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我国中小学师资培养模式的演变 (4)(一)师资培养模式的定义 (4)(二)我国师资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 (4)(三)师资培养模式的三种类型 (5)1.定向型师资培养模式 (5)2.非定向型师资培养模式 (5)3.定向型与非定向型相结合的混合型师资培养模式 (5)二、国外发达国家的中小学师资培养模式 (6)(一)美国的非定向型师资培养模式 (6)(二)日本的混合型师资培养模式 (7)三、我国中小学师资培养模式的不足 (7)(一)师资培养模式是以定向型为主的混合型师资培养模式 (7)(二)培养过程中,过分强调知识授受,对教育实践重视不够 (8)(三)课程设置不合理,不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8)(四)教师资格审核存在诸多问题 (9)四、我国中小学师资培养模式的探新 (9)(一)实施定向型与非定向型相结合的混合型师资培养模式 (9)(二)严格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提高教师选拔的门槛 (10)(三)根据具体的发展状况,采用新型的办学模式 (11)1.3+X模式 (11)2.4+X模式 (11)(四)加强教育实践的强度,提高师范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12)(五)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努力做到“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 (12)(六)根据我国地区差异,进行师资培养模式的分类指导 (13)参考文献 (15)谢辞 (16)附录1.论文任务书 (17)2.论文中期检查报告 (19)3.指导教师指导记录表 (20)4.论文结题报告 (21)5.成绩评定及答辩评议表 (23)6.论文答辩过程记录 (24)浅析我国中小学师资培养模式摘要:我国中小学师资培养模式主要是以定向型为主的混合型师资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曾经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教育人才。
但是随着全民教育水关键词:师资培养模式;定向型师资培养模式;非定向型师资培养模式;混合型师资培养模式Analysis of China'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teachers training modelAbstract:China'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training mode is the mixed teacher training model in which the main is orientation.This model has already educated a Key words:teachers training model;directional type of teachers training model; non-directional type of teachers training model;mixed teacher training model我国的师资培养制度,从1897年建立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百年中,它不断受到各种各样的冲击、发展、变化,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体系——即由高等师范教育和各类综合大学共同培养师资的以定向型为主的混合型师资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曾经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中小学教师。
然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它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和猜测。
一、我国中小学师资培养模式的演变(一)师资培养模式的定义关于“师资培养模式”(也称师范教育模式)的定义,我们应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探讨。
从广义上来讲,师资培养模式应是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指导……(二)我国师资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我国的师范教育发端于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内首设的师范院。
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设立初级师范学堂和优级师范……(三)师资培养模式的三种类型曾经存在于世界上的师资培养模式可能有数十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了自然规律的淘汰,现今留存于世界上的师资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定……1.定向型师资培养模式。
定向型师资培养模式又称“封闭型”教师培养模式,是由专门的师范院校对学生进行普通文化科目、专门科目和教育科目、……2.非定向型师资培养模式。
非定向型师资培养模式又称“开放型”教师培养模式,是指通过综合大学、文理学院或其它专门学院附属的教育学院……3.定向型与非定向型相结合的混合型师资培养模式。
“混合型”师资培养模式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里,……二、国外发达国家的中小学师资培养模式不同的国家会根据自己国家教育的具体发展状况选择不同的模式,其中教育发展良好且……(一)美国的非定向型师资培养模式美国的教师教育制度创立于19世纪初期,教师培养制度经历了师范学校、教师学院和综合大学教育院、系三个阶段。
……(二)日本的混合型师资培养模式日本的教师培养制度创立于19世纪70年代。
1946年,美国教育考察团在对日本教育进行考察的基础上,……三、我国中小学师资培养模式的不足(一)师资培养模式是以定向型为主的混合型师资培养模式我国传统的师资培养模式,是一种定向型的模式,这种模式在当时教师待遇低、教师数量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二)培养过程中,过分强调知识授受,对教育实践重视不够教育工作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事业,要求从事这项事业的人既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三)课程设置不合理,不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过分强调专业课,……(四)教师资格审核存在诸多问题目前我国教师资格的考核与认定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我国现在的教师资格认定和培训机构几乎是合二为一的,……四、我国中小学师资培养模式的探新(一)实施定向型与非定向型相结合的混合型师资培养模式由世界各国师资培养模式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我国的师资培养模式,也必将遵循相同的规律,……(二)严格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提高教师选拔的门槛国外对教师资格的认证比较严格,其中有些国家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三)根据具体的发展状况,采用新型的办学模式现在的办学模式,主要是专业课程、教育类课程和教育实习混合穿插进行,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各门课程往往是知之不多,……1.3+X模式。
主要有3+1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培养本科层次的中小学教师。
即学生在大学前3年学习大学本科所要求的公共必修课程、……2.4+X模式。
主要有4+1模式和4+2模式:(1)4+1模式。
即学生在接受了4年大学本科文理教育后,……(四)加强教育实践的强度,提高师范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教育实习,是师范生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初步尝试,是教育理论的运用过程,……(五)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努力做到“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学术性与师范性是师资培养的基础属性,师范性包含了对教育科学本身的学术性要求,……(六)根据我国地区差异,进行师资培养模式的分类指导不平衡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特点,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因而师资教育水平的差距也很大。
……注释:①董新良.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师资培养模式变革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11):33-37.②③刘新玲.我国百年高等师范教育体制的演变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4):44-48.④白玫.国外中小学师资培养模式的趋同性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6,(9):56-58.[参考文献][1]张燕镜.师范教育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11-12.[2]贾文华.对教师培养模式“转型”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6):42-43.[3]穆岚.中外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7):40-43.[4]白玫.国外中小学师资培养模式的趋同性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6,(9):56-58.[5]万明钢.师范院校的转型与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探索[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96-100.[6]韦成龙.非师范地方院校教师教育的价值趋向与策略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7,(5):74-77.[7]徐辉,季诚钢.教师教育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现实选择[N].光明日报,2007.3.15.[8]牛哓东.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探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12-113.[9][10]穆岚.教师培养模式的考察分析与我国的现实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8):65-66.谢辞在此次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受到了****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其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使我受益匪浅。
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老师大量的心血。
在此,谨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课题条件及性质: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内容:注:课题性质分为①理论型②实践应用型。
下同。
主要参考文献:指导教师意见:1.通过;2.完善后通过;3.未通过签名:年月日注:以上各项内容由学生填写,指导教师审核后签署意见。
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报告学生撰写情况:指导教师:(签名)教师指导情况:检查人:(签名)系主任:(签名)注:学生撰写情况由指导教师填写,教师指导情况由检查人填写。
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记录表指导的具体时间及指导内容(由学生分次填写):对第一稿提出的修改意见:对第二稿提出的修改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注:指导的具体时间及指导内容由学生分次填写,对第一、二稿提出的修改意见由指导教师填写。
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结题报告本课题完成情况,包括研究过程、结果及存在的问题等:(由学生填写)指导教师意见:(同意、不同意)答辩指导教师:(签名)系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委员会审查意见:经审查,(同意、不同意)答辩。
系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委员会主任: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及答辩评议表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签名)答辩小组评定成绩答辩成绩:(答辩小组成员打分的平均值)组长签名:年月日答辩委员会意见主席签名:年月日毕业论文成绩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权重50%)答辩小组评定成绩(权重50%)总评成绩毕业设计成绩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权重30%)评阅教师评定成绩(权重30%)答辩小组评定成绩(权重40%)总评成绩系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委员会意见负责人签字:年月日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过程记录(附页)答辩记录(所提出问题及对问题答辩要点)注:每名学生的答辩过程都要分别记录。
秘书:(签名)。