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
输卵管、子宫腔
1、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 C 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 B.牛奶喝进胃中 C.注射胰岛素 D.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
2、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B )
A.细胞外液
B.
C.血浆、淋巴、组织液
D.
3:内环境各组分间的关系
细
胞
内
液
(3)不同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 ①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组织液; ②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血浆、组织液; ③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淋巴、组织液; ④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血浆。 ⑤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淋巴、血浆。
• 吊针、打屁股针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
经过的一般途径分别是:C、D
A.血浆→组织液→淋巴→病变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病变细胞 C.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
• 5.组织水肿:
• 原因:组织液增多
• 实例:
• (1)某些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可使大量血浆 蛋白随尿排出,血浆渗透压降低
c、d表示细胞外液。下面列举的诸多
因素中,可能引起人体组织水肿的是 ( )
①c周围的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 ③淋巴管阻
塞 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⑤肾炎
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只有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6、内环境成分: ①内环境的物质成分指存在于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中的 物质成分,可分为三类: a.小肠吸收的需要在血浆和淋巴中运输的物质如水、无 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等; b.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如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 质、激素等; c.细胞的代谢产物CO2、水、尿素等。
• (2)长期营养不良的病人,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会
•
出现组织水肿。
• (3)患丝虫病时,淋巴回流受阻
• (4)过敏时,引起组织胺的释放,可导致毛细血管
•
的通透性加大,引起局部水肿。
• (5) 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如代谢废物积累、组织液 中蛋白质增多等。
[做一题]
[例4] 右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