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联想》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汉字的形意来源,能够大胆地运用中国画的作画工具和方法,表现生动、有趣的汉字形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评述、讨论交流,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及特点。
引导他们在情感体验中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书画同源,能够把汉字变成具有趣味性和美感的中国画。
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交流、欣赏、分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了解汉字的演化过程,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体验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汉字的特点。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象形文字的形体特点,展开联想,大胆地进行创作,画出新颖、有趣的作品。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到网上收集大量的文字资料,特别是古文字的收集,另外,也对现代美术字做一些收集;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一张范作。
2、学生准备: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宣纸、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本课在课前组织学生自主学习,针对一个字找找古今的各种写法及相关字体名称与资料。
从而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
动画的展示,让字的演变形象、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以为“马”字按表格排列的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汉字的演变。
以几个新颖的“龙”字和教材中图片的赏析,以及示范,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热情,同时解决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创作过程中,加强巡视,注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然后大家展示并评价作品,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学生的审美和评述能力,同时交流自己用作品美化生活的设想,体会其中的乐趣。
也让学生得到升华。
最后,在欣赏中进一步感受中国艺术作品中汉字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及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学习热情。
通过本课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汉字的相关知识,体会汉字的魅力。
在用彩墨书写出自己设计的有趣汉字的基础上,与剪纸艺术相结合,增加表现有趣汉字的趣味性,并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